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麥換房、大蒜換房,到西瓜換房、水蜜桃換房,從房企自己推出的促銷活動,到政府官方發佈的紅頭文件……最近樓市“超常規”奇招頻頻,但開展起來卻並不順利,屢遇“一日遊”與“緊急撤回”。
資料圖:市民從一樓盤前經過。中新社記者 張雲 攝
首付分期“一日遊”
一座位於河南省西北部的小城濟源,近來在房地產行業“出圈”了。
濟源市房地產管理局官方微信號29日消息,河南省濟源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濟源市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及的“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對首付分期收取”,使得濟源市成為“全國首個官方允許首付分期城市”。
《通知》中具體的表述為:居民購買首套房的首付比例降為20%,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對首付分期收取,但最長不宜超過一年;在2023年5月31日前出現房貸斷供現象的,可延期還本付息,且暫不納入個人徵信範圍,最長可延期一年。
但在6月30日,濟源市房地產管理局微信公眾號刪除了這則消息,房管局工作人員對於記者的諮詢均表示“不清楚”。
中新財經記者聯繫到的一位濟源市房地產中介表示,此前雖然沒有官方文件出台,但首付分期其實已在市場上存在了一段時間,包括在河南省會鄭州等,都會以此為噱頭吸引購房者。“但如果是官方明面支持的話,肯定壓力就很大了。”
據介紹,首付分期主要有兩種實現方法:一種是開發商或開發商聯繫相關公司進行墊付,後按月償還分期款與利息;另一種則是把評估價格做高,評估價格遠超實際出售價格,以達“貸的越多,首付越低”。
但不可否認,兩種途徑都存在政策與法律風險。2018年,住建部曾會同六部門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其中就包括整治提供“首付貸”或者採取“首付分期”等形式。
資料圖:城市一景。王曉斌 攝
農作物“湧入”房地產被指變相降價
相比於官方對於新招奇招推出的謹慎,開發商們則顯得更為大膽。比如小麥大蒜與瓜果梨桃或許沒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在樓市實現身價翻好幾番。
地產界的“河南一哥”建業地產成為了這一輪花式促銷的開創者。6月20日前後,兩份另類房企促銷海報在網絡流傳: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的建業河畔洋房,可以“2元/斤,小麥換房”;在河南省開封市杞縣的建業城,則可以“5元/斤,大蒜換房”。
22日,兩處售樓處均向記者證實了活動的真實性,但當日晚間,“小麥換房”率先“剎車”,售樓處工作人員表示活動已於22日中午結束,後續是否會再有類似活動尚不可知。
“大蒜換房”同樣也沒能長久。23日,樓盤工作人員同樣表示活動已叫停。該工作人員並不清楚活動停止的原因,只是猜測可能是最近的輿論壓力比較大。
但兩項農產品促銷的“滑鐵盧”並沒有阻擋類似活動的腳步,反而引來新鮮水果的閃亮登場。
28日,南京新城控股某房地產項目推出“西瓜換房,最高抵10萬元”活動,活動時間自2022年6月28日至7月15日。但這項活動卻有些“光打雷不下雨”,記者聯繫到的銷售人員表示活動仍未開啓,具體細節還需要商榷。
不等西瓜準備好,水蜜桃迫不及待亮相。29日,網傳海報顯示江蘇無錫陽山一樓盤推出“水蜜桃我來收,您安家我助力”活動。即日起至8月31日,可以水蜜桃18.88元/斤抵扣房款,最高抵扣10000斤,每套最高可抵18.8888萬元。
該活動銷售人員對媒體表示,這是公司推出的一項促銷活動,相當於變相讓利,並不要求果農用桃子來交割,只要來看房都能享受折扣價。記者致電樓盤時,銷售人員同樣不願多談活動細節,只是表示“優惠是有的,您看看什麼時候方便儘快來售樓處詳談。”
“水蜜桃換房”的活動,水蜜桃卻成了可有可無的“工具桃”。類似情況也發生在“大蒜換房”的活動中,也有工作人員對媒體直言,“實際上我們不收蒜也不要蒜”。不難看出,一系列活動的噱頭下,開發商的溢價收購實質上還是變相降價。
資料圖:正在建設中的房地產樓盤。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去庫存”與“限跌令”的矛盾
與其大費周章,為何不直接降價?這是因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全國超過20座城市推出的“限跌令”仍擺在眼前。以最新發佈政策的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為例,6月20日的新政要求各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銷售商品住房時,實際銷售價格不得超出備案價格上下幅度的15%。
“目前有些房企借營銷,出現了變相迴避限價的做法。當前各地限跌令的規定比較多,目的就是為了防範出現房企違規降價、虛假營銷的操作。”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解釋稱。
“限跌令”的發出本質上還是出於維穩考慮,近年來,因為樓盤降價導致購房業主羣體事件屢見不鮮。但當前,房企銷售困難、債務壓力大,也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今年上半年三四線城市房屋銷售同比跌了近50%,因此創新營銷模式也是必要的。”嚴躍進表示,開發商打出這種營銷奇招背後,還是當地面臨的巨大銷售以及去庫存壓力。
6月30日,中指研究院發佈的《2022上半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排行榜》顯示,2022上半年,房企銷售額同比下降48.6%。
“在此背景下,企業一方面要把握城市分化、板塊分化下結構性機會,堅持拿好地、做對產品,提升產品力和服務力;另一方面,房企應繼續緊抓銷售回款、優化債務結構,確保現金流和經營安全,尋求高質量發展。”中指研究院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