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美聯儲“大水漫灌”,引發通脹潮!但卻是新西蘭央媽先認錯?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財經

8月18日,據美媒報道,新西蘭儲備銀行行長AdrianOrr就疫情期間過度刺激導致物價飆升向議會道歉。

AdrianOrr承認:“我們的核心通脹率太高,這表明貨幣政策在一段時間內過於寬鬆……我為目前的通脹水平道歉”。

自疫情爆發以後,新西蘭央行將現金利率降至接近0的水平,而2021年上旬,新西蘭通脹率便開始一路飆升,目前已經達到7.3%,為32年來最高。

新西蘭央行昨日再度加息50個基點,將官方現金利率提升至3%,並且暗示將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預計2023年初,新西蘭基準利率將達到4%。

相比於新西蘭央行敢於認錯的良好態度,此次世界通脹大潮始作俑者之一的美聯儲,至今卻不肯承擔相應的責任。

2020年2月24日時,美聯儲資產負債總額僅為4.1586萬億美元,而今年3月28日時,這一數額就飆升至8.9371萬億美元,兩年時間翻了一倍。如此大規模的“擴表”,使大量資金在短時期內湧入流通領域,這必然造成通脹。

而自2008年以來,以美國為首的多國,一直堅持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但是世界經濟並未由之復甦,反而是陷入“長期停滯”的狀態。

這種逆風向宏觀政策調節機制,其本質是凱恩斯主義的經濟政策理念和範式,其邏輯簡而言之是需求拉動增長。但是如今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並未產生實際的、有效的刺激效果,其根本原因在於世界經濟產生了嚴峻且複雜的結構性問題。比如全球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供需結構性失衡、人口老齡化和勞動生產率下降等。而結構性問題需要結構性改革來解決,這種簡單的刺激總量增長的政策,是治標不治本的舉措。

實際上,這也暴露出傳統凱恩斯主義宏觀調控範式的內在缺陷:這種政策取向的前提是經濟結構穩定不變,這樣總量型刺激政策才能在短期內發揮調控作用。如今世界面臨着總量停滯、結構失衡的雙重矛盾,其有效性當然大打折扣。而且持續的量化寬鬆政策甚至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通脹。

而美國為首的、傳統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取向的國家,其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通過以美元為中介的“溢出效應”,從而對整個世界市場造成影響和衝擊。美元,已成為美國影響世界經濟的最大變量之一。新冠疫情後,美聯儲激進擴表,一場大水“漫灌”了全世界,成為此次世界通脹潮的主要導火索之一。

而去年美聯儲卻多次表示,通脹只是暫時的,並且遲遲不願意放棄寬鬆政策轉向緊縮。等到通脹的勢頭已經不可遏制以後,卻又通過過度緊縮來遏制通脹,而絲毫不考慮對經濟和社會民生造成的實質損害。不知美國和世界經濟要敗壞到何種局面,美聯儲的領導才願意站出來承認其錯誤。

文| 魏來 題 | 黃梓昕 審 | 李澤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