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深思!普惠金融發展四問
在21日上午舉辦的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實體經濟與金融服務”的平行論壇上,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以及諸多行業專家闡述了普惠金融的成果、進展和難點。
得益於政策和金融科技的發展,近幾年來,普惠金融事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銀保監會21日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今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8.5萬億元,同比增長25.2%。1-8月,企業貸款利率4.63%,同比下降了0.13個百分點,8月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96%,較年初下降了0.12個百分點。
普惠金融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不僅要解決低收入人羣、小微企業等直接融資問題,也要從信貸服務拓展到家庭、企業等對普惠金融有需要人羣的投資、保險等服務中去。
如何發現和滿足真實金融需求
在金融需求上,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説,當前老百姓對大病保險、長期護理險以及巨災險、農業險需求很大,滿足這方面的需求既有利於快速恢復生產生活減少損失,也有利於防止因病致貧、因災返貧,同時使需要照護的老年人能夠通過商業渠道得到較好的護理。“這些都是普惠金融真實的金融需求,需要我們的金融機構去發現、去滿足。”
如何提供可以熨平經營週期和收入波動的金融服務
此外,就普惠金融信貸本身,肖遠企也提出了金融機構要解決的問題。肖遠企説,實際上,小微企業主、靈活就業者以及廣大農村居民受經濟環境和勞動力市場變化等因素的影響,經營週期變化與收入波動都比較大。“比如説,外出務工人員每個月的收入都可能相差很大,工作滿負荷收入較高,有時一個月甚至幾個月都找不到工作,”肖遠企説,“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就沒有或者很少有收入。在收入高時,對信貸的需求不大,但在收入低的時候,由於存在剛性支出或者緊急財務支出,需求就比較高。”
肖遠企説,金融機構必須善於在評估風險基礎上提供在期限、使用條件和還款安排等方面更具彈性,更有穩定預期的金融產品,滿足不同情形下的金融需求,防止客户因經營週期發生變化和收入波動而停止生產、影響生活。
未來是否能執行市場化風險定價
此外,從普惠金融長期發展來看,黃益平提出,未來是否能執行利率市場化風險定價。“ 簡單來説,金融機構可以給所有的機構、企業貸款,但是在資金成本的差異,要和風險水平相匹配。”
黃益平説,普惠金融應該是在市場化基礎上的可持續的商業金融服務,是否堅持合理的市場化的風險定價變得非常重要,並且這與持續降低融資成本不矛盾。
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拓展普惠金融服務?
在拓展普惠金融服務上,中外人士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在提高直接融資方面,英國中小企業成長基金執行董事長與創始人Stephen Welton建議中國可以成立類似於中小企業成長基金一類的公司,專門為小微企業、獨立經營者提供股權融資,提高普惠金融的融資效率。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則在演講中指出,普惠金融服務未來的突破點可以放在利用金融科技來為有需求的低收入人士、小微企業進行合理、可靠的投資服務。(何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