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文回顧基金投資數據,哪些“穩賺”規律值得關注?| 鈦度圖聞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財經

鈦度圖聞·第三十六期

策劃 | 鈦媒體內容中心

製作 | 鈦媒體視覺中心

2022年的基金市場,考驗着每個基民的心臟和錢包。

春節前,基金的大跌讓人望而生怯,誰能想到春節後,白酒跌完醫藥跌,醫藥跌完新能源跌,最後,攜手一起跌……

基金銷售一夜入冬,“靠天吃飯”的基金髮行市場也遭遇刺骨寒流。如今,基金投資已經逐步大眾化,成為了一種常規的理財方式。2021年,我國公募基金數量與總規模,以及新基金髮行數量都再創新高。因此,越多人關注進入基金市場的最佳時機,是否有更加穩妥的投資方式提高收益率。

鈦媒體·鈦度圖聞梳理近10年基金市場數據發現,公募基金市場確實存在一些“賺錢“規律,例如:在基金髮行規模出現明顯下降的階段,用户可以買入新基金,長久持有多實現正收益;通常行業主題基金能收穫業績和規模的雙豐收;最大回撤更小的基金,後續的收益情況略優等。

雖然,歷史數據並不能代表未來,並且各年之間收益差別較大,但是通過回顧基金歷史收益和風險,能幫助投資者應更好的建立一個大致的、理性的收益預期。

鈦度圖聞第三十六期,我們按“數”索驥,一起看看基金市場歷史投資數據,都顯現出哪些投資規律?

基金投資愈加被大眾接受

隨着國民經濟實力的提升,財富管理的“風口”下居民投資理念逐漸成熟,公募基金投資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國公募基金數量達到9175只,資產淨值達24.59萬億元;從年度數據來看,2012年以來公募年度總規模幾乎逐年遞增,2021年則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按照基金成立日口徑統計,2021年全年共發行公募基金1898只,同比增長520只,增長幅度37.74%,2021年新基金髮行數量也再創新高。

此外,2021年全市場公募基金分紅規模逼近3000億元大關,公募基金分紅規模與次數再創歷史新高。

通常來看,分紅可以給基民帶來信心、降低基金集中贖回的壓力、便於後續營銷,以及降低管理規模,方便後續調倉換股。從中可見,基金公司們在此趨勢下,為了提升影響力,不斷增加把握市場機遇的能力,也顯現出市場與其從業者都在發展中不斷走向成熟。

回顧10年曆史數據,顯現出這些投資規律

老話常説“炒股不如養基”,事實果真如此嗎?

把各市場指數的平均收益率與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對比,可見:基金在好年頭確實能跑贏全市場平均,且壞年頭也沒有相差太多。

2022年初,基金大跌,基金銷售一夜入冬,緊接着基金髮行規模鋭減。

不過往年數據顯現出了與今年不同的趨勢。2012年至今,基金髮行規模出現明顯下降時買入新基金的人,持有至今基本都能實現正收益,最高收益率甚至能超過400%!而基金髮行明顯火熱時買入基金並持有到現在的人,大多數還沒有回本。

事實上,初次接觸基金投資的人,都想知道投資基金的收益到底有多少,風險有多大?

我們分析不同投資類型的平均收益率,發現確實存在一定規律,比如股票型基金與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優勢遙遙領先。不過,相對而言,這兩種類型基金的投資風險也更大,且各年收益差距大,無法為預測未來情況提供有力支撐。

另外,行業數據未呈現出規律性趨勢。比如:每年漲幅榜上打榜的基金,雖然大多都是行業主題型(開年漲幅最大的往往不一定笑到最後),但各行業主題平均收益率在不同年份也呈現出較大差異。基金市場行情好的年頭漲幅能達到100%,差的年頭,平均最大跌幅達到了27%左右。

市場連續出現大幅下挫,控制回撤的重要性愈發被大家重視。那麼,持有最大回撤更小的基金後續業績表現如何?會更賺錢嗎?

回顧2012-2020年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最大回撤成績處於行業前10%的基金,在此後1年、2年、3年的業績回報數據,可以發現:最大回撤更小的基金,後續的收益情況略優,但基本持平於市場平均水平;最大回撤更小的基金,後續的最大回撤有望持續保持較好水平。

當然,回顧基金歷史收益和風險,可以幫助投資者建立一個大致的、理性的收益預期,但是過去並不能代表未來,各年之間收益差別較大。仍需要投資者們理性鑑別市場機會。

長期持有,是穩賺不賠的真訣竅

希望看到投資收益如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是人之常情,可回顧基金市場歷史數據,僅能作為參考,無法作為未來的投資指南。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相比股票市場,基金投資確實有一條穩賺小訣竅:主動股票基金的時間越長,投資收益就會越多。

用歷史數據説話,以中證主動式股票型基金指數(可看作是主動管理的股票型基金的加權平均表現)為例,買入並持有1年的平均收益率為10%;買入並持有5年的平均收益率為47%,買入並持有10年的平均收益率為94%。基金投資收益與持有時間成正比。不僅如此,以單隻基金進行測算,整體上也依然服從“持有期越長,收益越多”的規律。

道理簡單,實踐難。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全國公募基金市場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2020年度)》中的基民的畫像顯示,目前僅有 9.6%的基民持有5年以上,不過這一數據較2019年增加了1.9%,持有更長時間的投資者比例在緩慢上升,基民顯然更有耐心了。

持有時間為1年以下者,年齡越小的投資者比例越高,持有時間為1年以上的多數是年齡較大的投資者。並且收入越高,金融資產規模越大,持有單隻基金時長較長的投資者比例越高。由此看來,老基民對“長期持有”的理念貫徹地更好,能賺錢也就不足為奇了。

數據來源:鈦媒體科股寶、東方財富Choice、Wind

【鈦媒體App正式推出「鈦度圖聞」頻道。歡迎提供話題線索,聯繫編輯郵箱:yuanliang@tmtp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