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A股市場逐步成熟,聰明錢太多,以及基金產品規模迅速增長,在最近五年的市場行情中,明星基金經理戰勝指數的難度正在提升。
A股早期市場投資高手出現的百倍、千倍的驚人收益漸行漸遠。數據顯示,基金五年業績排行榜中,佔據冠亞季軍前三強位置無一明星基金經理,清一色為指數基金——招商中證白酒、鵬華中證酒、國泰國證食品飲料基金,五年收益率分別為408%、305%、297%。相比之下,過去五年的A股市場中,業績表現最好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是華安生態優先基金,收益率為269%。
與此同時,規模對主動管理型基金的業績影響也在顯著增大。隨着主動管理型基金規模的膨脹,單一牛股尤其是中小盤類牛股,對基金經理的業績貢獻越來越弱,導致公募基金產品的收益在規模增長背景下出現遞減效應。
指數基金秒殺各路選股高手
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基金五年業績排行榜中,佔據冠亞季軍前三強位置的清一色為白酒指數基金——招商中證白酒、鵬華中證酒、國泰國證食品飲料基金,五年收益率分別為408%、305%、297%。
而在過去五年中,業績表現最好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是華安生態優先基金,收益率為269%。也就是説,表現最好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也落後指數基金三強中最弱者接近30個點。
一種通俗的説法是,聰明資金越來越多,導致大多數資金戰勝市場的難度越來越大。
易方達基金張坤在其產品2020年中報中也坦言,任何長期有效的投資方法,短期必然間歇性失靈。如果短期一直有效,會導致大量的人採用該方法,從而導致該方法長期失效。因此,一個投資人不論採用何種方法,必然在某些時期面臨業績的落後。
而在十幾年前,在市場發展的早期階段,散户主導的A股環境下聰明資金少,由此誕生了一批炒股高手或股神型的基金經理,比如深圳某超大型私募基金經理向券商中國記者展示的一份數據顯示,在該基金經理還是職業股民階段,從2005年到2015年初這段期間,十年時間的收益率接近1000倍,而在2006年左右亦有私募基金經理憑借驚人的交易水平,在短短一年時間,將賬户從百萬做到接近1個億。
公募基金在A股市場的早期也打造出呼風喚雨的股神型選手。王亞偉作為早期明星基金經理的典型代表,有市場人士直言其功成名就在很大程度上受益於A股市場不太成熟,聰明資金並不多。在2005年12月31日~2012年5月4日,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累計回報接近1200%,年化收益率達到接近50%的程度,在相當長時間裏,王亞偉的股票甚至成為A股的概念股,具有一定的市場定價權。
多番教育,A股各路資金變得更精明
但是,明星基金經理所取得的驚人業績大多隻存在於不太成熟、早期的A股市場。隨着A股市場越來越成熟,暴雷個股殺傷程度驚人,價值投資理念開始深入人心,許多明星基金經理都意識到需要降低預期收益。王亞偉轉型私募基金經理之後,業績儘管不算太差,但較當年影響力而言,在今日市場已失去市場號召力。
有市場人士也表示,當股市的大多數人都變得比以往更聰明,那麼市場的賺錢難度就會提升。隨着A股市場跨入2015年,再跨入2020年,隨着資本市場的政策向成熟市場靠近,投資者在跌宕起伏的A股行情中也連續遭到充分的“教育”,基金經理戰勝市場變得越來越困難。
有炒股高手向券商中國記者承認,他們在過去十年間獲得極大收益的原因,並不在於他們的個人能力有多強,而是因為在不太成熟的市場中,大多數資金太笨,利用A股市場的“不成熟”、“半有效”的特點,即便並非專業的投資者,也能在A股獲取超額收益,但隨之市道和政策開始發生重大變化,賺錢已經不太容易。
根據券商中國記者此前的報道,華安基金的總經理助理許之彥認為,投資者未來在中國股市獲取超額收益的難度會增加,因為中國的市場有效性在提升,包括機構投資人比例提升,外資機構也在加速進入A股市場,同時,中國的監管機構正在加大監管力度,這將使得獲取超額收益的難度變大。
嘉實基金的楊宇在一次基金論壇上也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至少在目前的A股環境下,在中國的A股市場取得超額收益相對於全球市場要容易一些,至少比美股市場要容易的多。楊宇認為,所以目前的市場參與者還是相對而言比較追捧傳統方式的主動管理型基金,但這種趨勢正在改變,因為在A股獲取超額收益、戰勝市場的基金開始變少。
在成熟市場這一現象已非常明顯,標普公司的數據顯示,儘管2020年市場波動劇烈,給主動管理型基金提供了某些機會,但在截至今年6月底的過去一年時間中,63%的大型基金、70%的大型核心基金的業績表現仍然跑輸了華爾街的標普500指數。數據還顯示,過去15年中74%的中型成長基金和75%的小型成長基金也跑輸了大市。
基金規模太大,抓住牛股也難拉動業績
與此同時,規模對主動管理型基金的業績影響也在顯著增大。隨着主動投資基金規模的增加,主動管理型基金產品收益水平通常會越來越低,導致公募基金產品的收益在規模增長背景下出現遞減效應。
“在基金規模顯著增大的背景下,基金經理個人挖掘牛股的能力,可能已經無法顯著提升基金產品的最終業績。”華南地區的一位公轉私基金經理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主動管理能力越強的基金,會在市場相對向好的環境下持續吸引資金的申購,或其管理的新基金產品獲得資金爆買,但帶來的結果是此類基金規模越大,基金經理的明星效應就越弱,許多明星基金經理因此希望基金公司控制單只產品的規模。
具體而言,當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單隻基金規模,從5億、10億的規模膨脹到40億甚至100億後,基金經理抓取的牛股可能無法對淨值產生重大影響,但對一隻產品規模只有1個億的迷你基金而言,效果又是不同的。
比如在樂歌股份董事長“拉黑”平安資管基金經理的事件背後,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雖然樂歌股份在2020年前六個月上漲了120%,但挖掘到這隻牛股的基金產品,實際上樂歌股份並未在淨值上有顯著貢獻。
由於樂歌股份的流通盤太小,雖然股價彈性大,但卻難以進入基金的核心股票池,截至2020年6月末,樂歌股份的第一大機構泰康策略優選基金持有樂歌股份40萬股,持股市值僅為2111萬元,而泰康策略優選基金的規模截至2020年6月30日高達16億元,以此計算,樂歌股份佔該基金資產淨值僅為1.25%。
即便樂歌股份股價短時間內上漲兩三倍,其對一隻16億規模的基金,也難以顯著拉動淨值增長。16億的基金如此,動輒50億、100億的公募基金經理更難以通過抓取此類牛股提升基金業績。
也就是説,隨着基金行業的快速發展,許多基金產品規模動輒百億,在考慮流動性和基金持倉的前提下,單一牛股對基金淨值的正向影響越來越低,這也成為今年基金公司頻繁發佈暫停申購的公告,希望通過控制基金的規模來維持基金良好運作和基金業績,同時也反映出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的迅速增長,已經顯著影響了基金經理的能力發揮。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