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年來,中國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機遇,大量的互聯網企業順勢崛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市值傳奇。在這場競爭中,阿里和騰訊贏得了領先,成為互聯網行業的雙雄,無論是營收、利潤、市值,都令大多數企業望其項背。
眾所周知,我國最賺錢的行業莫過於銀行,特別是國有四大行,堪稱“印鈔機”。然而,阿里和騰訊在規模上取得優勢後,利潤也越來越豐厚,到2020年,兩家的利潤分別為1503.08億元、1598.5億元,超過了大部分銀行,直追四大行。
按照這種發展趨勢,這兩大巨頭的利潤只會越來越高。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在2021年第三季度,它們的利潤竟然都下滑了,騰訊利潤十年來首次下降,阿里利潤更是下降39%。
什麼原因造成的?一個是大環境的因素影響,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税收優惠沒了,特殊待遇被取消。
阿里、騰訊被取消税收優待
互聯網行業之所以能夠取得高速發展,一方面是流量紅利,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0.4%。不斷增長的網民,給互聯網企業帶來了極大的發展紅利,阿里和騰訊旗下擁有眾多用户量幾億,甚至超十億的產品,在諸多領域佔據了市場支配地位。
另一方面就是税收優惠,為了扶持高新技術企業和重點軟件企業的發展,國家都會有相應的税收優惠政策,而這些互聯網企業旗下很多公司都會來爭取這個優惠,讓其可以繳納很低的税,減少成本,擴大利潤。阿里和騰訊無疑是最受益的兩家。
一般來説,企業所得税率在25%,但阿里,騰訊旗下很多子公司通過申請重點軟件企業,拿到了10%的税率優惠,所以在其規模不斷擴大的時候,利潤也一路攀升。
如今,這種税率優惠時代要結束了。據阿里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繳納的所得税為60.87億元,而2020年同期僅為19.11億元,這意味着成本大幅提升,利潤必然下降。繳税增加,原因就是阿里子公司不再被認定為重點軟件企業,税收優待沒有了。
實際上,阿里和騰訊做的都是流量生意,真正擁有的核心技術很少。阿里的主業是電商,本質是零售行業,也就是賣貨,坐擁幾億的用户,然後收取佣金扣點,以及廣告費,賺得盤滿缽滿。而騰訊是社交和遊戲,也是靠流量。在社交工具上賣廣告,推廣遊戲,都是騰訊盈利的秘籍。
華為納税1000億,是騰訊的近5倍
在美國打壓華為、中興等一系列企業之時,作為中國最大的兩家互聯網公司,阿里和騰訊卻沒被“看上”,核心原因就是它們並沒有掌握什麼核心技術。
技術不行,卻享受着税收優待這麼多年,阿里和騰訊賺着豐厚的利潤,員工福利待遇遠高於其它公司,平均月薪7萬多,高管年薪上億,一年納税卻沒有多少。
與之相反,華為一年研發投入上千億,專利申請量位居世界第一。5G技術,芯片技術,操作系統技術等等,之前被美國控制的領域,紛紛被華為突破。然而,華為納税依舊非常強,2020年納税額高達1010億元,騰訊卻只有200多億,華為是其5倍多。賺得很多,納税卻更少,顯然是不合理的。
早在今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出台軟件企業指導方針,對“重點軟件企業”的要求更嚴格了,必須擁有核心關鍵技術。這意味着門檻會不斷提高,像阿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的税收優惠會越來越少,好日子算是到頭了。
中國的強大,靠以流量為生的互聯網企業肯定不行,必須不斷向真正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傾斜,讓它們發展壯大,才能不被卡脖子,在全球競爭者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