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A股連續6天成交額破萬億,滬指短短7個交易日上漲400多點,市場情緒高漲,牛市的呼聲頻頻出現。
本輪牛市確切的起點是2019年初,A股從2400多點起步反彈,基本以結構性非普漲行情為主,凸顯深度研究、深度挖掘個股的重要性。與2015年牛市相比,兩者的核心差別是和基本面的相關度;上一輪主要是槓桿流動性以及併購和重組等題材概念的推動,本輪的上漲還是與基本面的景氣度高度相關。
短期市場的快速上漲,主要是低估值的金融地產週期類板塊補漲帶來的。目前市場的主要問題不在估值,而在於漲速過快。短期漲速過快,形成獲利盤較多,如果後續買盤的持續性不足,或將出現震盪調整。但這並不意味着A股會走熊。從中長期來看,尤其對於立足基本面研究的價值投資者來説,市場出現波動反而是投資機會,我們更應該從長線視角去購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
我們預估市場調整幅度不會太大,從人心剛動的狀態直接墜入熊市,這不現實。但有兩個方面的因素需要持續觀察:一是宏觀經濟基本面在疫情之後的復甦進程。經濟復甦現在正是“進行時”,如果疫情不出現大的反覆,未來幾個季度的增長值得期待。二是資金持續流入的狀態。近日新基金髮行規模動輒數百億,北上資金加速流入也超預期。眼下不可忽視的一個大背景是全球流動性寬鬆,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接近0,權益和固收類資產的性價比出現了很大變化。此前中國居民資產配置長期依賴於房產和儲蓄,現在這一結構正在發生變化,一部分原本在理財產品、純固收類產品中的資金正在分流轉向權益類產品。
從全球視野來看,中國率先控制住了疫情,在全球大經濟體中只有中國經濟一枝獨秀實現了正增長,再加上中國巨大的內需市場,估計部分細分行業還能保持較好的增長。在2016、2017年供給側改革中,相當一部分過剩產能退出。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客觀上加速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導致優質企業的ROE繼續提升,所以其估值獲得一定的提升也可以接受。
具體來看,低估值的板塊有自己的性價比優勢,估值低、分紅率高,相對適合低風險資金。對於光伏、新能源車、消費電子等高成長性的行業來説,有自身的成長邏輯,代表長期的方向,所以市場對它們的估值容忍度也較高。在週期性行業中,部分有自身增長邏輯的週期成長股,也存在較好的投資機會。
資本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有利於中國經濟轉型,支持科技創新,擴大消費潛力,我們應當特別珍惜當前的發展趨勢。作為專業機構投資者,銀華基金常説的一句話是堅持做長期正確的事。我們會持續跟蹤市場和行業的個股基本面,通過深度調研和產業鏈研究,把握企業發展的階段,來實現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
而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逐步增加權益類資產配置來提高理財收益將是一個長期趨勢。這就需要大家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產品,而不是一味追逐爆款新基金。在市場大幅波動時,精準擇時有很大難度,普通投資者可以選擇基金等專業機構管理資產,用定期定額等方式理性投資,才是長期致勝之道。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