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翻數倍、創下歷史新高,成為這些企業最新財報的關鍵詞。
疫情下,普遍不愁訂單的中國製造業卻因原材料價格和國際運費大幅上漲等因素普遍承壓,陷入了“增收難增利”的境地。
與之對應的,是賺得盆滿缽滿的海運公司,以及供應鏈最上游的原材料生產企業也成為這波漲價潮的大贏家。利潤翻數倍、創下歷史新高,成為這些企業最新財報的關鍵詞。
淨利翻幾倍
作為國際銅礦公司亞太區負責人,李青告訴第一財經,銅價已經漲到了近十年來的歷史最高點,而原材料生產公司的成本不會變,按照“銅價4美元多一磅,成本只要1美元多”計算,利潤率接近200%。
在李青看來,最賺錢的永遠在上游,更不用説原材料價格瘋漲的時期。這也是他們公司陸續賣掉了下游的業務,專注做上游生意的動力,“越到下游利潤越單薄”。
他解釋説,對上游企業而言,由於開採成本不變,原材料漲價漲的就是公司的純利潤,而對於下游企業來説,賺的是加工費,因此要鎖定利潤就要看他們和下游企業如何談價。從行業來説,過去20年來,加工費持續下降,“20年前銅加工費是2000元人民幣,現在只有700~800元”。與之對應的,是20年前的銅價從2萬~3萬元/噸漲到了如今接近7萬元/噸。這意味着利潤趨薄之下,下游企業的運營成本和資金壓力卻大大增加。
在李青看來,銅價能否繼續保持漲勢,主要看中國和美國這些主要經濟體的發展。
國際大宗商品巨頭必和必拓8月18日發佈的2021財年業績報告顯示,2021財年,集團實現當期息税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373.79億美元,同比增長69%,利潤率達到64%;經營利潤259.06億美元,同比增長80%;可分配利潤達到113.04億美元,同比增加42%;經營淨現金流達到272.34億美元,同比增長73%。
必和必拓方面表示,得益於鐵礦石和銅價格的上漲,以及優異的經營表現,集團實現了272億美元的經營淨現金流,該指標連續第五年超過150億美元。同時,自由現金流達到194億美元。
根據公開資料,中國在全球的銅消費佔比超過50%,主要用於電力、家電、建築、新能源車等行業,並且其中大部分來自進口。
作為國內的銅礦企業,江西銅業(600362.SH)的數據顯示,2021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67.94億元,同比增長54.30%;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0.43億元,同比增長308.30%。
不只是銅礦、鐵礦石、原油這些最上游,鋼鐵和化工等行業的利潤也出現暴增。
其中,包鋼股份於8月27日發佈的半年報顯示,公司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為394.37億元,同比增長41.09%;淨利潤27.64億元,同比增長3188.14%。
8月28日,鋼鐵行業龍頭寶鋼股份發佈的數據則稱,上半年,寶鋼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852.52億元,同比增長42.79%;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0.79億元,同比增長276.74%。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營業收入34594億元,同比增長51.5%;利潤總額2268億元,同比增長2.2倍;銷售利潤率6.56%,同比上升3.47個百分點。
英國一家商品研究所的鋼鐵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除了中國市場需求強勁和國外市場陸續復甦帶來的需求增長,國內對於鋼材減產的預期,進一步推動了鋼價的上漲,也讓鋼廠大賺。一般來説,產能利用率越高,利潤也就越高。從去年底開始,鋼廠的產能利用率普遍在90%以上,位居歷史高位。
8月底,中國石化發佈2021年中期業績稱,上半年營業收入1.26萬億元,同比增長22%,股東應占利潤400億元、每股收益0.33元,盈利能力強勁,創近三年同期最好業績,並超過疫情前水平。
恆力石化(600346.SH)8月16日發佈的2021年半年度報告則顯示,公司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45.74億元,同比增長55.25%;淨利潤86.42億元,同比增長56.65%。
國家統計局9月9日發佈的2021年8月全國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也創下年內新高。
官方數據稱,受煤炭、化工和鋼材等產品價格上漲影響,8月份工業品價格環比和同比漲幅均有所擴大。從同比看,PPI上漲9.5%,漲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主要行業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漲幅分別擴大11.4、2.7和1.1個百分點,是同比漲幅擴大的主要原因。
還能漲多久
在8月16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他提出,得出該判斷主要基於三方面原因:一是全球經濟整體上在復甦,市場需求在增加。二是主要原材料生產國由於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對大宗商品的供給偏緊,特別是國際航運的運力緊張,國際航運價格在上漲,也推動了相關商品價格保持高位。三是由於部分主要發達經濟體的財政刺激和貨幣流動性,財政刺激的力度比較大,市場流動性比較充裕,加大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壓力。
國泰君安發佈的研報提出,在全球經濟復甦和國內能耗“雙控”政策影響下,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上行,並且出現了從鋼鐵、銅、油等主要品種向鋁、鋰、硅鐵等其他品種蔓延的趨勢。
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認為,上游原材料生產的受限和全球經濟的持續恢復還會對大宗商品價格形成支撐。
光大證券認為,隨着下半年粗鋼減產執行概率逐步提升,而且近期鐵礦石價格回落,主要上市鋼鐵企業盈利能力在下半年還有望進一步改善。
上述鋼鐵分析師則提出,鋼材價格下半年大概率會往下走,因為下游需求已經呈現出下降的態勢。不過,由於量化寬鬆政策的影響,鋼材價格還可能相應上漲,再加上原材料生產企業的限產趨勢,就算價格隨需求有下降動力,降幅也不會大。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7月份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工業、消費、投資等經濟指標均出現回落。出口放緩,消費承壓,疊加房地產調控加碼,下半年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數據顯示,2021年1~7月,全國房地產新開工面積為11.9億平方米,同比下降0.9%;7月全國房地產新開工面積為1.77億平方米,創2018年以來的單月新低,同比下降21.5%。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1年7月,乘用車市場總體保持平穩,當月環比小幅下降,同比降幅比上月有所收窄。2021年7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54.8萬輛和155.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0.7%和7.0%,環比分別下降0.5%和1.1%,降幅較6月分別收窄3個和4.1個百分點。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汪濤撰文稱,8月統計局製造業PMI(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下滑0.3個百分點至50.1,財新PMI也下滑了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統計局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大幅下降了7.3個百分點,2020年3月以來首次降至榮枯線下;估計即將公佈的8月經濟數據將顯示大部分經濟活動同比增速走弱,而基建投資同比增速或低位反彈。作者:繆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