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以來,隨着政策紅利加速釋放,在轉型升級背景下,A股市場的併購重組如火如荼。《證券日報》記者對同花順數據統計後發現,截至11月27日,剔除併購重組失敗的項目,A股市場共有1715家上市公司在今年發佈“已完成”或“正在進行”併購重組的相關公告。從行業分類來看,傳媒、公用事業、交通運輸和商業貿易等四個行業的上市公司,進行併購重組的家數佔比,在A股各行業中排名居前,成為年內併購重組事件的多發領域。今日,本報特對上述四大行業及相關公司進行深入分析,尋找背後的投資邏輯,以饗讀者。
從出版教育到影視傳媒、從網絡遊戲到互聯網營銷領域的網紅經濟,2020年的傳媒行業在快速變遷中,正在加大併購重組的力度。
《證券日報》記者對同花順數據統計後發現,截至11月27日,傳媒行業中剔除併購重組失敗的項目,已有90家上市公司在今年發佈“已完成”或“正在進行”併購重組的公告,佔行業內成份公司家數比例的52.33%,位居申萬一級行業的首位。
“併購重組是傳媒行業迅速做大做強的有效途徑,有助於豐富上市公司資本運作手段,加速行業發展,利好整體板塊基本面及估值改善。”私募排排網資深研究員劉有華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傳媒行業是今年受疫情影響最大的一個行業,部分中小傳媒企業倒閉,上市公司股價表現也相對較弱,今年的板塊漲幅大幅落後於其他板塊指數。但從投資角度來看,最困難的時候也恰恰提供了最佳的投資機會。從長期來看,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時刻已經過去了,未來傳媒行業面臨業績修復,行業集中度也將大幅提升,反而是比較好的抄底機會。建議重點關注未來行業地位不降反升的企業。
截至11月27日收盤,今年以來,傳媒行業指數累計上漲12.06%,勉強跑贏同期上證指數(年內累計上漲11.74%)。其中,有44只傳媒行業股跑贏同期上證指數,佔比25.58%。伴隨併購重組的推進,傳媒股走勢分化也在悄然加劇。統計數據顯示,在年內進行併購重組的90只傳媒股中,有24只個股跑贏同期上證指數。其中,紫天科技、三人行、中公教育等3只個股年內累計漲幅均超100%,分別為195.6%、131.4%和100.8%。與之對應的是,包括美吉姆、號百控股、當代文體等在內的16只傳媒股年內累計跌幅均超30%。傳媒股的年內表現可謂“冰火兩重天”。
在行業加速洗牌過程中,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也有所分化。統計數據顯示,在傳媒行業172家上市公司中,有71家公司前三季度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佔比逾四成。其中,有21家公司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速均超100%。深大通和*ST聚力等兩家公司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速均超10倍。
“併購重組加快了傳媒行業的出清速度,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龍頭效應愈加明顯。”沃隆創新投資基金經理黃界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方面,電影院線、廣告營銷、大型賽事等傳統的傳媒業態,此前受疫情影響嚴重。但經過行業重新洗牌和資產重組後,伴隨疫情趨緩與經濟復甦,相關龍頭企業的市佔率進一步提升,業務佔比也繼續擴大。另一方面,隨着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生活的精神需求更加重視,在新技術支持下,傳媒行業將不斷湧現諸如新媒體等諸多投資機會,在業務上也會推陳出新,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
對於傳媒板塊的投資機會,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翼虎投資研究總監曾雨表示,傳媒行業曾在2015年至2016年出現過一波併購重組高峯,但最近幾年重組併購數量持續下降,部分傳媒公司的商譽風險經過幾年的消化後也進入相對可控水平。投資傳媒行業,可關注三個方向:一是遊戲行業長期進入質量驅動時期,經過一輪下跌後,優質公司的估值已進入合理偏低的區間,可關注其中的頭部企業;二是稀缺的平台型公司,如芒果超媒、閲文集團等;三是電影板塊中的院線題材和具有優質內容輸出的傳媒企業,如萬達電影、光線傳媒等。
在操作策略方面,華泰證券在其2021年傳媒行業報告中提出了三個主要的配置邏輯:首先,明年內容型社交平台將繼續享受直播電商和營銷的高增長期,整個去中心化產業鏈預期持續大幅擴容,平台方及相關頭部營銷、MCN等領域有望持續受益;其次,國內新冠疫情已基本控制住,經濟復甦態勢明顯,疫苗研發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將推動全球經濟加速恢復,預計傳媒行業中的順週期板塊景氣度將持續回暖,主要涉及營銷、電影院線、出版等領域;第三,5G新基建不斷推進,新應用場景將加快滲透,包括雲遊戲、VR/AR、廣電5G等。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