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美國芯片出口規則的改變,正在全球芯片市場上掀起巨大的風浪,但這一意外變化也被認為是中企"涅槃"的開端。實際上,當前中企遭遇的難題在於芯片製造環節,尤其是在製造芯片的核心裝備的光刻機市場上——當前荷蘭ASML公司佔據了霸主地位,因此如何突破也成為擺在中企面前的當務之急。與此同時,在當前的關鍵時刻,美國市場則傳來了"合作"好消息。
首家!芯片巨頭AMD獲對華為供貨許可,凸顯美國2大考量據信報9月19日報道,美國處理器巨頭AMD公司的高級副總裁諾羅德(Forrest Norrod)透露,該公司已經獲得了對華為供應的許可,因此美國新規對其業務不會產生重大影響。需要注意的是,AMD是新規生效後第一家被允許對華為供貨的美國芯片巨頭,而有報道還指出,另一大芯片巨頭——英特爾也已獲得美國的同意,只是目前暫未對外公開。
不過,即使如今獲得了美國的許可,AMD負責人仍表示,該公司將100%遵守美國的法律,其已經採取適當措施,防止與美國"清單"中的客户或潛在客户有"逾矩"的行為。更為直觀來講,AMD仍會將美國的新規放在首位,在不違反規則的情況下與中企進行合作。
美企繼續向華為供應芯片的背後,其實也傳遞出"美國態度發生轉變"的信號;而如果深入剖析,美國此舉或許也是出於以下兩大考量:一方面是華為這一大客户"可遇不可求"——綜合多方消息,華為2018年從美企採購芯片的金額達到110億美元(約744億元人民幣)。
另一方面是華為手機銷量領跑全球造成的"危機"。上個月初,全球知名市場分析與諮詢公司Canalys發佈報告,2020年第二季度,華為在全球範圍內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首次超過其他任何供應商,這也意味着華為麒麟芯片開始在全球市場展露頭角;而如果此時美企徹底切斷合作,後者在搶佔市場份額方面顯然也會變得更加弱勢。
華為80億重金研發光刻機,"國家隊"正式發話進場!即便當前美企已被允許與華為展開一定的合作,但從大環境上來説,美國的新規仍影響巨大——就如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所説的,華為面臨着沒有芯片可用的問題;而華為如此被動的背後,其實也暴露出國內芯片產業"無法自造"的這一大短板。
比如前文提到的光刻機,其實早在1978年,我國就已開發5微米制程半自動光刻機,但最後由於投入力度等原因,製程從微米深入納米後,我國企業就無法跟上世界頂尖企業的發展步伐。
也正基於此,華為在今年7月就被曝出正不斷"招兵買馬",並着重發力自建芯片晶圓廠。另外,6月份華為就對外宣佈其位於劍橋園區的第一期規劃已經獲批,主要用於光電子的研發與製造;而如果綜合2016年華為申請光刻機相關的技術專利,這也引發市場猜測——華為早已意識到問題的關鍵,且已提前佈局,並在相關領域投資了80億美元(約542億元人民幣)。
不只是華為,"國家隊"也已明確表示將進場牽頭助力中企。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近日表示,將集中力量、集中優勢聚焦國家最關注的重大科技技術,其中就包括了近期由於華為面臨的問題而廣受關注的光刻機;這意味着,國家隊將出手幫助華為等國內芯片企業解決製造難題。
總的來説,中國芯片市場潛力巨大——自2013年以來,中國芯片進口量年均增速接近10%,進口額也快速上漲,2018年正式突破3000億美元(達到3120.9億美元);但如今,在華為等中企不斷攻破製造難題的背景下,中國芯片產業的前景將更加值得期待。
文 | 劉蘇林 題 | 曾藝 圖 | 饒建寧 審 | 李澤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