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創新高 比亞迪市值突破4000億元
再創新高!比亞迪市值突破4000億元
來源:上海證券報
邱德坤
近幾個月,比亞迪股價狂飆突進,徹底坐穩了國內車企市值“一哥”的寶座。
但比亞迪絲毫沒有“減速”之意。
10月28日,比亞迪股價在A股、H股繼續聯袂大漲,分別上漲8.07%和5.02%,市值再創新高,並憑藉一己之力將北上廣三大車企“碾壓”於輪下。
截至10月28日收盤,比亞迪在A股市值達4136億元,已超過上汽集團(2538億元)、廣汽集團(1218億元)、北汽藍谷(226.7億元)三家A股車企市值之和。
比亞迪“抽刀”
比亞迪的刀片電池一出,便引來各界高度關注。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直言:刀片電池的發佈將重新定義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標準。
今年7月,比亞迪新推出“漢”系列車型,成為首次搭載刀片電池的新能源汽車,上市以來備受追捧。來自比亞迪的數據顯示,自7月12日上市以來,“漢”的全國訂單已超過3萬台。
接下來,“刀片電池”將會陸續搭載在比亞迪的後續車型,如“宋plus”。
上海證券報記者近日實地走訪比亞迪4S店獲悉,“漢”系列車型,即便馬上下單,在今年底也不一定能提車。
據深圳汽車上險量數據顯示,在車市回暖和系列促消費政策東風下,比亞迪汽車從今年7月起,已連續3個月獲得深圳單一品牌銷量冠軍。其中,今年9月,“漢”榮獲深圳同級車銷量第一,宋Pro、唐DM、秦EV分別斬獲細分市場銷量冠軍。
值得注意的是,除刀片電池外,比亞迪還在預研下一代的高性能、高安全純電平台。
比亞迪高級副總裁廉玉波近日透露,新平台將應用大量創新技術,充分發揮電動汽車在空間、駕駛性、智能化方面的優勢,安全、成本、續航等方面將達到燃油車的同等水平,並且基於全新平台開發地首發車型將於明年上海車展首次發佈。
“半導”殺出
比亞迪半導體也在近期大放異彩。稍早前,比亞迪明確表示,比亞迪半導體將尋求合適時機分拆上市。
一個月前,比亞迪發佈《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透露,比亞迪半導體成功引入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中金資本、國投創新等知名投資機構,後續公司將加快推進比亞迪半導體分拆上市工作,並着手培育更多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子公司實現市場化運營,不斷提升公司整體價值。
據瞭解,截至目前,比亞迪半導體車規級MCU已經裝車突破500萬顆,工業級MCU累計出貨超20億顆,實現了國產MCU在市場上的突破。
據比亞迪介紹,比亞迪半導體MCU芯片,在今年發佈的高端旗艦車型比亞迪“漢”的前大燈、後尾燈、室內燈、空調控制面板,以及後視鏡控制等諸多應用場景中,均扮演了十分關鍵的角色,每一個功能實現的背後都離不開復雜芯片組的支撐。
MCU即微控制單元,是將CPU、存儲器都集成在同一塊芯片上,形成芯片級計算機,可為不同應用場景實施不同控制,可應用於電控系統、電池管理系統、充電逆變系統、整車熱管理系統、ADAS、車身及其他附件。
作為汽車電子系統內部運算和處理的核心,MCU是實現汽車智能化的關鍵。但是近幾十年來,國內MCU多集中在消費類領域,而汽車領域的車規級芯片,存在研發週期長、設計門檻高、資金投入大和認證週期長等特點。
早在2007年,比亞迪半導體就進入了MCU領域,從工業級MCU開始,堅持性能與可靠性的雙重路線,發展到現在擁有工業級通用MCU芯片、工業級三合一MCU芯片、車規級8位MCU芯片、車規級32位MCU芯片,以及電池管理MCU芯片等系列產品。
“四”意作為
目前,比亞迪的主要業務包括電子、汽車、新能源、軌道交通四大板塊。從比亞迪近段時間的動作來看,公司正在全面佈局各項業務。
在電子板塊,記者此前獲悉,在蘋果9月發佈會上發佈的iPad新品,由比亞迪電子代工。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發佈研報稱,預期比亞迪電子有望在今年取代廣達,成為iPod Touch的獨家組裝供貨商,且取得至少10%至20%以上的iPad組裝訂單。
在汽車業務板塊,10月21日,比亞迪控股子公司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與日野自動車株式會社(下稱“日野自動車”)簽署合資協議,雙方擬各出資50%計劃於2021年在中國設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純電動商用車及電動車零部件,計劃在2025年之前推出日野品牌的純電動商用車。
資料顯示,日野自動車成立於1942年5月1日,控股股東為豐田汽車公司,主要從事商用車(卡車和客車)及其發動機地製造。
在新能源板塊,10月21日,比亞迪與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旨在儲能、智慧軌道交通、半導體等領域開啓深度合作。雙方達成共識,集中優勢資源,積極探索有效的合作模式,共同開拓全球新能源發電及配套儲能項目。
在軌道交通板塊,10月22日,比亞迪與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開展全面戰略合作。雙方將積極探討和推進在軌道交通行業的產品設計、生產、安裝、調試等方面的技術合作及智慧化解決方案合作,共同探索軌道交通產業多種創新商業模式。
四力齊發之下,比亞迪的4000多億市值未來究竟還能“駛出”多遠?一切,還需要市場給出答案。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陳志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