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摔架飛機還發財了?

原創

怎麼,摔架飛機還發財了?

今年8月7日,印度快運一架自迪拜返回喀拉拉邦的撤僑航班在風雨中衝出跑道失事,造成20人死亡,飛機完全報廢。據央視新聞客户端本週一報道,這起事故的賠償結果已公佈,保險公司需向印度快運賠償5100萬美元。其中5000萬美元為飛行器賠償,100萬美元是事故涉及的人力支出。

怎麼,摔架飛機還發財了?

圖:印度快運VT-AXH“印度門”號 Jetphotos圖片

攝:Julian Mittnacht

印度快運此次失事的是一架737-800飛機,這是波音最暢銷的機型。雖然波音公司給出的目錄價格(List Price)高達每架1億美元,但業內人士向拉總透露説大批量採購時737-800可以低至5500萬美元左右。

5500萬美元是全新飛機的價格,印度快運出事的這架飛機(編號VT-AXH)機齡為13.7年,若按5500萬美元進行折舊,該機當前殘值估計不足3000萬美元。若印度快運財務部也喜歡“做帳”的話,對於捉襟見肘的它來説,空難帶來的2000萬美元簡直是一筆“橫財”!

怎麼,摔架飛機還發財了?

圖:摔成了這副模樣 網絡新聞圖片

與汽車一樣,保險費是每架飛機重要的日常開支,每年少則幾萬美元,多則幾十萬美元。對航空公司來説,飛機是最重要的資產,金額大,風險高,誰也不敢在保險費上省錢。因此敢於承保航空器安全險的公司,只要當年沒出事故,基本上都是“狂賺”。但一旦遇上事,那就只能打落牙掉肚裏——有苦自己咽。

保險是一種賭事故概率的資金遊戲。對小型公司來説,花錢買平安,可以避免無法承受的滅頂之災;但對於大公司來説,如果保費總額大大超過飛機價值,又對安全生產有把握,甚至可以自己成立保險公司。但買的少風險大,買的多太花錢——總不能把利潤全都拿去買保險吧?

所以各公司都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層次的機身安全險。

怎麼,摔架飛機還發財了?

圖:每架飛機都有保險 攝影:拉上窗簾

除機身險之外,飛機保險還有乘客險、貨物險、劫持險和戰爭險等多種產品,甚至像汽車一樣也有“三者險”,用以賠償空難導致的地面傷亡和財產損失。我國規定民航運輸企業必須購買機身險、乘客險和三者險;也就是説,即使乘客不購買“航空意外險”,遇上空難航空公司也要賠償。只不過這個賠償金額較少,拉總沒記錯的話,國內應該是7萬元人民幣左右——這應該是很久以前的定價,不知道現在有關部門有沒有更新過它。

印度航空業賠償較高。同樣是印度快運航空,2010年門格洛爾空難中向每位乘客賠償了16.8萬美元——所以也可能是有“多賠”的意識,印度快運才會自覺地投保較高金額的保險。畢竟對遇難者來説,多賠一些是尊重。

怎麼,摔架飛機還發財了?

圖:印度航空業不容易 攝影:拉上窗簾

飛機保險的賠付非常麻煩,特別是國際航班。但基本上航空器歸航空器,乘客歸乘客,理賠方式各不相同。目前並不清楚在印度,航空公司是如何為乘客購買“乘客險”的。但即使不像我國有強制的“乘客險”,印度快運此次機身險的獲賠已足夠支付傷亡者的賠償。2000萬美元的巨大差額,就算拿出500萬美元賠付遇難者和傷員,印度快運也還有1500萬美元的“贏利”——當然聲譽的損失,是無形的。

你可以説在資本主義國家,出了事反而賺錢;也可以説幸虧領導未雨綢繆,才不至於在事故之後“國有資產流失”——總之,事情它就是這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07 字。

轉載請註明: 怎麼,摔架飛機還發財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