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範化解潛在金融風險,銀行正採取多樣化方式甩掉不良“包袱”。2月10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開年以來已有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山西夏縣農商行等多家銀行通過批量轉讓或定增搭售等方式處置不良資產。在分析人士看來,未來銀行處置不良資產效率會隨着互聯網和科技運用不斷提升,市場化程度會越來越高,定價會更為合理且處置方式更為多樣。
銀行花式甩不良“包袱”
銀行處置不良資產的手段愈發豐富。2月10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開年至今已有多家銀行在銀登網、證監會官網披露不良資產轉讓信息,各家銀行處置不良資產的方式也較為多樣,批量轉讓不良資產包、定增搭售不良資產等均有所體現。
例如,招商銀行近日發佈招商公告,該行擬以公開競價方式向資產管理公司批量轉讓個人信用卡不良債權,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招商銀行此次擬將共計48户的信用卡不良債權打包轉讓,涉及債權金額625.15萬元;平安銀行開年至今也發佈了6期個人消費及經營類信用不良貸款轉讓公告,在最新一期的公告中,平安銀行表示,擬將216户不良資產批量轉讓,涉及未償本息總額1.895億元,2月16日開始競價,轉讓起始價為310萬元。
面對不良資產處置的壓力,亦有銀行通過在定增方案中搭售不良資產的方式,希望起到既補充資本又降低不良貸款率的雙重功效。例如,證監會近日核准了山西夏縣農商行擬定向發行不超過2.5億股新股的方案,根據該行定增説明書,山西夏縣農商行本次發行價格為1元/股,發行對象每認購1股,需另行自願出資1.3元用於購買該行不良資產包份額。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表示,從銀行不良資產的市場化處理方式來看,批量轉讓不良的優勢是處置效率高,劣勢是受償比例可能會較低。定增搭售不良的優勢是既可以補充資本又可以降低不良,劣勢是定增定價因為搭售不良需要有所下調,且適用的銀行範圍有限,沒有普遍可操作性。
改善資產質量穩中向好
處置不良資產是防範化解金融系統性風險的重要舉措。從過往不良資產的處置情況來看,根據銀保監會近日披露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銀行業累計處置不良資產3.13萬億元,同比增加0.11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有效降低了信用風險水平。2017-2021年,五年間累計處置不良資產11.9萬億元,超過此前12年處置總量。
不良資產的加速出清也使得銀行資產質量得以持續改善。截至目前,共有19家A股上市銀行公佈了2021年業績快報,從已披露數據的銀行來看,各家銀行不良貸款率均較2020年有所改善。19家銀行中有7家不良貸款率降至1%及以下,其中,寧波銀行降至0.77%,常熟農商行降至0.81%,招商銀行和廈門銀行均降至0.91%,上海農商行、張家港農商行均降至0.95%,蘇州農商行則降至1%。
從下降幅度來看,江陰農商行降幅最大,截至2021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1.32%,相較於上年末下降0.47個百分點。蘇州農商行、蘇州銀行、中信銀行、江蘇銀行、紫金農商行、張家港農商行不良貸款率也均較2020年末減超0.2個百分點。
為進一步提高風險抵禦能力,19家銀行撥備覆蓋率也有所增強,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7家銀行撥備覆蓋率超過400%,常熟農商行、寧波銀行撥備覆蓋率更是超過了500%,分別達531.98%、522.01%。從增速來看,張家港農商行和蘇州銀行兩家銀行提升最為明顯,撥備覆蓋率分別較上年末提升了171.67%、131.84%,分別達479.5%、423.58%。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從銀行撥備、不良貸款率及部分銀行加大風險處置等情況來看,銀行資產質量保持良好格局。隨着國內需求穩步恢復、宏觀經濟有望運行在合理區間,後續銀行資產質量仍保持樂觀預期。
處置力度或將進一步加大
儘管國內政策層面與銀行金融機構採取了不少措施,規範合理認定不良、培育二級市場等拓寬不良處置方式,提升金融機構處置不良效率,但銀行化解不良資產仍面臨不少難點。周茂華指出,全球宏觀經濟環境仍復雜,不良貸款清收難度大,不良處置涉及銀行機構、司法、税務等多部門,處置起來一般耗時費力,同時,部分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方式不夠寬,面臨較大補資本壓力。
談及未來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趨勢,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認為,未來一段時間,銀行不良資產處置將面臨長短期兩個層面因素的影響,一方面,寬信用政策之下的信用將繼續擴張,實體經濟的現金流在短期內變得更加充裕,債務償還也會變多,短期的不良資產積累也會變慢,但隨着信用不斷擴張,不良資產的絕對規模會在未來增加,未來長期的處置壓力還會存在。
銀保監會也曾指出,當前疫情多點散發,宏觀經濟面臨三重壓力,許多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户生產經營仍面臨困難,銀行不良貸款反彈壓力持續存在,風險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深入調研分析,進一步督促銀行做實資產質量,嚴格落實金融資產風險審慎分類制度。妥善處置重點機構、行業、領域金融風險,指導銀行綜合運用現金清收、核銷、批量轉讓等方式,加大不良資產處置,有效應對不良資產反彈。
“未來銀行處置不良資產效率會隨着互聯網和科技運用不斷提升,市場化程度會越來越高,定價會更為合理且處置方式更為多樣。”廖鶴凱建議,銀行應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種手段配合對不良資產細化的分類管理,加強不良資產的出清力度,提高回收比例。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 李海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