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名都”的雙鏈耦合效應
“現在我一有新的想法,第一時間就想到淄博。”説這句話時,中國工程院院士、國產化艦用燃氣輪機總設計師聞雪友又一次趕到了有“新材料名都”之稱的淄博。
在10月16日—19日舉行的第一屆中國(淄博)新材料產業國際博覽會暨第十九屆中國新材料技術論壇上,他感嘆“每一個新想法,企業都能很快實現”。
這次“博覽會+論壇”,成為淄博“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的生動實踐。這座曾經傳統產業佔70%、重化工佔傳統產業70%的老工業城市,認清歷史定位,釐清發展思路,正在多點賦能、積極建設產業友好型城市,為轉型升級提供新動力、注入新能量,實現高質量發展。
鳳凰如何涅槃
緊鄰濟南,歷史上曾是齊國故都,這是多數人對山東淄博的印象。作為一個工業發展超百年的老工業城市,淄博是我國第16個工業總量過萬億的城市,工業門類齊全。
依資源而興的淄博面臨時代抉擇。因資源枯竭,又無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便利,一度陷入“舊動能不管用,新動能不會用”的窘境:2018年淄博GDP排名滑至全省第7,一年流失人口近萬……
鳳凰涅槃,加速崛起。
“對淄博這樣一個重化工業型、資源枯竭型老工業城市來説,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最緊迫的就是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淄博市委書記江敦濤説。
淄博人明白,比機遇更重要的,是發現機遇和把握機遇。
去年年底,為深入落實中央新發展理念和山東省委省政府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部署要求,中共淄博市委提出實施產業賦能、科教創新賦能、改革開放賦能、文化賦能、生態賦能“六大賦能”行動,為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功能。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
新材料、智能裝備、新醫藥、電子信息,2020年1月,淄博市委市政府推出推動新舊動能轉化和高質量發展的“四強”產業攀登計劃。作為淄博市最具核心競爭力的產業,新材料產業被視為“王牌”。
針對新材料產業,淄博提出:聚焦共性技術高端突破、終端產品加速裂變,着力推動新材料向先進高分子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特色金屬新材料三大領域攻堅突破,努力建設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和創新策源地;力爭到2021年,產業規模達到1300億元,先進陶瓷有機氟硅、高性能工程塑料、高端耐火材料等優勢領域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到2025年,產業規模達到2200億元,石墨烯、3D打印、納米材料等戰略和前沿領域取得關鍵性突破。
氫燃料電池膜、“至純”減反射玻璃、抗病毒面料……展會上一項項高精尖新材料新技術讓人印象深刻。
在論壇舉辦到第19個年頭上,一組數字也印證着淄博新材料產業的活力:截至今年6月底,該市規模以上新材料企業增加值佔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28.54%,佔到“四強產業”的61.3%,同比增長3.7%,比“四強產業”增速高0.4個百分點。
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
“儘管淄博工業門類齊全,新材料涉及的門類也比較多,但是整個產業鏈還不是很完備。”淄博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博覽會暨論壇組委會辦公室主任於秀棟表示,此次博覽會也是致力於提供一個平台,進一步加深淄博企業與市外企業的交流,彌補自身不足,提高本地新材料企業與外部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2019年底,江敦濤曾指出淄博是一座“價值被嚴重低估的潛力股”。現在,淄博正吸引着來自四面八方的創新技術、社會資本、高層次人才等優質資源要素不斷湧入。34名院士、42名國家重點人才工程專家、97所高校200餘名專家教授集體現身,使得本次論壇創歷史之最。
另外,今年新材料論壇最大的亮點就是與博覽會與論壇齊驅並進,統籌整合了高校院所、企業、資本、智庫資源,構建與淄博新材料產業交流合作、創新發展的新平台。
產業找到了新技術,院士專家的核心技術找到了落腳點,各取所需,“百年好合”的故事不斷上演——僅僅在論壇開幕式上,就有20個重大項目當場簽約。
科學家和專家聚到一塊兒,客商和廠商坐在一起,讓信息、人才、資金、技術、服務都流動起來,讓淄博真正成為一個新材料產業的聚集高地,加速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政策鏈、服務鏈的深度融合,併為新材料產業發展注入長久的澎湃動能。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淄博擁有新材料領域高新技術企業512家;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1家、院士工作站52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71家、重點支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12家……2019年底,總規模325億元的國家新材料母基金也落地淄博。(王延斌王健高滕繼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