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凌晨2時來排隊,5時不到已“無號”可取;窗口業務每天限號40個,銀行門口叫苦連連.....新民晚報“幫儂忙”報道某銀行門口排長隊事件後,引發廣泛議論和關注,不少人反映,銀行門口普遍存在這種情況。
圖説:不少銀行網點迎來排隊辦理現金業務的老人。劉歆 攝
“除了託尼老師外,有一個地方也排起了長隊,這就是銀行。”日前,新民晚報“新民快評”欄目刊發文章,呼籲除了掃碼,還必須關注老人的另一種“剛需”——到銀行取錢。是的,老人用慣了現金,不少老人也只會用現金,有現錢用,他們才有安全感。七八十歲甚至九十歲的老人去排隊,因為對他們而言,到銀行排隊取錢是“必須必”。
媒體一直呼籲抹平老年人所要面對的“數字鴻溝”,同時呼籲“等一等老了的他們”——我們的父母、祖父母,只是“數字鴻溝”未曾也不可能全部填平,服務機構“等一等”的意識卻沒有跟上。
為什麼叫老人去排隊?子女何在?也有網友如此發問。有的銀行規定只能本人前去辦理。再説,讓子女過問自己的經濟情況,老年人肯嗎?這可是他們的“老底本”和最後的安全感,也是他們生活尊嚴的保障,老年人自有可愛的“固執”。
當然,銀行也有自己的“委屈”,銀行一線業務員就反映:有老人拿着20張定期存單來轉存,一個人要辦的業務相當於以前的20倍,大多數老人的業務量是以前的5倍。正因如此,作為服務機構,就更應該多調配櫃枱人手,而不是簡單地限號。對市民而言,不要説加班加點,一天即便按常規工作8小時,也有480分鐘,只能辦40筆業務,憑誰也想不通。
還得等一等不能或不想用手機銀行的“老年人”。上海一直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這種温度主要靠各行各業的高質量服務達成。可能是各種各樣的原因,或者預判不足,致使出現了老人在銀行門口排長隊的情況,這能理解。但這樣的情況如果持續數天,就太説不過去了。各家銀行理應作出調整,出台相應措施。有些被羣眾戲説像“官老爺”的銀行,背離銀行的服務特性,必須反思其管理思路。
趙紅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