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的網易雲音樂與"一哥"騰訊音樂的差距在哪?

“聽見好時光”的網易雲音樂上市計劃終於敲定了!

5月26日晚,網易發佈公告稱,網易雲音樂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書,美銀證券、中金公司及瑞信為其聯席保薦人,但暫未披露IPO募資規模、定價等信息。不過有傳聞稱,最高發行價約計在330港幣左右。

如果網易雲音樂上市成功,將成為國內唯二上市的的在線音樂平台。作為網易的王牌、丁磊的情懷;阿里、百度音樂圈最後的逐夢之旅,網易雲音樂想要趕超“一哥”騰訊音樂,其間差距在哪?

01

盈利的硬傷

憑藉個性化推薦、情懷標籤、社區社交氛圍、豐富的內容生態等優勢突圍的網易雲音樂已經成為與騰訊音樂分庭抗禮的國內音樂市場巨頭。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底,網易雲音樂日活用户日均聽歌時長達76分鐘,生於1990年及之後的用户佔比89%,主動進行UGC創作的用户佔比達25%,網易雲音樂用户創作的歌單總數超20億,月活用户中來自一、二線城市用户佔比超過60%。

數據雖然很好看,但在經營的核心數據方面與騰訊音樂相距甚遠。

營收方面,招股書顯示,網易雲音樂營收實現快速增長,2018年總營收為11.48億元,2019年營收增長101.9%,達到23.18億元,到了2020年,營收進一步拉昇111.2%,數額增至48.95億元,實現連續兩年營收翻倍增長。

但值得注意的是,網易雲音樂虧損的局面卻未有改觀。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虧損分別為,20.04億元、20.13億元、29.49億元,。經調整後的虧損額分別為18.14億元、15.8億元、15.68億元。虧損主要來自獲客營銷成本、版權費用、研發等支出。

與之相對比的則是上市前就已經盈利的騰訊音樂。2016年,騰訊音樂已經實現了6億元的淨利潤,2018年-2020年騰訊音樂淨利潤分別為18.3億元、39.8億元、41.6億元,這一數據遠超網易雲音樂。

營收層面則差距更大,2018年-2020年營收分別為189.9億元、254.3億元、291.5億元。雖然增速不及網易雲音樂,最低6倍的差距,足夠騰訊音樂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保證“一哥”地位。

此外,用户數據層面的差距進一步拉開兩者之間的距離。

網易雲音樂招股書顯示,網易雲音樂近三年在線音樂服務月活用户數量分別為1.05億、1.47億和1.81億。月付費用户數分別為420萬、860萬、1600萬人,分別同比增長105%、85%。而騰訊音樂最新2021Q1財報顯示,在線音樂業務月活6.15億,付費用户則突破6000萬,為6090萬。

而網易雲音樂招股書中提及的全網第一的8.8%付費率,也被騰訊音樂最新2021Q1季度打破。數據顯示,騰訊音樂2021Q1季度在線音樂付費率達到了9.9%。

在月度ARPPU(單個付費用户每月收)方面,騰訊音樂也以9.3元完爆網易雲的8.4元。

02

掣肘於版權

除了虧損外,版權則是令網易雲音樂另一個頭疼的事。

作為內容產品的核心,版權問題是長期掣肘網易雲音樂快速發展,同時為網易雲音樂帶來了更多的成本支出。

招股書顯示,與版權內容相關的內容服務成本一直高企,2018年至2020年分別為19.70億元、28.53億元、47.87億元,佔平台收入比例分別為172%、123%及98%。

至今仍蠶食了網易雲幾乎所有收入。

而騰訊音樂卻提前在版權層面進行佈局。2017年7月,騰訊集團和中國音樂集團共同宣佈,對旗下數字音樂業務QQ音樂、酷狗、酷我進行合併。合併之後的新音樂集團(TME)在當年就集齊了環球、索尼、華納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

此後,網易雲音樂多次因侵犯產權被騰訊音樂告上法庭,天眼查顯示,網易雲音樂法律訴訟為245條,案件總金額達270萬元,其中,網易雲音樂作為被告的案件佔比超過90%,涉案案由為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的案件最多。

儘管在版權監管下,音樂平台實現了99%的版權互授,但所謂共享版權模式仍需要持續、大額的投入資金。為了保持客户的忠誠度,網易雲音樂還面臨着追加成本以便於獲得更多版權內容。

表面上來看,網易雲過去三年的毛虧率在不斷下降。但在平台不斷高投入內容服務成本的過程中,還將產生更多不確定的因素。

網易雲音樂沒有退路。

尤其是核心版權仍然掌握在騰訊音樂手中,購買版權則資敵,不買版權則丟失用户。最終在小眾和理想化中為商業化洪流所湮滅。網易雲只能寄望自己不斷投入內容服務成本之後,能吸引轉化更多付費用户。

可惜的是,現在的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已經進入了存量競爭階段(可以看騰訊音樂在線音樂服務的MAU近三年整體上在倒退)。它發展的前路,其實已經越來越窄。未來持續投入內容服務成本的資金黑洞,網易雲未必能有如期回報。

但除了這樣,還有什麼辦法呢?

03

社區的想象力

不過,網易雲音樂也有其獨特優勢,那就是能給你帶來“詩與遠方”氛圍的社區。

招股書顯示,社交娛樂業務營收增速強勁,2018年營收1.21億元,營收佔比僅10.6%;2019年則增長到5.41億元,營收佔比進一步擴大到23.4%;2020年營收22.73億元,營收佔比更是增長至46.4%。

更值得注意的是,其社交娛樂的月均ARPPU值(單個用户每月付費)高的嚇人,達到了573.8元。而在騰訊音樂2021Q1財報中,社交娛樂服務的ARPPU同比增長了35.7%的情況下也不過149.7元。

雖然騰訊音樂以後來者的身份加入,攪渾了池水,但除了用户基數的優勢外,在單位付費用户收入和付費率方面較網易雲音樂差距較遠。所剩的問題就是上市後,網易雲音樂未來能讓多少在線音樂用户,也轉換為社交娛樂的付費用户。

除了獨一無二的社區氛圍,獨立音樂人的資源積累是網易雲音樂另一塊顯眼的長板。據招股書的數據,網易雲音樂目前擁有23萬獨立音樂人,和他們創作的100萬首原創曲目。此外,原創音樂人作品在平台的播放比率也高達45%。可以説,網易雲音樂已經成為一個“獨立音樂人孵化器”。

在網易雲音樂的平台上,曾經誕生了如隔壁老樊、房東的貓、顏人中等一批知名的原創音樂人。也正是依託着這些音樂人資源,網易雲音樂部分彌補了版權缺失的弱勢,吸引了一批喜愛獨立音樂的用户,還在此基礎上嘗試了線上音樂LIVE業務。

在獨立音樂人上的資源積累,和付費演出模式的率先嚐試,有可能會為網易雲音樂打開另一道營收的大門。不過,騰訊音樂近幾年也在抓緊彌補獨立音樂人的短板,甚至已經和環球、索尼等幾大音樂公司開啓了共建音樂廠牌的計劃。

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一個是背靠資源庫和併購崛起的行業“巨無霸”,一個是依靠社區氛圍凝聚用户產出UGC內容的“年輕人聚集地”,兩者各具優勢,角逐短時間內難分勝負。

但需要警惕的是,來自場外的威脅。

騰訊音樂2021Q1季度財報顯示,騰訊音樂移動端在線音樂MAU和社交娛樂MAU分別為6.15億和2.24億,較去年同期分別下滑6.4%和14.2%。此外,社交娛樂付費用户也同比下降,2021Q1為1130萬較2020Q1的1290萬下降12.4%。

對此,騰訊音樂在財報中將其主要原因歸於泛娛樂平台服務的休閒用户的流失。而所謂的泛娛樂平台,主要是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76 字。

轉載請註明: IPO的網易雲音樂與"一哥"騰訊音樂的差距在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