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政策“組合拳”市場主體發展底氣足動能強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減税降費,就是用政府收入的“減法”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市場活力的“乘法”。

市場主體,是中國經濟的韌性、潛力所在,關係到就業、增長、創新等社會穩定及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近年來,持續釋放的減税紅包,既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決策,也是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重要舉措。

“十三五”期間,營業税退出歷史舞台,作為第一大税種的增值税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營改增不但是我國税收制度的重要變革,更能有效減輕企業税收負擔,為市場主體帶來“真金白銀”的政策紅利。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財務部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自營改增推進以來,國家連續下調增值税税率,推行增量留抵退税,實施一系列所得税優惠政策,據初步統計,過去五年,公司累計享受減税降費906.8億元,其中:營改增減税約300億元;增值税税率下調358.4億元;增值税留抵退税159億元;新購進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計算應納税所得額時一次扣除,享受89.4億元。

“營改增的形式是抵扣,本質是管理,核心是轉型”。談到營改增,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長春分公司税務經理仲明慧表示。據她介紹,公司2014-2016年度實際預繳增值税為3587萬元,如果換算成交營業税的話,應交税金是7745萬元,營改增後税金下降了一半多。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財政收支比較困難的情況下,我國出台了一系列臨時性、應急性的減税降費政策,有效對沖了疫情影響,護航市場主體發展。

雲南正邦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高翠萍表示,疫情期間,公司現金流匱乏,面臨着無資金繳納税款、發放員工工資的困難。一系列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税收優惠政策,為我們發展注入一針“強心劑”。

市場主體中,中小微企業應對風險能力相對更弱。在助力小微企業方面,在落實好普惠性減税降費政策的同時,我國進一步加大了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的税收減免力度,將小規模納税人增值税的起徵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年應納税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再減半徵收所得税。

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是河南的民族樂器生產基地。“對於我們這些中小微企業,缺資金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最大問題。好在國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税費優惠政策,給了我們關鍵的幫助。2019年以來,得益於增值税小規模納税人起徵點提高、所得税免徵額提高等減税降費政策,我公司有49.65萬元的銷售額享受免徵政策,享受減免税金額4.08萬元。”蘭考君誼民族樂器有限公司負責人趙尚功表示。

在西藏拉薩市,拉木民間藏餐屋的負責人仁丹説:“每一年,税務部門的工作人員都會上門宣傳、輔導,在國家大力扶持小微企業的政策下,我們趕上了發展的‘好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税收紅利對製造業和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強。3月,製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9月,優惠政策再加碼,企業可以提前享受前三季度加計扣除優惠。

“提前享受研發費用預繳加計扣除後,我們可以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研發中,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税務總監王曉雪表示。

10月納税申報期,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提前享受税收減免1.76億元。“新政策促進了產品更新換代,提高了核心競爭力。”公司財務總監盧淑華表示。

隨着減税降費“紅包”逐步兑現,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得到有效激發,發展信心不斷提升。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税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大規模的減税降費持續推進。不少中小企業利用各項中小微企業的緩繳、減税降費優惠得以發展壯大;許多企業大幅增大研發費用的支出,利用相關的減税政策得以成功轉型,獲得了核心的技術,融入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快速路徑;更有不少製造業通過有效利用留抵退税制度的減税紅利,更新設備,擴大生產,夯實了我國國民經濟基礎,增強了我國的經濟實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14 字。

轉載請註明: 打好政策“組合拳”市場主體發展底氣足動能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