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澀行情裏最甜的一塊糖

苦澀行情裏最甜的一塊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錦緞

開年以來的高估值絞殺單邊行情,將過去兩年意氣風發的賽道投資者撂在了高高的山崗上,迎風佇立,苦澀守望。

關上幾道門,總有一扇窗。這一個多月的苦澀行情裏,一小簇隱秘的投資者靜靜地捱在角落,舔舐着一塊甜美的糖果。

這個苦澀行情裏最甜的一塊糖,對應着一個細分板塊的兩根堅挺的紅色月K線。不繞彎子,這個板塊就是母嬰板塊。

苦澀行情裏最甜的一塊糖

圖:母嬰概念股近期走勢(截止2月14日)

躲在母嬰板塊的資金看到了什麼邏輯?

01、所有經濟週期都是人口週期

人口週期是人類社會經濟的底層邏輯。它是週期之母,是其他所有經濟週期存在與演化的基礎。甚至有那麼一句話在經濟學域流傳:所有的經濟週期都是人口週期。

國內視角,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據讓我們更深一步正視現實;國際視角,鄰邦日本的境遇讓我們擔憂未來。研究書籍裏,《人口峭壁》熱度居高不下;甚至少為人知的是,各國的教育體系與教材都是遵循不同的人口週期而有不同邏輯的調整與修訂。

一言以蔽,人口週期的嬗變,決定着諸多社會規律的演變。

這是一個需要深刻思考,但仍然未必能系統性言説的課題。但不妨礙我們通過週期傳導,而切實感知它的力量:比如地產週期,表面上我們聊的是“黑鐵時代”,本質則是人口需求的價格博弈。換句話説,不以人口週期為錨,不足以理解地產與金融調控的本質。

苦澀行情裏最甜的一塊糖

圖:人口的中位數年齡。2020年中國一半人超38.7歲。

還原到一個經濟體之上,人口週期的威力更加顯著:它直接推動着國家“教育改革週期—人力資本投入週期—創新週期—產業變革週期—國際關係週期”的迭代循環。時代的一顆塵埃,打到每個人身上都是一座山,表述的就是這種內裏。

所以説,從週期長線看,我們過去10年來經歷的一系列改革或變革,都是被人口週期牽引的結果。從產業部門的去槓桿,到居民部門的被動去槓桿(教育、醫療以及房地產領域的諸多變化),很大程度上,展現的是因循週期之母“做好自己事”的定力。

當然,人道自助之上還有天道往復——比如突如起來的疫情衍生的破壞效應,令週期極為混沌。2500年前,孔夫子“逝者如斯夫”的感慨,在今天依然強烈,所以在很多事情上,我們如今往往願意用“以時間換空間”來形容。

話題有些扯遠了,但這樣的宏觀週期背景鋪陳之後,我們更容易理解一些事情的迫切性,比如這個邏輯鏈條:

供給側改革→地產去槓桿→反壟斷→教育和醫療領域的變化→三胎與春晚催生。

也就是説,在中國經濟工業化起飛之後(縱觀全球主要市場主體,人口無不客觀成為工業化的代價之一),幾乎所有政策調整的一個重中之重指向,都有處置與穩定人口週期考量。

大勢如此,母嬰產業的週期性復興早已埋好引線。

02、疫後重建加速了母嬰板塊的預期

在很多人看來,有些事是積重難返,一旦錯過就不再。比如生育這個話題。特別來自日本的經驗,讓人充滿悲觀。

但無論如何預期它,在問題行進的過程裏,總伴隨着持續的求解過程。何況,經濟環境的不可比擬性(我們實際一直以日本的經濟週期為鑑,避免覆轍),使得我們餘地更大(人始終是環境應激型生物)。所以無論如何,這一過程裏一定會有觸底反彈的週期顯現。

當時當下,一場疫情的重建,正加速了這重預期:在歷史上,無論是美國19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二戰後全球經濟重建,日本失去20年過程,以及2008全球經濟危機之後,都伴隨着天量的信用擴張,以激活經濟,重塑消費預期。

疫情對於供應鏈的切割以及對消費預期的抑制,正(已)傳導至整個產業部門。信用擴張程度或因勢而議,但終歸箭在弦上。反映到2022開年,央行人士“哀大莫於心死”的喊話,以及1月的社融數據,都對此作出了映射。

但我們也知道,“房住不炒”仍是紅線,萬科鬱亮也作出了“黑鐵時代”預判,穩字當頭雖有所平緩,但不能過高預期;同時,過去兩年出口的應激式高增速,也存在緩衝必要。所以基於疫情重建的信用擴張之路,或主要落腳在新舊基建的超前投資建設,以及消費領域上。

至此,人口、老齡化這個重大議題,也就成為信用擴張在消費維度一個重要預期。這不難理解:

人口與需求本是消費的一體兩面,將水引向新生人口家庭,利消費,也利生育,是一個天作之合的信用擴張模型。

以發達國家的先發經驗來看,雖然國家“給錢”生育還不能夠完全扭轉淨增人口減少的形勢,但在相當程度上市能有效起到緩和人口繼續惡化的作用。這對於現階段我國的經濟定位(仍處在發展中國家)和人口增長程度(未達到北歐、日本的人口淨萎縮)來看,如是政策未嘗不是個方法,其起到的效果也可能會優於這些國家。

以甘肅張掖市臨澤縣為例,我們已經看到,在其相關實行實施意見中有如下生育補貼政策:

對在轄區公立醫療機構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臨澤户籍常住產婦一次性分別給予2000元、3000元、5000元的生育津貼,二孩每年發放5000元育兒補貼,三孩每年發放10000元育齡補貼,直至孩子三歲。生育三孩的生育津貼和育齡補貼總共達到35000元。

事實上,按照我國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22萬元以及中位數2.75萬元來看,上述生育補貼力度是非常大的。

以三胎家庭為例,按照臨澤的生育補貼模式,家庭年消費預算將增加1萬元,但這1萬元不一定會都消費在母嬰商品或是服務中,這些錢可能會用在嬰兒開智幼教的商品和服務中,可能會用在遊樂消費中,也可能會用在奶粉、尿不濕、嬰兒生活用品的消費升級中,甚至可能會用在非嬰兒領域的家庭消費支出裏。

所以這1萬的新增蛋糕看似是母嬰市場的囊中物,實際上是能夠漫溢到整個消費市場中。如果再樂觀一些,進而可推演,這一輪母嬰市場的利好預期或有助新一輪市場風格形成的可能。

有樂觀的券商也已對此作出預判,東亞前海證券即指出,隨着三胎政策放開,預計國內每年三胎新生兒將額外增加30萬人。隨着後續國家完善生育政策配套措施,預計未來每年我國為鼓勵生育而進行的財政補貼可超2萬億元。

如此,這可能意味着,在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共同作用下,母嬰賽道可能會成為今年資本市場中的一顆糖。也就是憑着對這般樂觀預期的預判,市場裏部分敏鋭的資金, 在開年苦澀行情裏,着實過得甜如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48 字。

轉載請註明: 苦澀行情裏最甜的一塊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