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貿為何能打贏翻身仗

1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2020年,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32.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1.9%。其中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加27.4%。

我國是貿易大國,也是利用外資的大國。外貿、外資是經濟發展重要動力之一,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既是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的內在要求,也是落實“六穩”工作、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題中之義。2020年,面對疫情衝擊,黨中央、國務院密切跟蹤研判外貿形勢,及時出台推動貿易便利化、完善出口退税機制、擴大出口信保規模、推動出口轉內銷的政策措施,推動外貿克服疫情的不利影響,實現全年“促穩提質”目標。

來之不易的外貿成績單,有力展示了我國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從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到開展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出口監管試點、推動建設海南自貿港,從鼓勵中西部、東北等地開展市場採購貿易試點,到加大自貿試驗區海關監管制度創新和複製推廣力度,一攬子穩外貿政策落地生效,穩住了企業信心和市場預期。中國外貿逆勢而上,實現規模和市場份額雙雙提升、同創新高,為國民經濟穩中向好提供了強勁支撐,成為穩增長、保居民就業、保市場主體、促消費的重要力量。

當前,我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隨着數字技術的深入發展,包括跨境電商、市場採購貿易、外貿綜合服務等在內的外貿新業態日益活躍,進出口所佔比重呈現明顯上升態勢。2020年,我國加快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成效顯著——全年跨境電商進出口1.69萬億元,增長31.1%,市場採購出口增長25.2%;高水平開放平台帶動作用明顯,全年綜合保税區進出口增長17.4%,自由貿易試驗區進出口增長10.7%,海南自由貿易港免税品進口增長80.5%。

當今世界,供應鏈深度融合,產業鏈環環相扣,一個環節受阻,上下游企業都可能會受影響。作為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中國穩外貿、穩外資的舉措,不僅有利於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也有利於世界經濟的繁榮穩定。中國作為全球消費市場、供應方和資本提供方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外部世界對我國的依存度上升。中國外貿穩定增長不僅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強有力支撐,惠及中國經濟和中國人民,也帶動所有貿易伙伴共同發展,惠及全球經濟和世界各國人民。

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對外貿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我國外貿正處在提質增效的關鍵期,推動外貿平穩增長,後勁十足、前景廣闊。從長遠和總體看,疫情對供應鏈、產業鏈的影響是階段性的、短期的,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的重要地位不會受疫情影響而改變。中國外貿打贏翻身仗,表明中國仍是全球投資的熱土,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持續穩定國際市場份額。(羅振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48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外貿為何能打贏翻身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