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晚,美國第二季度GDP摺合年率環比萎縮0.9%,為連續第二個季度萎縮,預估增長0.4%,第一季度下降1.6%。當經濟出現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也就進入了俗稱的衰退。
美國二季度GDP數據公佈後,美國三大股指期貨直線下挫,納指期貨跌近1%,標普500指數跌0.5%,道指期貨跌0.35%。
而就在昨天,當地時間27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佈加息75個基點,達到2.25%至2.5%的範圍。這是美聯儲今年以來第四次加息,也是連續第二次加息75個基點。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隨後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美國經濟並未因為美聯儲的進一步提息而陷入衰退。
“我認為美國目前並未陷入衰退,原因是有太多的經濟領域表現過於出色。”鮑威爾説,美國擁有一個非常強勁的就業市場;今年上半年有270萬人受僱,在這種情況下,説經濟將陷入衰退是“沒有意義的”。
事實上,隨着美聯儲屢次加息,美國經濟增長已開始放緩,房地產市場疲軟、科技公司減少招聘,申領失業救濟人數也在小幅上升。
但通脹率仍然持續處於四十年高點,越來越多的分析師表示,要想明顯緩解物價壓力,恐怕經濟會出現衰退,失業率也會顯著上升。彭博本月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未來12個月經濟下滑的概率為47.5%,高於6月的30%。
歷史上的8輪加息週期,但凡是“經濟過熱/加息週期+資源國戰爭/油價上漲”的組合,都指向利率曲線倒掛和經濟衰退,這裏也包括了沃爾克抗通脹的80年代初期。
通脹越高,意味着需要更激進的加息縮表操作來壓制通脹,那麼經濟下行壓力也會加大。目前來看,持續緊縮進而引起經濟“硬着陸”的風險目前仍未解除,鮑威爾的“沃爾克時刻”對全球經濟以及資產價格的衝擊風險仍未解除。
那麼,當前美債利率還有多大的上行空間?對A股會有怎樣的影響?
天風證券認為,首先,通脹風險未解,美債利率仍有上行壓力。美債利率的核心影響因素是:經濟增長(影響資本回報率)、通脹預期(影響資金成本)、貨幣政策(影響宏觀流動性)。
2022年以來,美債利率並未跟隨PMI數據或ECRI領先指標走低,原因在於原油價格和通脹預期加速上行,且美聯儲也開啓了新一輪緊縮週期,後兩者都超預期推升着美債利率上行。
其次,A股較難直接走獨立行情,海外流動性(美債利率)對估值的衝擊、外需對出口製造業的衝擊仍是強制約因素。
2022年4月之後的走勢,在節奏上或可參考2018年10月之後的走勢,政策觸底,基本面緩慢復甦但彈性不大,指數整體震盪,結構性行情。
2018年,中國基本面先於美國大幅走弱,而美國仍處在加息縮表週期中,美債利率在年初大幅走高,A股在雙重壓力下迎來了一年的熊市。
2021年,國內刺激政策開始退出、基本面也邊際回落,而美債利率隨美國經濟的強勁復甦大幅走強,這一年A股整體是殺估值的,但外需強、新興產業政策友好,結構行情也特別突出。
2022一季度,同樣是中美經濟週期繼續錯位,中美利差倒掛,A股同時承受基本面回落壓力與美債利率上行壓力。
當前階段,中美錯位的經濟週期仍在進行繼續,但方向可能是反過來的,中上美下。這一階段可類比19Q1-Q3。彼時,中國經濟開始新一輪擴張,而美國的縮表持續到了9月FOMC會議才給出結束信號,美債利率在2019年Q1-Q3跟隨基本面下行,四季度才開始反彈。
而在這一階段,美債利率對A股有影響,但並非決定性因素(當時A股基本面走穩,指數整體震盪,板塊方面體現為結構性行情)。可見,若自身基本面足夠強的話,估值和指數走勢很大程度上由自身盈利趨勢決定。
進一步,從基本面來比較(當前階段vs19Q1-Q3):2019Q1-Q3,國內經濟温和復甦,總量一般,信貸脈衝擴張,結構上靠消費和投資(基建、地產)。A股盈利觸底回升,但幅度有限。
2022年4月之後,隨着疫情好轉、政策發力,經濟復甦結構與2019年有相似之處;但考慮到海外超預期的緊縮週期,疊加疫情防控影響,當前國內基本面彈性也不會太大。
對於高景氣板塊而言,短期估值波動易受海外流動性影響,但中長期趨勢取決於自身產業週期。預計隨着美債利率再次走高,賽道板塊的波動也將加大。
本文源自同花順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