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評論|個人養老金“年度成績單”出爐,長錢長投的信仰仍待落地生根
蔣璟璟
2022年是個人養老金的元年,相關業務開展情況在銀行年報中初露鋒芒。近日,記者梳理發現,已有12家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的銀行披露有關業務的進展,在持續不斷的客源爭奪戰之下,部分銀行個人養老金首月開立賬户已破百萬,投資產品也在不斷上新。目前個人養老金業務仍處於起步階段。(中新社)
個人養老金制度出台已滿一年,就其首份年度成績單而言,大致可説是差強人意。儘管相關的政策宣傳、投資者教育大範圍鋪開,商業銀行也實現了業務的爆發式增長,但不可否認的是,客户結構、投資預期以及整個的“開户質量”等等指標,都存在着明顯的不足。
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做大,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更多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之於此,各方早有一致性共識。根據人社部數據,截至2022年底,個人養老金參加人數1954萬人,繳費人數613萬人,總繳費金額142億元。實際繳費人數佔參加人數的31%。“翻譯”一下:個人養老金參與者在整個“適齡人口”中佔比很低,實際繳費的在開户客羣中佔比也不高……
很明顯,個人養老金制度的認可率、滲透率,都有待提升。在前段時間商業銀行不惜代價的“開户大戰”之後,其客户增長曲線已顯露疲態。後續如何留客、如何獲客?這需要銀行方面拿出更有説服力的辦法,而不是繼續侷限於“送大鵝”等簡單粗暴的燒錢補貼策略。説到底,只有讓大眾真正相信個人養老金能夠實現財富增值、改善養老生活,這一制度才能真的活下去、做起來。
個人養老金制度之所以成立,其最核心的邏輯就在於,價值投資與長期主義。長錢長線加之專業的“資產管理”,以此來實現個人財富的保值增值,這其實不難理解。然而從實踐反饋看,目前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户並且購買養老金融產品的客户中,保守及穩健投資風格的中老年人羣比例較高,此外“投資產品以儲蓄存款為主”——諸如此類的現象,其實都是有悖於個人養老金的本義的,或者説並沒有發揮到其最大的優勢。
事實上,最適合投資個人養老金的,恰恰是“餘生很長”的年輕羣體。他們的生命週期還很漫長,完全可以看淡短期的市場波動,通過個人養老金這一工具,在幾十年的週期內,實現可觀的財富積累和複利增長。對於很多人而言,“養老”看似是一件很久之後、變數很大的事情,可若是能用好權益投資與時間的魅力,那麼便會有個更具確定性的晚年。未來的自己,終將感謝現在的自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