ESG熱潮下的機遇與挑戰:投資空間巨大 亟待明確信披標準

伴隨雙碳戰略目標推進,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理念受關注度正在持續升温。

今年初,上交所、深交所同步修訂了《股票上市規則》,增加了企業社會責任、ESG相關內容。上市公司是否將要全面強制披露ESG報告引發市場猜想的同時,已成時代趨勢的ESG,似乎早已颳起一場熱潮。

在中國,儘管起步稍晚,但隨着對“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貫徹,我國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創造長期價值並有利於經濟、社會、環境綜合發展的ESG理念也為更多企業和機構所認可。對ESG的研究逐步深入,相關監管制度加速推出,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踐行ESG,國內資管機構的ESG投資也呈現快速發展的勢頭。

我國未來ESG發展有哪些重點?資本市場在推動ESG過程中可以起到什麼作用?是否會帶來雙碳相關ESG投資產品的加速發展?對此,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對中誠信綠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沈雙波、商道融綠董事長郭沛源、鵬華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基金經理羅英宇進行了採訪。

ESG熱潮下的機遇與挑戰:投資空間巨大 亟待明確信披標準
中誠信綠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沈雙波 受訪者供圖

ESG目標與盈利目標系一體

新京報貝殼財經企業的盈利目標與ESG目標是矛盾的還是一體的?企業踐行ESG會提高企業價值還是降低企業價值?

沈雙波:毫無疑問,企業的盈利目標和ESG的目標是一體的。首先,盈利目標體現在短期或中短期,ESG目標是中長期的,ESG管理可以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ESG管理優秀的企業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人,也就可以提升企業在市場上的價值。尤其是對於公眾公司來説,比如上市公司、發債企業,有更多的投資人青睞時,公司的市場價值就會無形中提升。

ESG有三個層面,“E”就是環境維度。基於氣候變化和政策進行環境風險管理,可以讓企業應對因宏觀政策和微觀供應鏈變化及展業而帶來的潛在風險。比如傳統產業節能降耗、制定雙碳計劃並實施,需要增加轉型技改資金的投入,雖然短期成本有所增加,但長期來説,節能提效會為企業節省大量的成本。我們曾經做過基於電價的風險壓力傳導模型,可以清晰地看到,對於廣東、浙江這些地區的企業而言,如果不進行節能降耗的轉型,企業成本會大幅度上升,就會傳遞到企業的盈利。

ESG的“S”就是社會責任,加強員工的責任教育、加強供應商的責任意識管理、提升企業社會公益性貢獻等,不僅能提升公司的品牌影響力,還可降低外部性風險,從而對企業的盈利和可持續發展帶來正面的影響。

總體來説,有良好ESG表現的企業更能夠應對市場變化的要求,在監管和市場對ESG要求越來越高的趨勢下,ESG表現更優秀的企業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羅英宇:從投資理念角度來看,2005年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在發佈的《在乎者即贏家》報告中首次提出ESG概念,這一報告的核心邏輯是,環境、社會和治理因素表現良好的公司,通過對新出現的環境、社會和治理風險的較好控制、通過對有關監管法例或消費趨勢變化的準確預測、通過進入新產品市場或降低成本,就能夠實現股東價值的提升。此外,環境、社會和治理因素也能夠對公司價值的重要構成因素——信譽和品牌產生重大影響,這些無形資產通常占上市公司三分之二強的市場價值,所以很有可能對公司競爭力和盈利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從上述論述來看,企業的ESG目標與盈利目標是一體的,企業踐行ESG會提高企業價值。

郭沛源:ESG與企業價值之間的關係,其實事關如何用新的可量化方法來再造或修正公司理論,重新衡量公司價值。近年來的探索方向主要是從ESG角度來全面衡量一家公司的非財務績效,並與財務績效一起來評估公司的業績。一般認為,ESG表現優異的公司會有更長期穩健的回報,符合“股東的長期價值”。

新京報貝殼財經資本市場如何推動企業踐行ESG?

沈雙波:踐行ESG最核心的肯定是企業,企業要進行自我管理和披露。外部力量要推動企業踐行ESG,首先起作用的是監管部門,其次是投資者,還有一類核心力量是第三方評級機構。

從投資者來説,投資者的投資價值導向影響了企業的行為。投資者如果更加看重企業的ESG表現,而不是短期業績的回報,很大程度上會推動企業的ESG管理。其實,現在國際和國內的投資機構對於ESG已經非常關注了。從數據來看,加入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簡稱UN PRI)的全球機構有4800多家,從2018年開始,中國機構加入UN PRI的節奏明顯加快,目前已經有90多家加入,其中一大部分是以資產管理者的身份加入。UN PRI的六大投資原則均與ESG相關,包括把ESG納入到投資分析和決策過程等,對投資人考量投資目標的ESG表現提出要求。

國內也在發生積極變化,我國資本市場的主流投資機構已經在引導企業關注ESG表現。根據我們的統計,截至去年年底,泛ESG的公募基金共有151只。除此之外,還有保險資管、銀行理財子公司也在做ESG相關投資業務,一些ESG指數建立,這些在資本市場都有很大的影響。

我們也看到,我國ESG的發展與國際相比處於不同階段,現階段投資人的投資價值導向和評級機構的作用可能還沒有很好地發揮出來。一些ESG投資者在實際執行層面可能並沒有做到按照ESG來投,仍然以短期投資回報為主,也較難通過ESG指標去約束被投資主體。

我認為,資本市場對ESG的引導還是應該更加具體有效,才能讓企業從根本上重視ESG的管理水平。投資者要改變投資價值取向,更加側重企業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的價值提升,可能還是任重而道遠。

除了資本市場之外,銀行業金融機構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國綠色信貸的規模去年已經達到15.9萬億,規模在快速提升。全國性銀行已經基本在客户管理中加入了ESG的管理,在非公眾公司中會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羅英宇:在中國市場上參與ESG投資的最大亮點,是隨着中國資本市場逐漸進入機構化投資時代,機構投資者對公司治理和經營活動的參與力度將逐漸深入,投資活動將會順應ESG理念發展,實現政府、投資人、上市公司和產業等多方“帕累託改進式”的共贏大發展。隨着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國外投資者會堅持強調社會責任投資原則,所以中國在繼續建設和完善中國資本市場的基礎上,會逐步推進中國ESG責任投資的有序發展。

ESG熱潮下的機遇與挑戰:投資空間巨大 亟待明確信披標準
商道融綠董事長郭沛源 受訪者供圖

今年ESG信披繼續“小步疾行”

新京報貝殼財經我國正在逐步加強對企業ESG信息披露的要求。2022年1月,上交所、深交所同步修訂了《股票上市規則》,增加了企業社會責任、ESG相關內容。這是否代表了未來會有更多上市公司需要披露ESG信息的趨勢?

郭沛源:今年初我們發佈了《2022年中國CSR十大趨勢》,其中一大趨勢就是ESG信息披露要求增多。

生態環境部正在積極落實相關政策,強化企業環境信披,2021年底發佈了管理辦法,2022年初發布了格式準則。證監會態度明確,既積極又穩妥,採取鼓勵而非強制方式,分步推進。《公司法》有望完成修訂,首次提出鼓勵公司“公佈社會責任報告”。

我們預計,2022年ESG信披繼續“小步疾行”,總體平穩並出現幾個“冒尖”現象。一是“冒尖”行業,高碳行業和金融行業會發展更快;二是“冒尖”市場,綠色債券市場、綠色信貸市場的參與者會面臨更多披露要求;三是“冒尖”地區,已納入或在申請的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將更積極推進信披工作;四是“冒尖”指標,碳排放是目前最受關注的指標,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會面臨更大壓力,披露碳信息和氣候風險。

我們建議,企業要未雨綢繆,及早開展ESG信披、發佈ESG報告,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提升披露質量。

羅英宇:隨着近兩年中國ESG投資興起,高質量的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可以幫助資本市場更好評估公司的風險和價值,未來必然會有更多上市公司加大披露ESG相關信息。

從企業維度上來看,重點要做好以下三點:一是在碳中和背景下上市公司要積極披露本公司涉及的氣候相關風險的管理工作;二是上市公司需要詳細説明ESG相關風險如何對公司業績產生實質性影響;三是上市公司要基於ESG相關風險完善公司戰略、商業模式。 

新京報貝殼財經目前我國的ESG信息披露以自願披露為主,ESG報告應披露哪些內容、有哪些量化指標也未形成統一標準,導致各公司ESG披露的質量參差不齊。未來,對於完善企業ESG信息披露相關的法律和規則體系,你有何建議?

沈雙波:按照我國ESG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我認為,第一步是要逐步引導企業主動加強ESG的管理和信息披露,非強制性的披露。這一階段可以通過市場投資人、行業或者相關管理部門來做一些制度上的約束和安排。

第二步應該明確提出需披露的ESG指標內容。因為目前國際、國內的指標不同,市場上各個評級機構的指標也不同,需要從政策層面出台一個整體的指標框架,不必細化到三級指標,但至少到二級指標,明確企業應該披露哪些內容。在這個基礎上,市場參考主體均有邊界和範圍可參考,再漸至全面強制披露。

再下一步就是監督管理。企業披露ESG信息不合格、數據不規範,或者該披露的沒有披露等,監管部門依法依規進行管理。

羅英宇:雖然在ESG信息披露和評價標準方面,中國需要結合本國實際情形進行考量,但是在ESG信息披露框架上不能撇開目前已經在全球被廣泛採納的標準。對於完善企業ESG信息披露相關的法律和規則體系,在框架性標準和分類上,要充分參考和對接全球主流標準,然後逐步制定分行業的ESG信息披露指引,使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更有針對性,能更好地滿足企業自身及其他廣泛利益相關者的需求。

ESG熱潮下的機遇與挑戰:投資空間巨大 亟待明確信披標準
鵬華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基金經理羅英宇 受訪者供圖

尚處起步階段,巨大投資潛力待挖

新京報貝殼財經我國也在發展ESG投資,ESG基金規模近幾年快速增長。未來ESG投資有哪些空間? 

郭沛源:我國ESG投資還有巨大空間。目前海外資管行業中納入ESG因素的資金比重超過30%,中國還不到5%。 

根據全球可持續投資聯盟(GSIA)統計,2016年-2018年,發達國家資本市場融入ESG投資理念的資產規模都有兩位數的增長率:美國為38%,澳大利亞、新西蘭為46%,日本則高達307%;歐洲雖然基數較大,但也有兩位數增長——11%。總量來看,2018年歐洲融入ESG投資理念的資產規模為12.3萬億歐元,佔資管市場的48.8%;美國規模也逼近12萬億美元,佔資管市場的25.7%。

從中國市場看,ESG投資起步雖晚,但速度很快。泛ESG指數、泛ESG公募基金產品的數量和規模逐年上升,但從存量上看距離歐美市場還有較大差距。中國的ESG和責任投資要真正進入主流,要加強四個方面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ESG信息披露;ESG數據服務,特別是評級、指數等;ESG標準,包括上市公司ESG評價方法、基金產品ESG分類方法等;長期投資者的進入。

此外,中國金融市場的結構與外國不同,中國的銀行體系比較龐大,所以銀行在ESG方面也有很大潛力可挖。

羅英宇:當前中國ESG投資市場剛進入初步階段。ESG在實際投資中具備較大投資價值,適合投資者進行中長期投資。ESG投資是長期投資中一個必須考慮的維度。我們研究發現,代表傳統能源的S&P Global Oil指數、代表清潔能源的S&P Global Clean Energy指數2010年以來有着明顯差異性的市場表現,但是代表全球ESG投資的S&P Global 1200 ESG指數與上述兩者相比夏普比率更高。這表明ESG投資可能是作為一種獨立的方法論體系存在,並不完全追隨基本面、政策等相關傳統驅動力量。

沈雙波:現在ESG投資策略在固收和權益領域都有一些應用,比如ESG主題的權益產品或債券投資組合,以及綠色債券、碳中和、SLB(可持續發展掛鈎債券)等債券產品,這些都在泛ESG的範疇內。從產業來看,除了我們經常提到的清潔能源、清潔交通、綠色建築等綠色領域外,傳統產業的碳減排技術、節能環保等也是企業ESG管理中“E”部分的重要內容,對企業的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也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這些企業也將是ESG投資人的重要投資主體。

從監管的要求、企業對於ESG的認知、投資人的投資價值導向、第三方機構的評估引導等因素的變化趨勢來看,如果説各方都全力去推進ESG的發展,那麼中國整體的ESG投資市場容量應該會更大。

ESG投資將助力雙碳目標推進

新京報貝殼財經我國正在推進“3060”雙碳目標,雙碳也是ESG中的重要內容,這是否會帶來雙碳相關ESG投資產品的加速發展?通過引導ESG投資是否可以幫助雙碳目標的實現?

沈雙波:雙碳是ESG中“E”的維度。傳統產業的節能減排對於雙碳目標的實現很重要,在這個領域裏也有ESG表現好的企業,例如一些石油化工企業,它們制定高於行業標準的排放要求,然後去踐行,就會帶動整個行業的變化,對於國家的雙碳目標的實現起到了非常正向的支撐作用。

投資將發揮引導作用。我們有一個決策模型,對於ESG表現好的企業從盈利和股價波動角度進行回測,基本上符合減碳方向的、引領行業發展的、ESG表現好的企業,在企業價值方面的體現是更明顯的。

羅英宇:隨着雙碳目標的持續推進和資本市場對ESG關注度不斷提高,一個長達40年的新產業投資風口已經顯現。據測算,2060年實現碳中和共需要約136萬億元投資,除政府出資外,需要引入大量社會資本,更多地依靠市場來發揮作用,無疑是一片藍海。

從ESG受到投資機構重視的驅動因素也可以看出雙碳的推動作用。除了疫情期間ESG相關基金產品有明顯超額收益從而引發市場關注之外,去年以來,中國碳達峯碳中和相關政策文件的發佈,以及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英國格拉斯哥開幕等事件表明,全球碳達峯碳中和政策和行動自上而下地開展,推動了ESG投資加速發展。另外,當前新能源革命直接呼應了ESG投資理念,十四五期間受益於新能源車、光伏、風電等產業需求快速增長,2021年以來ESG基金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新京報貝殼財經今年1月,北交所上市公司管理部總監張華表示,將發揮北交所市場功能,推動中小企業踐行ESG發展理念。北交所將聚集一批體現綠色低碳發展特色的上市公司,完善符合中小企業特點的ESG信披要求。未來,北交所將如何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與ESG相結合?中小企業的ESG有何特殊之處?

羅英宇:北交所的設立意味着,對於創新型中小企業來説十分重要的權益融資渠道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寬。北交所市場作為創新型交易市場,需積極把握機遇,開展ESG相關實踐探索,為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內生動力。

一方面,ESG有助於創新型中小企業價值實現。ESG作為基於企業價值判斷的評估因素,重點關注企業非財務指標,ESG投資本質可有效篩選出高質量的企業,社會責任能夠提高企業自身績效和表現,進而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並通過創造價值共享的機會,為企業帶來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的共贏。另一方面,ESG有助於創新型中小企業抵禦市場風險。ESG表現能為企業和投資者及利益相關方創建信任,在市場面臨負面衝擊時抵禦信任危機,因此企業ESG表現好,抗風險能力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強。

郭沛源:中小企業的ESG有一定獨特性。主要特徵是中小企業規模較小,因此能拿出來做ESG的資源相對也較少,無法做到面面俱到,而要集中在與成長性關係密切的領域。因此,中小企業的ESG往往和市場、客户需求相結合。
從這個角度看北交所的ESG策略,就要分析不同業務板塊的不同特徵。譬如新能源行業成長型的上市公司,應該從應對氣候變化、助力雙碳目標的角度來打動客户,贏得客户的青睞。此類上市公司的ESG策略可更多側重在應對氣候變化,譬如核算產品的全生命週期的碳排放等。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顧志娟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付春愔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310 字。

轉載請註明: ESG熱潮下的機遇與挑戰:投資空間巨大 亟待明確信披標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