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美國一步,歐洲天然氣驚現“負價”,但無益於解決其當前窘境
10月24日,在美國得克薩斯州二疊紀地區,Waha天然氣價格收跌至0.41美元/百萬英熱單位,頗有走向“負氣價”的趨勢。而次日不久,該地區的天然氣價格就一度走跌至-2美元/每百萬英熱單位左右,為2年多以來首次。
而事實上,在得州天然氣走跌至0美元下方之前,歐洲部分天然氣現貨價格已經“先行一步”了。市場顯示,在24日當天,歐洲荷蘭TTFNext Hour Gas Spot Price就一度滑落至-15.78歐元/兆瓦時,為有歷史紀錄以來的低點。
不過,該天然氣期貨價格並不是歐洲基準價格,主要是高頻天然氣交易者的風險管理工具。但總體來看,該現貨價格與歐洲天然氣基準價格的巨大差距,足見當時交易情況的極端“瘋狂”,也反映出目前歐洲所面臨的天然氣“窘境”。
數據顯示,截至10月24日,歐盟地區的天然氣庫存儲量已達至93.61%,而最大經濟體德國更是高達97.5%。顯然,在冬季來臨之前,歐洲或有望完成庫存填充目標。但這意味着,當前歐洲天然氣儲罐已近極限。
但早些時候,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冬季能源緊缺,歐洲國家就多地採購液化天然氣(LNG)。數據顯示,本月歐洲或仍繼續迎來82艘LNG油輪,比9月份增加近兩成之多。但目前,因為“再氣化”問題,已經有35艘LNG油輪在歐洲港口“停滯”。
這意味着,在天然氣接受能力不足的情況,歐洲港口或將出現LNG過剩的情況,而這種情況未來或會更加“嚴峻”。原因是部分供應商仍舊預期,歐洲天然氣價格存在上漲空間,故而他們願意將貨物源源不斷地送往歐洲地區。
但分析人士認為,由於“暖冬”可能性的存在,歐洲國家原有庫存量的消耗速度可能不如預期。而如果歐洲港口LNG油輪還在不斷積壓,歐洲“負氣價”或有可能“捲土重來”,並且出現更加極端的情況。
文|鄭鴻傑 題|黃梓昕 審|曾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