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嶺藥業首季營收增五成 相關概念股已“退燒”

新冠疫情之下,不少中藥產品銷量大漲,其背後上市公司的業績也迎來豐收季。

4月28日,以嶺藥業發佈2020年一季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收23.3億,同比增長50.6%;歸母淨利潤4.4億,同比增長51.9%,業績快速增長得益於連花清瘟產品的收入激增。

以嶺藥業首季營收增五成 相關概念股已“退燒”

在業績大增的同時,以嶺藥業股價年初至今累計上漲129.93%。4月16日,受到“連花清瘟新增新冠肺炎適應症”消息提振,以嶺藥業股價連續四個交易日漲停,報收37.9元/股,市值也達到456億元。此後,隨着遊資離場,市場熱度開始下降。 4月29日,以嶺藥業收報於28.58元/股。

事實上,由於濫用、不良反應等原因,包括血必淨在內的中藥注射液此前一直飽受爭議。

譚亞娣表示,“近年來,國內對於中藥注射劑是收緊的,有的產品遭遇了取締,尚在市場的產品前景也不明朗。但隨着血必淨注射液在新冠治療中的使用以及臨牀表現,未來可能會圍繞臨牀價值來評估中藥注射劑這類產品。”

目前,新冠肺炎在全球多個國家蔓延,“三藥”新增新冠肺炎適應症獲批,也為中醫藥走向世界提供推力。

但在劉桂春看來,中醫藥要想真正被國際認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坦言,中藥在國外仍難普遍使用,一方面與各國民眾對中藥的認知程度低,以及各國對中藥的政策審批機制有關。另一方面,中藥作為一個整體,在國外還沒獲得廣泛的認同,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時代財經瞭解到,海外抗疫中的“中藥熱”大多侷限於華人羣體和中資機構,國內捐贈的中藥多用於華人社區作為預防性用藥,想進入醫院並不容易。一些歐美國家甚至不允許進口中藥,中藥湯劑也無法在醫院內使用。

以嶺製藥相關負責人楊叁平日前也對時代財經表示,“雖然連花清瘟產品在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訂單較之前有明顯增加,但從整體看尚未形成規模銷售”。

譚亞娣指出,中藥通常為多種成分的混合物,其成分並非如化藥般完全清楚,因此很難在現代化藥和生藥監管框架下控制其成分和質量的均一性,從而導致各國的傳統草藥很難互相認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10 字。

轉載請註明: 以嶺藥業首季營收增五成 相關概念股已“退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