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專訪|甲殼蟲智能鄭權:清潔電器捲來捲去,不如去啃硬骨頭

作者|高雅

編輯|彭孝秋

當科沃斯股價一年多時間從17元漲到最高252元后,所有一級市場投資人都震驚了,勢必想在掃地機器人行業尋找出下一個十倍股。

所以,基本只要在去年8、9月份完成融資的掃地機器人企業,到12月估值就普遍漲了3-5倍。今年前8個月,服務機器人領域融資事件已達79起,披露總金額超238億元。

明星項目更是漲幅驚人,雲鯨在2020年先後完成了字節跳動領投的A+輪、源碼資本領投的近億元B輪以及紅杉中國領投的C輪融資等三次融資,估值在半年多的時間內從4億人民幣漲到10億美金,翻了15倍之多。

增長並非沒有邏輯,行業拐點確實來了。年輕消費者成為市場主力軍,拉高了對掃地機器人的購買力。

有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掃地機器人零售規模為53億元,同比增長39%;消費者對購買的預期價位也在提高,今年Q1的產品均價已經是1914元,同比上漲384元。

資本的火爆也帶來競爭的激烈。當低垂的果實被摘光了,想要摘到更高處的果實就需要付出更大力氣。

在掃地機器人行業,更多的果實一樣長在高處,高處的果實一般也難摘。

為了更好的完成清潔任務,如今的掃地機器人已經長出“眼睛”和“大腦”,把一系列用在航空航天、自動駕駛和智能手機上的技術LDS激光雷達、3D結構光、dToF、AI算法等搭載在了掃地機器人上。

但即使技術看起來已經很酷炫,市場空間仍誘惑力十足,按照中信證券《機械行業掃地機器人行業專題》報告,目前國內掃地機器人在城鎮家庭中的滲透率仍不足8%。也正是如此,仍有不斷的創業者湧入這個賽道。

今年1月,曾任職於微軟和綠米聯創的鄭權也步入這片火熱之中,創辦家庭服務機器人公司甲殼蟲智能。

“卷”是鄭權描述行業現狀時提到的一個詞,“雲鯨推出雙滾盤拖地後,有些廠家就開始做雙滾盤式的掃地機,這不是創新,而是一定程度的內卷。

掃地機器人到了技術發展的瓶頸期了嗎?消費者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掃地機器人?掃地機器人是智能家居的切入口之一嗎?

這一次,36氪和鄭權聊了聊,在過去,他有16年以上互聯網&智能硬件產品經驗,曾從0到1打造行業Top1的智能門鎖爆品,單SKU突破100萬台的出貨量。對智能家居的畫像、掃地機器人的想象和技術趨勢,他有獨到的見解和看法。

智能家居入口到底在哪裏?

36氪:為什麼在此刻選擇做家庭服務機器人呢?

鄭權:從初心上來説,我們最想做的事情其實是家用服務機器人。

整個想法的變動要從2016年説起,那個時候我還在微軟,當時微軟已經在工廠裏面大規模的部署機械臂、視覺算法等等,整個工廠在機器臂及大數據算法管理下井井有條,我們覺得這些設備很酷,就暢想能否把這些自動化設備放到家庭裏面,讓家庭場景也長出眼睛和手,變得智能化。

後來去綠米做了第一代米家智能門鎖,正式接觸了智能家庭場景,也同時打造了單品爆款的智能門鎖。直到去年,在智能門鎖業務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感覺是時候再開闢一個新戰場了。

一開始的想法很單純,比如能不能把機械臂用在掃地機身上,讓這些機器去撿一些垃圾等等一系列的動作。

但後來發現做這樣一個產品,它離最終產品化落地還有很遠的距離,還不能給用户帶來真的價值,所以我們就決定從掃地機器人做起,把家庭服務機器人的這個大夢想縮小到清潔機器人上。

36氪:前幾年大家普遍認為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的切入終端,掃地機器人也有可能是智能家居的切入口嗎?

鄭權:這其實是移動的和靜態的一個區別。目前看來我們覺得智能家居其實不存在入口,只能説什麼樣的場景可能是一個好的切入點。目前來看,掃地機器人是實現人機共存環境的一個切入點。

36氪:相比其他的家庭智能設備,掃地機器人是最貼近於落地場景的形態嗎?

鄭權:如果一開始就直接做家用服務機器人,那它在家庭裏幾乎什麼都做不了。因為現在包括家居、家電在內的家庭設備,都是從人的交互角度去思考設計,如果機器人能夠在家庭裏面真正服務的話,整個家庭都需要做數字化改造。

數字化改造之後才會產生人機工程的環境,機器人才能走進千家萬户,這個過程必不可少的。

36氪:提到智能家居,雖然給消費者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也有消費者表示在使用感受上還遠沒有達到萬物互聯的狀態,您認為真正萬物互聯的智能家居是什麼樣的?

鄭權:現在的智能家居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它只是後台的數據連接,沒有設備與設備直接物理上的自主交互。

什麼是物理上的直接交互呢?就是比如一個杯子、桌子或者凳子,能不能做一些物理上的移動。

假設我們在桌子上安裝了一些芯片,可以做到自動抬升,但是誰去控制它,又是值得考慮的問題,但這才是真正智慧家庭的終局。

現在的智慧家庭,我們實現了自動開燈、自動打開窗簾等等,但它離終極形態還差的太遠。

我記得去年三星發佈了一個帶機械臂的機器人,但是根本問題仍沒有解決:因為現在的大多數普通家庭生存空間仍然沒有數字化,那麼這個機器人就難以適應到用户家庭中,它在家裏能做的事情就有限。

36氪:那在未來我們是不是可能都不需要用到手機APP來操作了?

鄭權:如果是終級形態的話,人應該是完全感知不到技術的,我們希望它像空氣一樣是必需品,但是你不會受到它的干擾,

比如從視覺上來説,不會對整體的家居環境造成破壞,可以融入到家居環境之中,同時非常便捷。

簡單來説,就是儘可能減少維護它需要花費的精力。一個理想形態的場景是,未來當你走進家門口的那一刻,家裏面就已經是你想要的佈局了。

比如你今天想要運動,音樂也好、燈光也好,包括桌面擺放的物品也好,都已經是你想要的風格了。

具體到掃地機器人上來説,不用花精力去維護就減少了它的存在感。

比如在掃地機器人行走的過程中容易碰撞到線,我們通過避障讓它不會繞線或者卡死在什麼地方,再比如清潔拖布,讓它不需要人工再拿去清洗一遍,也可以減少存在感。

首先是真乾淨,其次是真方便

36氪:我們觀察到掃地機器人的市場滲透率仍然相對較低,想提高滲透率,會從那些層面發力呢?

鄭權:滲透率確實還很低,目前仍然是很大的市場空間。可以用兩個數據對比來看,第一個是全中國有證的房屋已經突破4億,第二個是洗衣機一年可以達到700~1000億的市場規模,相比起來,掃地機器人目前在國內的年銷量還沒有超過150億,所以其實是非常大的可操作空間。

提高滲透率要從兩個維度考慮。

首先,作為清潔類產品,清潔乾淨是消費者購買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在清潔維度上面,市面上大多數掃地機還做不到比自己動手擦地更乾淨,除了洗地機,但它是手持的,無法真正的解放雙手,這就涉及到了第二個維度,這個維度就是便捷。

洗衣機之所以如此高的年銷量和滲透率是因為它真的可以做到比人洗衣服更乾淨更便捷,而掃地機目前在清潔的程度上,還遠遠達不到替代人工的程度,這就是滲透率不足的原因。

這兩點就是產品和用户真正期待終極形態之間存在的gap,這個gap也就造成了滲透率短期內無法有非常大的增長。

36氪:我們注意到現在手持洗地機的價位可以達到3000-4000元,您認為為什麼它可以在這樣的高價下,還有消費者願意買單呢?

鄭權:因為這是剛需。當我們回顧洗衣機的發展歷史時,我們發現19世紀初洗衣機在發明時也面臨了和掃地機同樣的發展瓶頸。但因為時代和科技的發展,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相對嚴苛。

洗衣服和掃地又是家務中常見的工作場景,購買好用優質的家電有助於節約時間提高生活質量去創造更多的價值。而在手持洗地機產品上看,在清潔的維度上,它可以做到比人手工去抹地板抹得更乾淨,這就準確的找到了用户痛點所在,這是目前絕大部分掃地機器人做不到的。

而XWOW曉舞全自動洗地機器人就是在掃地機的基礎上,融合並提升了手持洗地機優越的清潔性能,做到了比人工清潔地面更乾淨的同時,在便捷性上做到3~4天不用維護。

36氪專訪|甲殼蟲智能鄭權:清潔電器捲來捲去,不如去啃硬骨頭

曉舞全自動洗地機器人

36氪:如果成本相對不高的話,可以把利潤空間降的更小一點、價位更低一點,客户羣也許就更大,不就可以拿到更大的市場嗎?

鄭權:目前手持洗地機市場已經在打價格戰了,現在很多品牌都有在進行售賣,這種情況下,市場價格就不是單一公司的定價了,而是市場調控的選擇。但是問題在於,為什麼大家都在做?因為解決的是消費者的痛點,這也是我們的創業初衷,做難而有價值的事情。

新品牌還有機會嗎?

36氪:我們知道算法是不斷通過場景、數據積累去革新的,那麼對於做掃地機器人多年的企業,他們的算法已經相對很成熟了,那麼在這個時候,您認為新品牌還會有優勢嗎?

鄭權:在工程實踐的層面上,一些做的久的企業確實有先發優勢。比如他們有大量用户羣,可以通過大規模的用户數據做一些優化。

這些成熟經驗給了行業學習交流的機會。但現實層面來講,技術是不斷更迭的,現在很多新的傳感器技術慢慢把算法的差異拉的越來越小。

在無明顯差距的技術層面上來説,如果把現有成熟的技術用新的落地形式落實在產品上,比方説使用過程、使用效果、產品設計這些層面都有所突破的話,對於新的品牌來説何嘗不是一次很好的機會。

因為我們都知道高需求低滲透率的市場事實,產品好用才是硬道理,所以綜合這些因素考慮,能帶來好產品的好品牌永遠不缺消費者。

36氪:從現在的市佔率上來看,前五名在國內市場的佔比已經比較大了,通常在購物傾向上,消費者會傾向於購買熟知品牌,那麼對於新品牌來説的話,品牌塑造上應該做些什麼呢?

鄭權:用一個四象限來去衡量整個清潔電器,縱軸代表便捷性,橫軸代表清潔程度,我們發現在這個象限裏面,這兩年市場上推出的大部分產品都沒有達到便捷和清潔程度都好的效果。

如果針對這兩個痛點再不斷切割和細分,往第一象限的更高處走,還是有機會打動消費者的。

啃硬骨頭,做難而有價值的事

36氪:關於掃地機器人的創新上,有觀點認為“掃拖一體”是模式創新,但更有護城河的是算法創新,您認可這樣的觀點嗎?XWOW曉舞的護城河是什麼?

鄭權:分為兩個方面來講,我們在算法和結構上都會有創新。舉例來説,比如為了實現加清水、排污水,我們需要在回沖對位上實現五點對位,但是通常來説掃地機器人是用兩個充電極片去對接基站。

這個對於算法及傳感器,結構設計都是比較大的挑戰。如何在保持掃地機器人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做到更大的塵盒,同時增加清水盒和污水盒。這中間我們做了很多結構和材料部分的創新,做產品落地的過程中,做了非常多的技術迭代。

這個時代沒有所謂的護城河,只有保持聚焦在能夠給用户帶來切實的價值及更好體驗的產品創新中,才能不被時代和用户拋棄。

比如曉舞對於真乾淨的用户體驗一直反覆持續的琢磨,最終實現能夠邊拖布邊洗拖布,同時對於地面污水污漬實時回收。

36氪:為什麼此前的廠商沒能做到清潔和便捷的結合呢?

鄭權:行業內的一些廠家都一直在努力做到清潔和便捷,比如最近出的很多新機器都是拖布不用手洗,同時雙滾盤的拖地方式比以往的一塊抹布粘在底殼的效果好太多,這個也是在清潔維度的嘗試和努力。

只是在這個基礎上是否能夠做的更好,這是甲殼蟲智能全體成員努力的方向,我相信這也是整個家居清潔行業一直在不斷努力的方向。

我希望甲殼蟲智能的加入可以給消費者帶來優質產品的同時,可以給整個行業帶來新的交流窗口,一起為行業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36氪:對於家庭清潔,會有很多犄角旮旯的地方,如何用一款機器人可以達到比人更乾淨的程度呢?

鄭權:這就需要結構設計,及傳感器和算法的結合。我們是用的三條激光的LDS全局導航,但是普遍來説都是單點的激光或者紅外做沿牆,所以我們可以沿牆或者障礙物貼得更近。

36氪:從消費者的角度,然後去考慮掃地機器人科技屬性的話,您認為應該是把掃地機器人看作什麼類型的產品呢?

鄭權:相比高科技產品,我會覺得掃地機器人更像家電。我們希望降低它的存在感,讓它的家庭屬性更強一些、存在感更低一些。

36氪:這款產品之後,下一款產品還會是掃地機器人嗎?

鄭權:會,下一款我會把它設計成真正意義上的終級產品,未來只需要這一款產品就可以滿足不同區間用户需求了,不像現在需要很多不同的清潔電器。

36氪:然後剛剛我們提到了一個關於未來的智能家居的,然後包括物聯網上的一些想法,您覺得您認為的未來的一個家庭服務機器人,它可以達到的一個樣子會是什麼樣子的?

鄭權:我們看過的科幻片裏的一切,也許在未來都會成真。回到家推開門的那刻,智慧家庭已經佈置好了一些場景,整潔並一塵不染,坐到沙發上,一杯熱飲已準備好,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963 字。

轉載請註明: 36氪專訪|甲殼蟲智能鄭權:清潔電器捲來捲去,不如去啃硬骨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