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已經實現1500萬輛整車銷量的東風日產來説,搭建青年學子與社會溝通的橋樑,既是企業初心與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同時也為汽車業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帶來了更多青春活力和創新動力。
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行業所需的創新型人才。作為武漢理工大學東風日產電動方程式賽車隊的隊長,剛上大四的宋青峯(左1)在2022年賽事中得到了超過預期的成長。
回顧剛剛過去的2022年,汽車業既是穩增長、穩就業的主陣地,也是擴大內需、提振市場信心的強大引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2462.8萬輛和2430.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1%和3.3%。
另有數據顯示,2023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人數增加,競爭更激烈,大學生就業選擇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
汽車業吸引了大量的青年投身崗位,而新的就業形勢也期待更多車企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作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汽車業不僅被公認為最能體現國家制造業的實力,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成為眾多青年大學生追逐人生理想、實現人生價值的大舞台。
在青年人才培養領域,剛剛實現1500萬輛整車銷量的東風日產頗具代表性。其常年來堅持走進校園,搭建青年學子與社會溝通的橋樑,致力於培養國際化的青年人才。這不但是企業初心與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同時也為汽車業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帶來了更多青春活力和創新動力。
與大學生一起上好實踐這一課
從2015年啓動的大型IP活動——“尋找未知的自己”,到2022年專為高校青年打造的IP計劃——“創造NI的熱愛”,東風日產始終堅持為全國青年學子提供發聲、展示和實現夢想的舞台,以實際行動支持青年圓夢。
事實上,青年人的價值觀和理想,最能折射出時代的課題。
在2022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上,從傳統燃油車到電動方程式賽車,再到無人駕駛方程式賽車,一輛輛賽車在各個參賽隊伍的手中從圖紙變為現實。
作為武漢理工大學東風日產電動方程式賽車隊的隊長,剛上大四的宋青峯在這場賽事中得到了超過預期的成長。
“儘管已在專業課上學到了一些基礎知識,但在親自動手後還是會發現,從理想到實踐有很長的路要走。”在負責賽車電控設計的過程中,宋青峯從頭學習了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甚至計算機原理等內容。期間,為了從成千上萬種電壓比較器中選出最合適的一款,他跟着視頻教程一點點學習,啃下了一本長達20多頁的純英文數據手冊。
“哪怕是一個看上去不太起眼的制動系統可靠性檢測裝置,我們也反覆做了4次。到第四版的時候,我真正熟悉了其中的原理,隨手就能畫出一個。”他回憶説,經過動手實踐,之前覺得有些天方夜譚的事情,自己已能完全掌握。
宋青峯向記者感慨説,通過在比賽上的磨練,以及與其他參賽隊同學的交流,讓他深刻明白了一個道理:在從“小白”到“大神”的過程中,不管什麼事情都要腳踏實地去做,任何試圖跳過基礎階段的嘗試都是徒勞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與宋青峯有着類似經歷和體會的大學生還有很多。自從2010年第一輛賽車發動引擎以來,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持續發掘、培養和儲備了一批又一批青年人才。他們在畢業後走上了相應的工作崗位,成為中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過程中最大的動力來源。
在此過程中,除了發揮智慧、揮灑汗水的參賽大學生,傾心指導學生的指導老師、賽事裁判和組委會,以及給予大學生大力支持的汽車企業,就像一位位特殊的隊友,扮演了不容忽視的角色。
在2022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期間,東風日產聯合鳳凰網,與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創意產業專項基金合作,助力華南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湖南大學、天津大學5大高校車隊出征賽事,拿出日產汽車75年電驅化技術積澱與獨有的賽道基因賦能大學生,用實際行動支持年輕人對賽車的熱情。這也摁下了東風日產新一屆的校園活動“創造NI的熱愛”青年敢創計劃的啓動鍵。
東風日產相關負責人介紹説,“創造NI的熱愛”青年敢創計劃將用5年時間,通過支持高校車隊、與青年共創、搭建產學研一體的平台等方式,向青年學子提供資金、技術和平台資源支持,助力學子們追逐人生理想,點亮他們的逐夢之路。
“擁抱青年、擁抱時代,成為青春合夥人,已成為東風日產邁向更遠的時代機遇與責任。”上述負責人表示,隨着以電動化、智能化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興起,東風日產一邊在保持傳統競爭力的同時,持續強化新能源賽道的領導力;另一邊堅持連續多年走進高校,踐行支持青年學生汽車夢想的企業社會責任,並聯合權威組織、社會專業機構和優秀青年代表,共同為青年大學生提供實現自我、實現夢想的機遇。
正如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所説,汽車產業是各種要素的重要載體,而充分發揮人才的優勢和能動性,是推動產業可持續創新發展的關鍵。從新能源、AI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高新技術的發展規律,到“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的科學論斷,無不可見人才資源的重要性。
付於武向記者強調説,做大做強汽車產業需要廣泛培養高質量的人才。首先,企業要為這些人才的成長提供良好的土壤和環境,對於全產業而言,這也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
用看得着的“共情”引起青年“共鳴”
可喜的是,得益於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度重視,汽車產業已經成為人才發展的樂土之一。《2022全國青年人才就業趨勢洞察》顯示,新能源汽車產業對人才的吸引力顯著增強,所提供的崗位機遇也大幅增多。
據介紹,2022年,在東風日產發起的“創造NI的熱愛——青年敢創大賽”中,不僅有企業高層及知名專業評審團對參賽學生進行指導,東風日產還為優勝者提供了夢想基金或入職offer,為青年大學生提供在汽車領域實現人生夢想的機會。
“大賽通過暢想未來‘人車新生活’,號召青年探索未來汽車新形態,拍攝青春視頻傳遞青年態度,為全國青年學子提供發聲和展示的機會,讓人們看到中國青年的實力與夢想。”大賽組委會負責人介紹説,本次賽事共吸引了全國近70所高校超過2000名學生參與創作,共徵集到648件優秀創意作品。
“因為對汽車的熱愛,同學們在腦海裏一遍遍想象未來的汽車設計和全新的人車生活方式,並在不斷精進後,落到筆尖,為汽車行業今後的發展提供了價值非凡的青年創意。”上述負責人認為,隨着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賽道的快速升温,汽車企業比以往更容易得到青年人才的青睞。而作為聚焦青年、專為青年服務的賽事,“創造NI的熱愛——青年敢創大賽”為青年大學生的求學就業、創新創造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支持。
一位組委會評委點評説,在優秀作品中可以看到這一代青年的敢想敢做,“他們不僅有熱愛,更有想法、有堅持”。
“因為對生活的熱愛,他們勇於嘗試,從不為自己設限。”她表示,類似的賽事能夠鼓勵更多有夢想的年輕人。
事實上,這並非是東風日產第一次與青年大學生擦出火花。
“長期以來,東風日產與青春同頻,以實際行動支持青年夢想,致力於成為青年前行的同行者、青年追逐夢想的見證人。”東風日產相關負責人表示,東風日產連續多年堅持走進校園,推出了“尋找未知的自己”等系列IP活動,踐行了支持青年學生實現汽車夢想的企業社會責任。
有分析認為,這不僅為東風日產品牌年輕化持續注入了動力,也為中國未來汽車產業高素質人才的培養與挖掘作出了貢獻。
青年羣體一直是社會發展的主力軍。面對現實中的各種考驗和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每一位青年都需要思考,如何將個人理想與時代機遇、國家發展相結合;每一家企業也都需要理清思路,如何在把穩方向盤的同時,找到新的增長引擎。
為創新攻堅戰備足“糧草”
在過去三年的疫情防控中,各地汽車企業的組織能力、體系能力都經受了充分的考驗,汽車供應鏈的韌性更是經歷了一場艱難的大考。站在新年伊始的新起點,他們有理由期待復甦的腳步更快一些。
2022年12月11日,隨着一輛ARIYA純電動車緩緩駛下生產線,東風日產1500萬輛整車銷量正式達成,成為國內最快達成這一目標的合資車企。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竺延風在下線儀式上表示,成立19年來,東風日產不僅在銷量增長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同時也在管理創新、文化建設、人才培養、品牌發展等各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
日產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內田誠在視頻致辭中寄語説,基於過去19年的成功經驗,希望進一步聚集所有東風日產員工的力量,繼續在增長和進化方面領跑全行業。
面對“始終走在變革創新的前列”“領跑全行業”等來自社會各界的殷切希望,東風日產深知,“共創價值 共謀福祉”的企業願景就像青年的初心,必須時刻謹記。
事實上,走進校園引導大學生“尋找未知的自己”、支持高校車隊出征中國大學生方程式系列賽事、打造5年高校青年IP計劃——“創造NI的熱愛”……這一系列支持青年夢想、與年輕人一路同行的活動,正是東風日產踐行企業願景和企業社會責任的絕佳縮影。
獨立汽車評論員白德表示,汽車業輻射廣,帶動力強,眼下智能電動車賽道快速升温,有助於擴大大學生就業市場,促進穩就業;而新鮮血液的不斷加入,又將反哺行業,幫助企業提高創新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穩增長。
“春江水暖鴨先知。青年人才的就業選擇,往往最能反映行業景氣程度,也能反映出企業的創富能力和創新能力。”白德分析稱,隨着新能源產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聚焦綠色低碳、數字智能等新興技術領域,而牽手最富活力、最有創新精神的青年大學生,無疑將幫助車企打好這場攻堅戰。
在他看來,通過佈局多品牌、多賽道戰略,東風日產提出了燃油、e-POWER和純電三大技術路線多管齊下的多賽道動力路徑,從而保持傳統競爭力。這意味着,東風日產有能力為新領域的創新攻堅戰備好“糧草”,贏得大學生求職者的青睞,從而持續強化創新能力和行業領導力。
有人説,過去十年,在國家政策大力引導下,中國汽車產業借勢新能源汽車“換道超車”,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僅跑出了“加速度”,還成為帶動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的領導者。
隨着2023年的到來,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為再一次綻放積蓄能量。在汽車產業不斷被注入創新動力的過程中,青年人才始終都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在東風日產和眾多車企的共同努力下,人們將會看到更多有關青春、夢想、創新和成長的新故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許亞傑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