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赴美上市:營收增長仍難盈利 月活躍人數依靠第三方平台
5月初,喜馬拉雅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IPO申請,計劃在紐交所掛牌上市。
喜馬拉雅近幾年的營收增速較快,年複合增長率達到65.70%。然而,受銷售費用的持續增長和高額的營業成本影響,公司持續虧損,近三年累計虧損超21億元。
受益於線上經濟的發展和公司大力度的營銷推廣,喜馬拉雅的月活躍人數增長較快、付費人數和付費率均呈上升趨勢。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月活人數較為依賴第三方渠道。
從營收結構來看,公司的變現渠道較為多元。其中,付費訂閲持續貢獻最大,但教育行業增長較快。
騰訊為重要股東 募資聚焦科技發展
喜馬拉雅是一個在線音頻平台,在此平台上,內容創作者和用户可以互動。
招股書披露,喜馬拉雅董事長餘建軍在IPO前持股比例為17.2%;董事熊明旺持股比例為10.7%;公司所有董事和高管總持股比例為28.6%。值得關注的是,騰訊通過Image Frame 投資(香港)有限公司持有0.17億股普通股,佔比5.4%。
從募資用途來看,此次喜馬拉雅募集資金注重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發展。根據招股書,公司IPO募集所得資金的30%將用於提升技術、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能力;約25%用於擴大強化公司的內容產品,為內容創作者賦能;還有約25%用於擴大用户數和增加品牌影響力;最後20%用在潛在的戰略投資和收購、運營資金和一般性企業用途。
營收增速較快但營業成本及銷售費用致持續虧損
近幾年,喜馬拉雅的營收增速較快。2018年到2020年,喜馬拉雅的營收從14.75億元升至40.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65.70%。公司2021年一季度營收為11.6億元,同比增長65.2%。
圖1:2018年至2021年Q1喜馬拉雅營收及淨虧損
但值得注意的是,喜馬拉雅近年來持續虧損。2018年至2020年淨虧損分別為7.74億元、7.73億元、6.05億元,合計超21億元;2021年一季度淨虧損同比有所收窄,由2020年同期2.83億元減少至約2.67億元。
研究發現,喜馬拉雅持續虧損與高額的營業成本以及持續增長的銷售費用有關。
數據顯示,2020年,公司的營業成本為 20.64億元,同比增長36.59%。2018年至2020年,營業成本佔收入的比重均在50%以上。
圖2:2018年至2021年Q1喜馬拉雅營業成本及其佔比
進一步研究發現,高額的營業成本與喜馬拉雅的定位模式有關。招股書顯示,喜馬拉雅通過PGC(專業生產內容)、PUGC(專業用户生產內容)、UGC(用户生產內容)三種模式形成供給模型。在這模型的背後,平台需要向眾多創作者不斷採購版權,用以擴大內容。
喜馬拉雅2020年的銷售費用為16.84億元,同比增長40.80%,銷售費用率約為41.59%。
月活躍人數依靠第三方平台 付費用户及付費率呈上升趨勢
對於音頻平台,月活躍人數是一項很關鍵的指標。受益於公司大力度的營銷推廣和2020年線上娛樂的刺激,喜馬拉雅的月活躍人數增長較快。招股書顯示,2018年一季度到2021年一季度,公司的月活躍人數從7300萬增長到2.5億。
圖3:2018年Q1至2021年Q1喜馬拉雅月活躍人數
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月活人數較為依賴第三方渠道。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2.5億的月活用户中,有1.46億的用户是來自loT(物聯網)及其他第三方開放平台,佔比超過50%。
與此同時,在營銷費用大幅上漲的背景下,喜馬拉雅用户粘性卻沒有明顯提升。2018年-2020年,公司移動端用户日均收聽時長僅從123分鐘增長到141分鐘。
不過,喜馬拉雅的付費用户數增長較快且整體付費率呈上升趨勢。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公司的月活躍付費人數為1390萬人,同比增長69.51%。從整體付費率來看,公司的付費率從2018年一季度的1.8%逐漸增長到2020年一季度的13.3%,呈穩步上升趨勢。
圖4:2018年Q1至2021年Q1喜馬拉雅月活躍付費人數及月活躍付費率
多元化營收結構 付費訂閲持續貢獻最大
從營收結構來看,喜馬拉雅的主要變現渠道包括付費訂閲、廣告、直播、教育服務以及其他創新產品和服務。其中,付費訂閲持續貢獻最大但佔比在下降。2020年,公司的付費訂閲佔比為43.30%,較上年末下降3個百分點。
圖5:2018年至2020年喜馬拉雅營收構成
除付費訂閲外,廣告和直播也成為喜馬拉雅的營收主要組成部分。2020年,喜馬拉雅廣告和直播的收入佔比之和為44.2%,超過了付費訂閲的營收佔比。
此外,公司教育業務增長較快。2019年至2020年,教育業務收入從1290萬元增至2.28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1670%。喜馬拉雅在招股書中披露計劃進一步擴大教育範圍,發展教育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