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復甦仍有不確定性

  2021年的全球貿易在重重困難中艱難復甦,在上一年疫情重創下的較低起點上表現出強勁增長勢頭和較強韌性。展望2022年,全球貿易雖顯露出進一步增長的曙光,但仍將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和下行風險。

  貨物貿易復甦更為強勁

  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報告,儘管繼續受疫情影響,但2021年全球貿易增長勢頭強勁並達到歷史新高。預計2021年全球貿易額將達到約28萬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23%,與疫情前即2019年水平相比增長11%。2021年幾乎所有主要經濟體的進出口貨物貿易均高於2019年水平。預計2021年全球貨物貿易將達到22萬億美元的創紀錄水平,服務貿易額將達到約6萬億美元,略低於疫情前水平。

  據世貿組織報告,2021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將增長10.8%,2022年將增長4.7%。貨物貿易創歷史新高的增長反映了2021年貿易擴張的力度,以及疫情在上一年對全球貿易衝擊的深度。

  2021年貨物貿易比服務貿易復甦更為強勁,是所有主要經濟體貿易的共同特點。大多數主要經濟體的服務貿易仍低於或接近2019年的水平。相較而言,中國的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增長保持相對穩定,仍處於較高水平。

  2021年國際貿易的積極趨勢主要得益於需求強勁復甦、各國疫情限制措施減弱、各國推出經濟刺激方案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在疫情危機繼續破壞現有供應關係時,全球貿易在維持各國獲得商品和服務方面繼續發揮關鍵作用。雖然疫情導致國際貿易流動收縮,但全球供應鏈仍能保證基本醫療用品等的跨境流動。

  多重因素抑制貿易增長

  2021年下半年開始,一度強勁的全球經濟復甦放緩,進而使全球貿易增長勢頭相應放緩。

  2021年下半年,一些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長率低於預期,包括歐盟國家在內的許多經濟體繼續受到疫情干擾,加之各國出現商品價格上漲和通貨膨脹壓力等,對國際貿易流動產生不利影響,拖累經濟復甦並影響貿易增長景氣。

  2021年經濟復甦帶來的巨大需求增加了全球供應鏈壓力,而燃料價格上漲又進一步加劇了供應短缺和運輸成本上漲,集裝箱短缺以及運費飆升、海運不暢、港口擁堵和碼頭貨物積壓等現象出現。全球供應鏈受阻和運輸成本高企,對全球貿易持續產生負面影響。

  自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半導體出現短缺。半導體行業一直面臨需求激增和持續供應緊張等不利因素,進而擾亂了許多行業尤其是汽車行業的發展,一些重要行業因此在2021年出現疲軟跡象。

  各國與疫情有關的貿易限制政策措施影響國際貿易流動性。據世貿組織數據,各國在實施與疫情相關的新的貿易限制措施方面總體表現剋制,而且這些措施正在逐步取消,但大量積累且未廢除的限制措施仍在影響着價值約1.5萬億美元的貿易商品,佔世界進口的近9%。各國在疫情暴發後實施的117項出口限制中,有45項仍然存在,涵蓋藥品、其他醫療用品和個人防護設備等,影響疫情應對和疫苗生產分配。

  地緣政治因素和區域貿易協議影響全球貿易模式。一些主要經濟體之間的地緣政治緊張對國際貿易流動繼續產生重要影響。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等區域貿易協定的實施也將影響全球貿易模式。

  加強多邊和區域貿易合作

  2022年的全球貿易將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和下行風險。世貿組織報告指出,從中長期看,以貿易高度聯繫為特徵的當今全球經濟更容易受到自然和人為災害衝擊。諸多風險相互作用,將對經濟貿易以及社會環境產生連鎖影響。

  從短期看,下行風險包括區域差距、服務貿易繼續疲軟以及部分國家疫苗接種率落後等,其中疫情走向是全球貿易前景的最大威脅。此外,債務負擔隱憂猶存。在疫情危機期間,各國政府為維持經濟而增加借款,隨之而來的利率和償債義務上升及全球通脹壓力,給許多國家尤其是財政政策空間有限的發展中國家帶來持續的金融不穩定風險,並將對投資和國際貿易流動產生不利影響。

  穩定全球貿易體系,推進貿易更包容、更多樣化和更具韌性,將是未來一個時期全球貿易的發展方向。世貿組織正在就漁業補貼、電子商務、貿易便利化、服務、投資、農業和中小微企業等事項進行多邊談判。

  重振國際合作對維護多邊貿易體系具有重要意義。世貿組織認為,一些國家應調整旨在鼓勵生產迴流和取消貿易一體化的政策,避免因這些政策降低國民經濟效率並最終推高貨物和服務的價格。鑑於公共債務和財政赤字可能對經濟增長和貿易造成壓力,各國應採取穩健的財政政策措施,以維護經濟金融穩定。幫助發展中國家擺脱大宗商品依賴頑疾,也是全球貿易體系治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經濟日報記者 楊海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99 字。

轉載請註明: 全球貿易復甦仍有不確定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