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誠信擦亮中國品牌 誠招天下客譽從信中來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誠信是品牌持久競爭力的無形資產,以誠信擦亮品牌,企業才能立得住、行得穩。

在第六個“中國品牌日”之際,多位業界人士在接受人民網財經採訪時表示,任何時候依法誠信經營都是品牌安身立命的根本,要制定誠信經營方針,嚴格遵循賞罰分明的管理制度,完善法律法規和市場監管,共同助力中國品牌誠信經營行穩致遠。

把握多重有利條件 中國品牌加強誠信建設

近期,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頂層設計層面就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出了部署,助力市場主體誠信穩健經營。

“除了政策層面的支持,中國品牌在誠信建設過程中也有很多有利條件。”在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系教授李先國看來,當前市場監管逐漸加碼,法律法規不斷健全,市場營商環境逐漸向好,誠信品牌的發展得到保障。此外,品牌誠信經營的理念形成了共識,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誠信”作為品牌發展的一面旗幟。

消費者維權意識的增強,也在促進中國品牌的誠信建設。“消費者在消費前習慣在網絡搜索品牌的相關信息,如遇品牌存在不誠信經營的行為,多數情況下不會購買,這在一定程度上打壓了失信品牌的生存空間。”李先國説。

以誠信擦亮中國品牌 誠招天下客譽從信中來

廣發基金工作人員解答居民關於基金投資的諮詢。受訪者供圖

誠信經營不僅體現在實體產業上,在金融服務領域也得到了長足進步。以“受人之託、代客理財”的基金業為例,履行信義義務、堅守契約精神成為了發展之基、立業之本,市場法治建設和誠信理念為基金業發展打造了生態環境。截至2021年末,我國公募基金行業總規模已突破25萬億元。作為基金行業的一員,廣發基金成立以來總規模超萬億元,累計服務的公募基金持有人1.2億户,為持有人盈利超2381億元。

形成發展的良性閉環 讓誠信為中國品牌賦能

海信大廈一樓,一座象徵着海信契約精神和誠信文化的雕刻鑲嵌在大廳一側,雕刻的名字為“信印”。這是一個巨大的指印,象徵着契約,契約意味着認同。

以誠信擦亮中國品牌 誠招天下客譽從信中來

位於海信大廈一樓的“信印”標誌。受訪者供圖

“每年的集團經營管理工作會上,《年度誠信經營工作報告》都是重頭報告。海信能有今天,與堅守誠信密不可分,是誠信在為海信保駕護航。”海信集團總裁賈少謙説。

企業的健康發展跟誠信理念密切相關,但現實生活中仍存在失信現象。“歸根結底還是一些人覺得有空子可鑽,把弄虛作假作為謀取利益的手段。”李先國表示,從長遠來看,不講誠信無疑是一種短視行為,為了蠅頭小利而損害品牌形象,造成的損失難以挽回,甚至可能付出退出市場的代價。

商務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長韓家平表示,對於很多品牌來説,失信行為的主要是失信成本低。此外還有失信處罰力度不強,震懾力度不足等原因。

在李先國看來,品牌在誠信建設過程中,挑戰主要來自於不誠信的品牌擾亂市場的行為。要紮紮實實做好主業,盲目追求快速擴張這條路往往走不遠。要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依,加強執法力度,不斷打壓失信行為,引導品牌誠信建設。

加強監管賞罰分明 共同推進中國品牌誠信建設

目前,不少中國品牌都對員工、供應商、服務商等進行誠信調查評價。誠信經營已是不可觸碰的紅線,凡是違反誠信原則的行為,都將受到的懲罰。

“品牌正在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制定嚴格的誠信建設規章制度,以提高信譽度。要形成獨特的、能影響員工工作行為規範的品牌文化,並將其落實到具體行為中,制定嚴格的賞罰制度,表彰誠信行為,處罰失信行為。”李先國説。

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要久久為功,《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更好融入誠信體系建設,助力實現精準監督、全程監管。

“相關部門要積極引導企業誠信經營,用政務誠信帶動企業誠信,要做好‘裁判員’角色,維持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為中國品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李先國説。

“要發揮媒體輿論監督的作用,宣傳、推薦講信譽、講誠信的中國品牌,倡導誠信經營理念。”有業界人士表示,消費者的反饋對建設中國誠信品牌也具有推動意義,能夠推動品牌形成講誠信、謀發展的生態環境。(實習生李皓對本文亦有貢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65 字。

轉載請註明: 以誠信擦亮中國品牌 誠招天下客譽從信中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