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北交所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圖為北京證券交易所揭牌暨開市儀式現場(11月15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 鑫攝

日本《產經新聞》近日報道稱,中國又一家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簡稱“北交所”)11月15日開市。北交所創立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創新型中小企業融資。此前中國內地已有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在今年9月宣佈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兩個多月後正式開市。北交所的出現有望豐富中國企業的融資手段。

據德國之聲電台網站報道,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共有81家,主要為中小企業,呼應中國強調的“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方向。北交所與上海證券交易市場之間的主要區別是上市要求較低,因此規模較小、盈利能力較弱的公司可以選擇在北交所上市。彭博新聞社稱,北交所的設立為中國中小公司拓寬融資渠道,進一步推動中國技術創新發展。

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峯會上,中國宣佈“繼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經過兩個多月的籌備,北京證券交易所於11月15日正式開市。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體現了鮮明的創新型中小企業特徵:81家首批上市公司中,87%來自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17家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隨着北交所開市,中國“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重要規劃,邁出關鍵一步。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中小企業是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和創新的重要發源地。目前,中小企業貢獻了我國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創造了80%以上的新產品。面對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融資需求,中國金融市場迫切需要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擴大中小企業金融服務覆蓋面,緩解企業融資難等狀況,激發企業創新潛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是北交所和全國股轉系統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根據北交所發佈的上市與審核4件基本業務規則及6件配套細則和指引,可以看出北交所的幾大特點。其一,北交所是中國為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等金融支持的重要平台,與新三板等融資平台的作用一脈相承。目前,凡是在北交所上市的企業,都已在新三板場外市場掛牌並運行至少一年,在規範培育基礎上,進入北交所場內市場交易。可以説,北交所是“龍頭”,新三板創新層、基礎層是基礎。北交所發揮好“龍頭”撬動和“反哺”作用,將激發新三板市場活力。其二,北交所在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上市標準,並同步試點註冊制,貫徹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理念,同時對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嚴格把關,督促中介機構提升履職盡責能力。這些制度設計一方面拓寬了註冊制的現實邊界和便利程度,讓更多中小企業看到上市機會,資本市場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強化券商投行的“看門人”責任,對中介機構提出更高更細要求,加強公司自治和市場約束。北交所註冊制試點經驗,不僅為創新型中小企業獲得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務提供新平台,也會為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註冊制改革提供參考,促進中國形成北京、上海、深圳三個融資中心“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業的本質是為實體經濟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風險高、競爭難,北交所需要培植有別於滬深交易所、與創新型中小企業的風險特徵相匹配的投資者羣體,引導形成長期投資、理性投資的投資文化,同時加強與滬深交易所、區域性股權市場互聯互通,推進各項制度落地實施,為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在下一步全國股轉系統和北交所市場建設中,應當緊緊圍繞中小企業這個主體,牢牢把握支持創新發展這個關鍵,不斷深化改革、優化服務,增強制度的包容性和普惠性,突出“更早、更小、更新”,構建覆蓋中小企業全鏈條的金融服務體系,探索資本市場發展普惠金融的“中國方案”。

(本報記者  高  喬採訪整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58 字。

轉載請註明: 北交所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