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動因素增多 年底前資金面緊平衡格局難改

在剛剛過去的10月末,流動性話題重回人們視野。機構認為,流動性出現短期擾動,既反映了繳税、政府債券繳款等傳統因素影響,也展現了大型IPO、電商促銷等非傳統因素造成的影響,更揭示了低超儲格局下流動性的複雜性和不穩定性。年底前資金面緊平衡格局難有大改變。

10月末資金面收緊

“季月不緊次月緊”的現象再次上演,貨幣市場在9月底順利完成跨季,卻在10月底出現波動。10月最後一週,貨幣市場流動性不斷收緊,資金需求堆積,機構平盤艱難。尤其是10月30日全天緊張,到收盤也未見緩解,為今年以來所罕見。當天,銀行間市場7天期債券回購利率DR007升至2.59%,R007升至3.37%,雙雙創出2月以來新高,兩者利差更擴大至2019年以來最大水平。

10月是傳統税收大月,政府債券供給環比減少但絕對量仍不小,加之工作日減少,使得繳税和債券繳款高峯時點都臨近月底,給下旬流動性增加壓力。不過,市場對此並非沒有心理準備,資金面出現超預期緊張還有其他原因。

“大型IPO造成居民存款和理財資金分流,也是導致資金面緊張的重要原因。”國盛證券固收研究團隊認為,雖然申購新股已無需預繳款,但像螞蟻集團這樣的大型IPO,不可避免地會引起短期大量資金騰挪,進而影響銀行體系資金供給。中信證券固收研究團隊提示,“雙11”購物節來臨,支付機構備付金增加,可能也是引起資金緊張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沒料到多因素共振,尤其是大型IPO所造成的影響,反映了當前流動性形勢的複雜性。與此同時,資金面驟然‘翻臉’也不純粹是偶然現象。當前流動性總量不大,使得資金面底子較薄,不穩定性較大。”一位市場人士表示。

有機構測算,10月底金融機構超儲率處於歷史同期較低水平,使得資金面不穩定性上升,對各類擾動更加敏感。

緊平衡格局難改

華創證券等機構提示關注11月上旬資金面波動風險。“11月資金缺口壓力主要集中於第一週,央行逆回購集中到期和MLF操作時點錯位,疊加大規模IPO繳款對流動性的吸收,使得央行對沖壓力較大。”華創證券發佈的報告如是表述。據統計,11月首周共5100億元央行逆回購和4000億元MLF到期,給月初資金面增添了不確定性。

好消息是,臨近年底,財政支出可能發力。興業研究等機構認為,為保證2020年預算支出的執行,四季度會進一步加快支出進度,或出現集中支出情況。四季度財政支出形成的流動性供應將是比較可觀的,有望對今後一段時間的流動性產生正面影響。

天風證券孫彬彬團隊預計,在財政資金投放到來前,央行仍會通過公開市場投放進行配合,年底前流動性總體將維持緊平衡狀態。

政策調整預期升温

在短暫趨穩之後,10月貨幣市場利率中樞再度抬高,DR007月度平均值升至2.24%,超過2.2%的7天期央行逆回購利率。

這是短期波動使然,還是趨勢性變化?機構認為,在降低融資成本和引導金融機構讓利背景下,央行暫無意推動市場利率中樞上行,貨幣市場在脈衝之後或重新向短期政策利率靠攏。不過,隨着經濟穩步復甦,需對來年政策面和流動性環境變化未雨綢繆。

監管層發出的信號也在漸次浮現。央行行長易綱日前表示,在今年抗疫的特殊時期,宏觀槓桿率有所上升,明年GDP增速回升後,宏觀槓桿率會更穩一些。貨幣政策需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適當平滑宏觀槓桿率波動,使之長期維持在合理軌道上。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日前表示,明年全球經濟可能加快復甦,要適時調整金融監管政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06 字。

轉載請註明: 擾動因素增多 年底前資金面緊平衡格局難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