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218億美元,再次站上3.2萬億美元,並創下2016年2月以來的新高。
5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主要原因包括近期美元指數回落、非美元貨幣對美元升值、主要金融資產價格上漲以及我國出口保持較快增長等。國際金融市場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疫苗進展、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及通脹預期、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非美元貨幣總體走強,金融資產價格有所上漲。外匯儲備以美元為計價貨幣,非美元貨幣折算成美元后金額上升,加上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外匯儲備對經濟穩健運行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外匯儲備能夠維持國際支付能力,穩定本幣匯率。例如,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當供求關係紊亂、市場匯率出現異常波動時,可通過外匯儲備來調節匯率、穩定幣值,保持正常國際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外匯儲備能夠抵禦外部衝擊,防範金融風險。對於跨境資本的流進和流出,外匯儲備類似於“蓄水池”,能抵禦大規模跨境資本流動對經濟的衝擊。比如,在充裕的外匯儲備支持下,我國成功抵禦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成為穩定市場信心的基石。
因此,外匯儲備規模數據有着較高的市場關注度,有人也因此對外匯儲備規模的月度變動情況過分緊張,比如,規模下降時,會擔心外匯儲備能否繼續保持穩定;規模上升時,則懷疑是否有熱錢流入流出。隨着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市場適應能力也在增強,匯率“自動穩定器”功能逐漸顯現,外匯儲備更多反映的是估值和投資收益的情況。外匯儲備規模月度間的波動屬於正常現象,應理性看待。
外匯儲備保持平穩增長,是我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的重要指徵。當前,全球經濟金融形勢仍面臨較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我國經濟總體延續穩定恢復態勢,發展動力不斷增強,將繼續為外匯儲備規模基本穩定提供支撐,外匯儲備規模仍然具有穩定基礎。(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姚 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