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的統計數據顯示:70後人口總數是2.2012億人,80後是2.2238億人,90後是1.7698億人,00後是1.5938億人,10後1.6306億人。
10後受益於放開二胎政策,人口小幅回升,但是總體呈現加速下降趨勢。
生育率越來越低
1、80後與70後的人口總人數差不多都是2.2億。
80後這一代人的父母是建國後第一波嬰兒潮出生的(1950-1958年的年均出生2100萬人,1962-1975年的年均出生2628萬人),雖然1983年開始施行獨生子女政策,但是生育率還是很健康的。
數據看,80後也是建國後的第二波嬰兒潮(1981-1994年的年均出生2246萬人)。所以出生人數也比70後多一點點。
2、90後比80後少出生25.6%,約少生4540萬人。
計劃生育在90後一代實施,初見成效,相當於少生一個阿根廷國家總人口(4469萬人)。
4、80後(父輩)少生40%的00後(子輩),約少生6300萬人。
80後的一代人逐漸為人父母,因為計劃生育、生存壓力、生活方式等原因少生不生,00後這一代相當於少一個法國人口(6523萬人)。
看數字沒感覺,做個比喻:10個父母最少生10個孩子才算正常,如果只生了6個孩子,這些孩子遞減再只生4個孫子,4個孫子可能一共才生2個曾孫,依此減少,5代之後就再也沒有人出生了。
生育率從1970年代之前的6%,降至1990年的2%,再降至2010年後的1.5%,2019年已經降至1%,離人口負增長只差一步之遙。
在這種背景下,2012年末,國家決定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但效果不及預期。
2012年出生人口:1635萬人。
2013年出生人口:1640萬人。
2014年出生人口:1687萬人。
2015年出生人口:1655萬人。
2015年末,國家決定全面放開二孩。
2016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 只比上年多了一百多萬人,就已經創造了2000年以來的峯值。
2017年出生人口:1725萬人。
全面放開二胎也未能提振生育率,2018年再下降200萬至1523萬,2019年為1465萬。可以預見,放開三胎對減緩少子化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不好生
一個社會是否願意多生孩子,並不完全取決於夫妻間的感情,更多來自於“生孩子”是賺,還是虧。
處在農業社會時,每個人的勞動產出都有上限,每多生一個孩子,意味着將來多一個勞動力,少一分吃不飽的風險,養老也多一份保障,甚至少挨別人家欺負(很多時候,子孫多的家族更有勢力)。
而這些生孩子的好處背後,投入不過是多一雙筷子。這種權衡下,人們幾乎不避孕,能多生就多生,人多力量大。
隨着城市化的進程,“生不起”的第一大障礙就是“住房”。
原本人口增加,需要增加的住房沒多少成本,拉幾車磚,請幾個泥瓦匠,一間磚瓦房可以住十個八個人。
生孩子不需要太考慮住房問題,多蓋兩間就夠祖孫三代安居樂業了,成本非常低。哪怕一不留神,生多了,就着空地再蓋,特別簡單,特別低廉的投入。但是,現在全社會商品房時代,問題就來了。
首先,多一個人,住房就相應要增加,而住房用地已經不能私人隨意獲得。
然後,在老房子旁邊加蓋新房是違建,而且住樓房的根本不能自由加蓋。只能置換,但置換需要的錢可不是小數目。
生活水平提高,人們更加關注居住環境,已經不是磚瓦房能夠滿足需求了。賣房換更大的房子,手續複雜,隱藏着不確定的價格風險,弄不好你剛賣,人家漲價了。
再加上裝修時間,隨便換一套房,前前後後一兩年時間過去了。如果換的是期房,孩子出生了,房子還沒搞定。
一句話,要提振生育率,必須要解決住房政策。
不好養
總理在答記者問時説過,我國,6億人的月收入,不過千元。
窮能抑制很多事情,生孩子也在其中。並非越窮越生,而是越生越窮。
網傳一段很押韻的打油詩:
以前養兒是為了防老,現在不啃老就不錯啦,關鍵是孩子比老子活得更辛苦; 以前房子是用來住的,現在房子是用來供的,關鍵是一輩子都不一定供得起; 以前孩子是用來養的,現在孩子是用來競爭的,關鍵是這競爭成本不是一般人承擔得起; 以前不知道自己多窮,現在知道自己有多窮,關鍵的是還是很難改變的那種; 自己對自己的人生尚且不滿意,何以給孩子未來的榮光?這種黑色幽默的段子還有很多,例如:
都説富不過三代,其實窮也窮不過三代,因為沒錢,娶不到老婆,生不了孩子,絕後了,哪還有下一代。俗話説“生兒容易,養兒難”,目前“生”都不容易,“養”更要扒掉父母三層皮。人們對養孩子的恐懼,導致對生孩子的抗拒。
有人算過賬,養一個孩子長大成人,零零碎碎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
當然你也可以説,有口飯吃就不錯,養孩子沒那麼複雜。那麼,請問你願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嗎?所有父母的心願是,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得讓孩子過得好。可不比農業社會時的添一雙筷子那麼簡單。
不好玩
相對於養孩子的成本所帶來的快樂,大概父母們都要冷笑了。
一輩子折騰,為了孩子,孩子再折騰一輩子為了他們的孩子,這種錯位人生已經在80後父母身上出現劇情變化。
“自己都過的不舒心、不暢快、不幸福,何必再生孩子來遭這份罪?”這是大多數父母思考的現實問題。
在當下的環境裏,由於人們的思維更加開闊,精神世界更加豐富,要讓人主動去做某件事情,“樂趣”是必不可少的。孩子更多地寄託了父母的快樂,如果人們感受不到這份快樂,孩子誕生的慾望變得寡淡。
能夠替代婚姻、性愛和天倫之樂的精神愉悦手段越來越豐富,花樣翻新,迭代升級,填滿了年輕人的內心。
遊戲都打不完,熱劇都追不過來,手機都快24小時貼在臉上了,人們對於性愛的熱情大幅下降,都懶得滾牀單,怎麼懷上孩子?
就連性慾本身都有大量替代手段可供選擇,各類愛情動作片、成人小玩具、虛擬戀人,人機互動等大數據手段更加導致“生孩子”在人生中所帶來的愉悦佔比降低。
孩子與生俱來的不確定性,成長環境的不確定性,成才成人的不確定性,越來越無法給父母們帶來安全感。而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社會服務的豐滿,物資世界的繁榮,養兒防老這最後一道心理障礙也打破了。
生孩子無法大幅增加人生的樂趣,生一個祖宗來家伺候?
一件事情成本那麼高,又不好玩,也缺乏必要性,風險還大,人們怎麼可能投入去做?
某種意義上説,這些沒投胎轉世的6300萬人,未嘗不是另一種……反正來到這個世界也挺遭罪的,除非讓父母們自己覺得當下的人生是幸福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