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基金擇時很難?那就不擇時好了
基金市場陰晴不定,每一個投資者都有自己的看法。
當代年輕人買基金,對於擇時卻有一套相同的操作。那就是基金行情好的時候就追進去,跟風追熱點;等到行情不好的時候,就急着賣出去。
説白了,看似有錢賺就買,看似要虧錢就賣。這種行為只有一個賺錢的可能,就是當上漲行情足夠長的時候。而當上漲行情較短的時候,這類投資者馬上就會經歷過山車。還有的很多投資者在過程中本來是賺錢的,但是太貪心,賣錯了時機,也就相當於坐了一次時間較長的過山車罷了。
擇時有多難?
大家會發現恰當的擇時非常艱難,這就像中西餐的差異一樣。西餐講究標準化,只要掌握了這套方法,做出來的味道不會差太多。但是中餐不同,大廚只會告訴你什麼都是適量。如何能掌握恰當,需要反覆練習,才能掌握經驗,方有大成。
當然許多投資者認為買基金擇時不過就是高拋低吸,以為自己能夠辦到。實際結果卻是經常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這樣一來只會在不斷交易中損失高額的交易成本,從而導致虧損。
因此擇時不應該是預測短期的上漲或者下跌,就像許多投資者會經常説:“明天基金一定會漲”。那明天上漲的依據是什麼呢?又説不出什麼所以然。
如果光靠某一則市場消息,那麼就太晚了。市場反應總會早於消息,當你靠消息去擇時的時候,很容易當接盤俠。
真正科學有效的擇時,應該是有大量的依據作為結論,以此作為長期投資的信念。
如果覺得買基金擇時很難?那就不擇時好了。
(一)
投資者都很清楚,基金就是把錢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去管理。他們會從市場中找到合適的投資機會,制定更優的投資策略。對於投資者而言,把擇時的判斷交給基金經理,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你相信自己的基金經理,就要相信他在震盪的市場中能夠有效地調倉換股,即使行情有所波動,但基金淨值卻可能不斷上漲。
(二)
站在投資者的方向,對操作基金也可以不需要擇時。採用定投的策略,即使一買進去就出現下跌,也不必驚慌。可以撿到更加便宜的基金份額,在行情還沒有回到最初的買點時,便有可能扭虧為盈。
這兩種方式都不需要大量的操作,更需要大量的耐心。
不過也有這麼一種情況,就是同一只基金因為擇時不同,有的投資者賺得多,有的投資者賺得少。還有的盈利,有的卻虧損。
多數投資者喜歡在行情好的時候追進去,這個時候容易追高,短期可能獲得明顯的收益,但長期來看虧損的可能更高。
當市場處於相對底部的時候,雖然投資氛圍比較悲觀,買進去也可能長時間虧損或者沒有明顯的收益回報,但長期來看能夠獲得更高的收益,面臨更小的風險。
歸根到底,有時候並不是大家擇時做得不好,而是無法滿足自己的慾望。盈利了也不贖回基金,最後虧損了,就認為是擇時不恰當,實則是沒有戰勝自己人性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