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也相應發生變化。今日(10月22日),通州區發佈的2020年上半年消費者投訴情況顯示,對醫藥及醫療用品的投訴位居商品類投訴前列,有公司售賣口罩接單不發貨,引起了600多起投訴。教育培訓投訴明顯增多,線下改線上後,一些機構拖延或拒絕降費、退費等要求,引發消費者不滿。
今天,由通州區市場監管局、通州區消協主辦的首屆北京城市副中心消費論壇舉行。在論壇上發佈了通州區2020年上半年受理消費者投訴情況分析。通州區市場監管部門和消費者協會上半年通過12345、12315和96315三條熱線受理消費者投訴8753件,成功辦結8471件,辦結率達到96.78%。
疫情期間,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需求量暴增,相關投訴也明顯增多。2020年上半年,通州區市場監管部門和消協受理醫藥及醫療用品類投訴991件,位居商品類投訴前列,佔比為22.44%,僅次於食品投訴。
消費者投訴問題包括:網購口罩等防疫用品後,商家遲遲不發貨或單方面取消訂單;部分商家趁疫情哄抬物價,大幅提高防疫用品的價格;部分商家虛假宣傳普通商品具有防護功效,如以普通口罩冒充醫用口罩等;部分經營者以次充好,銷售假冒偽劣或三無產品。其中,北京南丁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因為消費者下單購買口罩後遲遲不發貨,引發消費者羣體投訴,短期投訴達到637件。
教育培訓問題一直是消費者投訴的熱點。受疫情影響,上半年有關教育培訓類投訴明顯增多。投訴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通州區市場監管部門和消協受理教育培訓類投訴達684件。
消費者投訴問題包括部分教育培訓機構存在虛假宣傳、虛假承諾問題,如虛假宣稱合作辦學、虛假承諾“保過”等;培訓質量較差、教師資質存疑,消費者要求退費遭遇推諉拒絕;此外,線下培訓因疫情改為線上後,消費者要求降低收費標準、變更培訓內容或要求退費,培訓機構以各種理由拖延或拒絕辦理,有的要扣除較高費用,消費者不認可。
通州區消費者協會提示,經營者在疫情期間應當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不得以疫情為由免除或減輕自身責任。要做好經營場所消毒及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工作,合理定價,明碼標價,堅決抵制囤積居奇、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等違法行為,妥善處理消費者的合理訴求。
新京報記者 戴軒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