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狂魔這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三峽工程、北盤江大橋、港珠澳大橋、中國高鐵、南水北調、西氣東輸等等,中國的很多項基建項目都是世界之最。
但你想過嗎?為什麼每次中國出現危機都喜歡啓動大基建?為什麼不能直接給大家發錢刺激消費呢?
想弄明白其中的原理,我們不妨回到一個最簡單的公式:GDP=消費+投資+淨出口,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
現在我們處在什麼樣的經濟環境下呢?
2022年疫情持續、俄烏衝突、再加上美國加息縮錶帶來的負面影響,導致現在出口是極度不穩定,出口不穩定,國內消費也無法支撐起來。那按照上面的公式的話,構成經濟增長的消費和出口,都出現了萎縮,唯一能拯救經濟的,就只有投資了,投資包含了基建、房地產、企業設備投資三大主要部分。而這三部分中的企業設備投資,在經濟下行背景下,市場萎縮,企業也紛紛減少投資。剩下能拉動GDP的,就只有基建和房地產了。房地產雖然能拉動GDP,但如果沒有基建作為作為支撐,房地產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所以基建,是經濟不好的時候,ZF拉動經濟的最好抓手,它本質上是乾坤大挪移,也就是向未來借錢,一方面解決當下的經濟困境,另一方面呢也為未來經濟發展積蓄力量。
所以你看,啓動基建比直接給你發錢效果更好。
就比如拿修一個機場為例,首先你需要採購物資,這就能拉動生產這些物資的企業生產、投資;其次你建機場需要設計、施工、監理,由他們又衍生出物流、後勤、財務、審計等等生產性服務業,這些相關的單位也因為這個項目有了業務;再就是通過項目,以及上下游鏈條上的所有企業都增加了更多的工作崗位,有了工作,有了收入,才能去消費,他們一消費,又激活了吃喝玩樂,這一生活性服務業鏈條,這些都是財富創造的過程。
而且基礎建設修建好了,等到經濟復甦的時候,就可以參與到經濟活動之中,變成經濟發展的重要要素,可以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地方政府税收也會隨之增加,這是一個正向循環的過程。
那直接發錢呢?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引發通脹,美國不就通脹了麼?但美國掌握着多項國際貿易的定價權,他的通脹全世界來分擔,而中國的通脹只能自己承受。財政發幣,沒管好手的話,就是無錨印鈔,會造成惡性通貨膨脹。比如解放前的國民政府,由於龐大的戰爭開支,財政無以為繼,只好印鈔發軍餉。結果就是物價飛漲,貨幣貶值,勞動人民的財富極大程度上縮水。其次,發少了其實也沒啥效果,中國居民債務槓桿太高了,90%以上的人都有房貸。國家發個幾千塊錢,大傢伙第一時間全拿去還房貸了,而不是拿去消費,弄了一圈還是沒對產能過剩有啥消化效果。
其實,經濟疲軟時大搞基建,這套理論最初是西方的凱恩斯提出的。當時是世界性的大蕭條。大量工人失業,大量產品積壓。凱恩斯開出的藥方是:政府通過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加大投資力度,把社會上的閒散勞動力給僱傭起來。僱傭起來做什麼活呢?做一些有意義,有回報的事情自然最好。實在沒事幹,一撥人負責挖坑,另外一撥人負責把坑給埋了也行。這可不是段子,凱恩斯當初就是這麼説的,凱恩斯的挖坑理論在經濟學界是非常有名的。
凱恩斯的這個理論雖然誕生於西方,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以工代賑的傳統。最早見於史書的以工代賑,是春秋時代的齊國。晏子知道吧? "去狗國才鑽狗洞"的晏子,使楚那位。有一年齊國發生大饑荒,他的老闆齊景公不顧民間饑荒,要修個築台辦公。晏子這人不錯,為老百姓着想,覺得是個救災民的好機會。於是擅自把圖紙搞大了,把災民用工費調高了。三年才把工程幹完,追加了很多次預算,最終的築台異常超標,特別豪氣。而齊國的災民,也依靠這個工程,順利的度過了災荒之年,保全了齊國的國力。後來,每到災年,各朝代就會在當地修路修橋,並鼓勵家有餘糧的大户擴建家宅。雖然古人不知道經濟學原理是啥,但他們通過多年積累的經驗,也摸索出了國家應對災荒的最有效辦法。
國外大蕭條時期,當年的羅斯福也是這麼幹的,加大財政赤字,大搞基建,還不還得上錢先不管,反正先修路,修房。錢就是一個數字,等到危機結束,誰的基礎建設好誰的國家產能就高,只要國家產能高,管你是打仗還是生產,都將是壟斷地位。只要壟斷就有壟斷利潤,還愁還不上錢?事實證明,美國搞完基建,產能翻倍,待到二戰後各國急需物質,分分鐘成了超級大國。
日本基建60年,從過去來看,無疑也是成功的,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基建讓日本的gdp完成回升。08年世界性經融危機,基建又成功將跌入谷底的經濟拉了回來。基建一次又一次地拯救了日本經濟。但現在呢,日本基建已經開始走向失控了,收益越來越小,導致了逆差,開始為日本帶來負收入,並且開始累計大量的負債。
最後,總結一句。毋庸置疑,大基建是利國利民的一劑良藥。但需要捋清楚一點的是:改革,創新,才是基建發展的真諦,相較於日本,我國在基建方面就強調“新基建“,除了高鐵,動車外,我國在光伏光纖,5G,電動能源、特高壓等方面的基建遙遙領先於世界,這就是我國的高明之處,在未來,我們不僅要成為基建大國,更要成為基建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