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瑞醫藥三季報:淨利潤、營收同比下滑,如何度過陣痛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季媛媛 上海報道  10月28日,恆瑞醫藥公佈2022年三季度業績報告,前三季度恆瑞醫藥實現營業收入159.45億元,同比下滑21.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1.73億元,同比下滑24.57%。報告還透露了一些信息,恆瑞第三季度營業收入57.1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跌。 

報告還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恆瑞醫藥研發費用達34.98億元,據測算,加上本期新增開發支出,估計公司的研發投入超過45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在複雜嚴峻的內外部環境下,生物醫藥產業仍處在轉型發展的“陣痛”期,面對諸多挑戰,恆瑞醫藥需要堅持創新和國際化雙輪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大力投入研發,加速創新成果落地上市,如此才能有望加快轉型,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生物醫藥作為資本和智力高度密集的企業,巨頭更容易產生護城河,相應的巨頭在細分產業方向上的騰挪、試錯和創新跟進上都有更大的成功機會。”該分析人士稱。

本土創新龍頭規避“內卷”

受制於仿製藥收入下跌、多款創新藥執行新的醫保談判價格,以及國內疫情使公司產品銷售受到衝擊,今年恆瑞醫藥的營收、淨利潤均表現出不如去年同期的情況。

此情況下,如何加速調整市場戰略佈局,已經成為恆瑞醫藥當下的重點,為此,恆瑞醫藥將方向瞄準了加速新產品的研發佈局。根據財報,2022年前三季度恆瑞醫藥研發費用達34.98億元,據測算,加上本期新增開發支出,估計公司的研發投入超過45億元。

這也是由於隨着創新藥持續火熱,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創新藥行業賽道,行業競爭加劇的問題不可避免,靶點扎堆、賽道擁擠、內卷嚴重的行業現象隨之出現。在經歷一波快速發展之後,中國創新藥行業的發展遭遇了瓶頸期。畢馬威(KPMG)發佈的《2022年中國創新藥企發展白皮書》指出,目前中國創新藥企受制於研發、商業化與資金三方面壓力,陷入困局。

有證券機構醫藥行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結合當前的宏觀環境,國內不少生物醫藥企業的一些新藥品種進入臨牀也好、獲得天價投資也好,吸引了業內諸多關注,但想要實現長遠的發展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籌備足夠量的資金,至少需要支撐3-5年的經營和研發;同時準備多套預案,以應對沒有足夠融資的情況;在注重產品研發的同時也不能放棄盈利性業務的經營,以副業養研發;

二是儘量做出成型產品,產品可商業化,路線正確,才能吸引到投資;

三是不要集中於單一產品。

總體來説,成功至少需要三個條件:完備的技術路線;健全的創始人團隊;優秀的運營管理和積極的商業化落地能力。 

根據公開資料,在成型產品的打造上,今年7月,恆瑞醫藥第11個上市創新藥、國內首款自主研發的雄激素受體(AR)抑制劑艾瑞恩®(瑞維魯胺片)開出全國首張處方,截至目前已在近30個省份開出700份處方。在創新藥及新適應症申報方面,今年7月,創新藥SHR8554注射液治療腹部手術後中重度疼痛適應症上市許可申請獲得受理,目前國內尚無同類藥物上市。

此外在乳腺癌領域,恆瑞醫藥取得2個重磅進展,創新藥達爾西利用於治療激素受體(HR)陽性、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陰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以及創新藥吡咯替尼用於HER2陽性、晚期階段未接受過抗HER2治療的復發或轉移性乳腺癌的藥品上市許可申請均獲國家藥監局受理。

目前,恆瑞已上市創新藥達11款,在國內同行業排名居前,另有60多個創新藥正在臨牀開發,260多項臨牀試驗在國內外開展。

“在市場內卷、競爭同質化的情況下,本土創新龍頭企業需要以差異化的競爭優勢規避市場風險。畢竟,生物醫藥從自身的屬性來看,就是一個存在風險的行業,一直以來,生物醫藥市場的佈局邏輯並未改變。而面對當前生物醫藥市場困局,走出差異化道路至關重要。 ”上述分析師説。

圍繞組織架構調整轉型

除了聚焦創新研發,面對行業變革和競爭加劇的外部形勢,恆瑞醫藥也在推進組織運營進化,對高管團隊進行調整。

在10月10日,恆瑞醫藥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近日收到公司副總經理陶維康的離職報告,因個人原因辭去上述職務後,陶維康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其負責的相關工作已進行交接,本次人事變動不會影響公司相關工作的正常開展。恆瑞醫藥同時宣佈,任命賀峯為恆瑞醫藥副總經理,據恆瑞醫藥內部人士透露,今後賀峯將承擔上海恆瑞研發中心的新藥研發和研發管理工作。

對於人員的變動,恆瑞方面表示,新的研發副總經理的上任,將有助於公司在保障創新研發的延續性和穩定性基礎上,進一步輸入“新鮮血液”。

除了高管更替,此前恆瑞醫藥還發布公告稱,用於公司2022年員工持股計劃的1200萬股股份已回購完成,以創新藥業務作為考核目標的員工持股計劃順利推進。 

對於公司回購原因,有分析師向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一方面,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銀”的動作可以向投資者彰顯其對於公司經營狀況和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從而有利於提振股價表現,回購資金的流入也有助於改善市場資金面;另一方面,在股價連續下跌或者股價較低時進行回購,有利於控制回購成本,以此可以便於應對當下嚴峻複雜的競爭環境與產業變革。

“從大環境來觀察,由於外部國際環境、能源價格的衝擊,整個經濟的通脹,疊加新冠疫情反覆多變等不利因素,市場的不確定性會加劇。在行業經歷震盪之時,不少醫藥企業開啓自救模式,釋放‘經營狀況良好’的利好消息,也被認為是自救方式之一。公司積極利用好回購的工具,可以適時向投資者傳遞公司管理層對公司價值以及對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信心。”該分析師説。

這也意味着,處於陣痛期的恆瑞醫藥,當下要做到管理現金流、高效運營、説到做到,才能吸引投資關注,提振資本市場的信心。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00 字。

轉載請註明: 恆瑞醫藥三季報:淨利潤、營收同比下滑,如何度過陣痛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