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温 莎
編輯 / 牛跟尚
設計 / 趙昊然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關鍵是,風口在哪?
人們總是在思考賺錢的機會在哪裏。説來也簡單,把握住了正確的趨勢,就擁有了通向未來財富的密碼。
2018年汽車市場走入拐點,幾年前如火如荼的新勢力正在完成一輪淘汰,新冠疫情又加劇衝擊了社會經濟,這些不確定性對投資人的智力和勇氣都提出巨大挑戰,但危與機從來如影隨形。
2020年,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等新詞彙頻繁出現在汽車領域。產業變遷的背後是消費者需求,技術進步,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和國家經濟政策的變革。
今年5月,“新基建”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5G、特高壓/電力物聯網、高鐵/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雲計算/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為主的七大核心領域,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柱,承擔起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任。
政策導向下,產業界和資本市場對新經濟的關注度也持續升温,全國各省陸續推出了總額超50萬億元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與此同時,隨着智能化、網聯化的深入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日趨成熟,汽車成為繼個人電腦、手機之後的下一個最具前景的智能終端設備。今年,汽車行業跑步進入了智能化落地的元年。
汽車從A點到B點的簡單交通工具搖身一變成為大號移動終端,在四個輪子加一個沙發的基礎上又加入了一個電腦。雖然外形沒有多大變化,但內在的升級卻讓汽車變得愈加聰慧,而智能汽車的普及,更需要全產業鏈的支持,這其中就藴藏了無限的商機。
事實上,從汽車產業發展的歷史來看,每一次汽車技術的進步和產品的重要突破,都是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密切配合的結果。整車企業在技術集成上功不可沒,但是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大都出自零部件公司,如汽油噴射、增壓器、防抱死剎車、安全氣囊、子午線輪胎等等。
智能汽車新加入的“這台電腦”也遵循這一路線。芯片、傳感器、電驅系統……“電腦”複雜的構造帶來了一條新興的產業鏈,上面正在也即將衍生出了數不清的企業。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就曾指出,“智能汽車底層是智能零部件”。而從方向上看,智能汽車領域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是兩條主線。
值得一提的是,新技術正在將汽車改造成一個新物種的同時,汽車的使用方式和應用場景也發生着巨大變化。新能源汽車產品之外,新出行,新零售,新科技,新應用等諸多領域都開始出現新的投資機會。
未來正在以超乎尋常的速度駛來,在任何領域,資本都是推動技術變革和行業進步最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這些站在風口浪尖處,從大時代中尋找機會的投資人,他們的觀點和意見值得參考和借鑑。
第十二屆汽車藍皮書論壇第一天,在“自動駕駛”分會場,黑芝麻智能科技聯合創始人、COO劉衞紅,蔚來資本管理合夥人餘寧,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李軼梵,一點資訊高級副總裁金治,在汽車商業評論主編劉寶華的主持下,以“汽車業現在值得投資的方向”為題進行了一場圓桌討論。
他們從整個國際局勢、經濟走向、政府政策、產業發展的趨勢中,找出了自己認為最值得投資的方向。
餘寧認為,汽車業最值得投資的方向是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和服務的場。“在50萬億元的投資規模面前,這裏面有一多半都和車、路、場等智慧交通緊密相關”。他相信,當新基建碰撞新四化,當智慧交通遇上自動駕駛,當車、路、場相互疊加,就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會。
在餘凱看來,新企業PK主機廠的能力就是在於軟件能力,把下面的芯片、模組打造成一個軟硬結合的方案,提供給主機廠。未來在智能座艙域、智能駕駛域,會出現一系列新型的以軟件基因典型差異化特徵這樣的一級供應商。
參與過吉利多項重大投資的李軼梵希望能夠為行業的進步貢獻力量,要在產業鏈上通過上下游的關係,能力去打通一些通道,雖然不知道這個世界明天是什麼樣,但他希望吉利汽車可以在裏面,跟隨世界的變化而變化。
“雖然從基金的角度我們定位在一個非控制型財務的投資者的角色,但是和傳統財務投資者不同的是,我們希望利用產業的力量,利用主機廠的資源去搭台,讓創業者唱戲。”李軼梵説。
劉衞紅則站在更高的角度給出了方向,他説,汽車產業是很大的,現在都是往“新四化”方向發展,一句話,順勢而為,謀勢而動。從電池、能源管理、共享,從汽車本身、汽車電子、芯片,一定要順着一個大勢去做決定,時間窗口也非常重要。
“在將來的發展趨勢裏面,除了智慧的大腦以外,還需要更多的攝像頭,更多的感知,做更多的融合,需要更多算力。”劉衞紅説,儘管汽車領域的軟件開發是確定的大勢所趨,“但軟的跟硬的一定要結合好,光軟不硬不行。”
金治則從自身的平台出發,表示從古到今最具有生命力的有一件東西就是內容,無論科技如何發展,我們的大腦對於審美,對於好的內容都是有需求的。
以下是汽車商業評論整理的此次討論內容,此處略有刪節。
兩年已經有12、13倍左右的回報
劉寶華(汽車商業評論主編):這是今天的最後一場,有可能是最最關鍵的一場,這一場的主題是投資,今天有很多公司的領導講得很開心,但如果把他們的投資抽掉、融資抽掉也開心不起來,投資這個東西像人的血液,可能比工業中的石油還要重要,這是一個關鍵的話題。
這場人物搭配也非常奇妙,非常有意思。中國汽車業歷史上最牛的併購投資項目,大部分是由幾位嘉賓中的兩位完成的,像吉利投資戴姆勒,美國飛行汽車公司;另外幾位也有非常深的資歷和資本。
下面按我們話題的邏輯來,首先資本方,然後主機廠,然後科技公司,然後內容公司的順序。
餘寧總,我們先把最主要的問題打個底,現在什麼是汽車業?汽車業值得投資的方向在哪?您先給我們列一下,看後面的嘉賓能不能突破你的範疇?
“
在投資上堅持幾個大的賽道和方向,然後尋找最聰明、最能幹的團隊,一定會有比較好的回報。
——蔚來資本管理合夥人餘寧
”
餘寧(蔚來資本管理合夥人):我剛剛演講過,一個是聰明的車,一個是智慧的路,一個是服務的場。聰明的車最最重要的還是自動駕駛,包括L3級的卡車,好多人談論的L4,最終可能會到L5,還有自動駕駛的芯片,都是非常大的萬億級的投資市場。
另一個智慧的車,包括裏面的智能座艙;智慧的路,這裏面政府應該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主要對標準的統一會加速進程。
特斯拉作為單車智慧是發展得非常快,中國實際上有一個不同於美國的非常大的優勢,也就是制度的優勢,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在這上面通過車路協同更容易實現L4或者L5的自動駕駛。
最後一個就是服務的場,這是我提出來的。圍繞服務的場,包括攝像頭,換電這些東西。
在投資上堅持幾個大的賽道和方向,然後尋找最聰明、最能幹的團隊,一定會有比較好的回報。現在投資的業績,最好的投資兩年已經有12、13倍左右的回報。
賺了還是賠了
劉寶華:第二個到主機廠代表。現在講投資大多是對初創企業的投資,你們吉利為什麼18年的時候投了一個老爺爺的企業,130歲的戴姆勒,你們的邏輯在哪?
李軼梵(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我負責吉利的產業投資基金,從生態的角度可能會更關注初創型、技術型,代表着未來趨勢的企業。另外從行業的角度,從主機廠的角度,從資源協同發展的角度,這也是我們當初投資戴姆勒的一個出發點。
130多年前,奔馳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輛汽車之後,汽車的形態基本沒有發生過改變,這就是我們李書福董事長説的,造車不就是四個輪子和兩套沙發嘛。但是在未來10年、15年,整個車的業態會發生巨大的變化,逐漸逐漸人就沒了,駕駛員就沒了,或者會出現一些新的東西,這些會改變出行方式,出行方式又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都有一些革命性的變化。
在這個過程裏面,主機廠之間的協同性就非常重要。因為現在很多新興的技術也好,商業模式也好,光靠以前一家主機廠、一家公司包打天下是不可能的,沒有是一個人能做的。
我回憶一下,我們收購戴姆勒後面的兩天,我陪李書福董事長在德國進行了路演,不是商業路演,是政治路演,見了德國所有的政府,包括聯邦政府,州政府,從執政黨、反對黨、工會一系列都見了,我們反覆闡述我們的理念,我們認為我們不是在競爭,也不在消滅競爭,我們是在協同。
當時我記得很清楚,那還是兩年半以前,當時蘋果的市值是6000多億美金,谷歌的市值是8000多億美金,現在蘋果都已經奔2萬億美金走了。
當時我們説,要面對的是這些新興勢力,我開玩笑的説他們是門口的野蠻人,以後可能會呈現降維打擊,等他們掌握了操作系統、算法等等的時候,現在所有的汽車廠,就像現在所有的手機廠一樣,説到底就是一個代工廠。
我們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所以要聯手起來共同做一些事情。回答您的問題,這就是我們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的出發點,我們現在處在一個協同的時代。
劉寶華:那賺了還是賠了?
“
至於説財務是賠了還是賺了,我想我可以負責的説,戴姆勒如果今天破產了,明天世界上就沒有戴姆勒整個公司了,我們基本上還是全身而退。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李軼梵
”
李軼梵:在這個項目上,我們是一個戰略投資,不管賺和賠,我們一直會是戴姆勒的長期股東,我不能用永遠的股東,在每年的股東會上也這樣表態。事實上,在過去三年也是這麼説的。至於説財務是賠了還是賺了,我想我可以負責的説,戴姆勒如果今天破產了,明天世界上就沒有戴姆勒整個公司了,我們基本上還是全身而退。
我買了兩支股票
劉寶華:投資老貴族是沒錯的,現在的新貴族也非常厲害,比如特斯拉。我們邏輯再往回轉,先轉到餘凱總這邊,去年和您交流,特斯拉,日本人不是拆了一輛Model 3嗎,感覺和豐田差距是6年,您説對這個事印象特別深。您覺得,這件事對中國汽車有多大影響嗎?
“
四個輪子上面的超級計算機,我認為這是一個必然趨勢,這件事情大概率跑不掉的,一定是比智能手機更大的產業。
—— 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
”
餘凱(地平線創始人兼CEO):特斯拉,尤其是Model 3的橫空出世,其實可以對標當年蘋果在2007年推出第一代iPhone對整個產業的影響。在智能手機出現前,功能手機對芯片、對操作系統都是無所謂的,這裏面都是單獨的廠家垂直寫個軟件而已,並沒有軟件和硬件分離,並且還有一個開放的生態,這麼多APP。
過去的汽車很像一個功能汽車,芯片都是小芯片,大概100多個ECU,高度耦合在一起,不能夠升級換代,功能也非常單一。軟件跟硬件沒有分離,所以也不能持續更新軟件,提升用户體驗,定義新的的能。
但現在不一樣了,中央電子電氣架構、芯片、操作系統,特斯拉完整的把這個東西端到端的展現到了業界面前,無論是豐田還是大眾看到了才覺得,哇,原來是這樣!
德國博世在好多年前就講了電子電氣架構的演進,大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了,只不過那個時候大家認為一直到2025年都不會大規模的實現,包括軟件定義汽車,他們認為這是很遙遠的事情,但特斯拉在2019年把這件事完整、完美地做成了。況且,這裏面,芯片是他們自研的,操作系統也是自研的,這很像蘋果。從硬件、軟件再現了蘋果的打法,對所有人是一個啓示。
我們要思考的事情就是,這是偶然現象還是必然的趨勢?我們的產品定義,組織、文化,人才是不是要跟上,我個人認為這是革命性的變化,包括我自己創業的時候。我是(20)15年的時候從百度離職,創立了地平線,因為我預見了這樣一個未來,所以我們做車載智能芯片。
之前在百度的時候,我負責整個的自動駕駛,那個時候打開車後備箱一看,裏面各種機器,線密密麻麻的,車開一段時間就得停到某樹蔭裏去散熱,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真正的智能汽車往前推進一定要從軟件到硬件,為車載打造芯片。
今天的話題是投資,我在想跟投資有什麼關係?5年前我創業的時候,就買了兩支股票,一個是英偉達,一個是特斯拉,那時候特斯拉大概200多億美元,現在已經是2600億、2700多億美元的樣子了。包括我第一輪的投資人,也是因為聽了我的故事,自己也去買,他後來跟我講,幸虧當時買了。
四個輪子上面的超級計算機,我認為這是一個必然趨勢,這件事情大概率跑不掉的,一定是比智能手機更大的產業。今天這麼晚,為什麼大家還聚在這個地方,是因為大家都認同這個方向。特斯拉還是很了不起的,真的是汽車行業的蘋果。
內容是最有生命力的
劉寶華:讓餘凱總分析來分析去分析到自己的公司上了。現在衞紅總繼續談特斯拉,剛剛説芯片很厲害,還有一個電子電氣架構,跟原來比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您原來是從整車做起的,現在又做科技公司,這方面應該是瞭解特別深的,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
在將來的發展趨勢裏,芯片除了智慧的大腦以外,還需要更多的攝像頭,更多的融合,更多的定位,還有決策,需要把控,需要一些算力的支持,還要低功耗。
——黑芝麻智能科技
聯合創始人、COO劉衞紅
”
劉衞紅(黑芝麻智能科技聯合創始人、COO):我應該是一個老的汽車人,之前工作過兩家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和博世,在博世工作的時間比較長,經歷了一個很大的變化,行業也在發生很大的變化,往“四化”的方向去發展。
聊之前我順便説一下,4年前我離開博世,創立了黑芝麻智能科技,公司可以貼上的標籤是人工智能+芯片+自動駕駛,四年期間我們推出了兩個芯片,目前在行業裏面是一個比較領先的地位。
非常幸運的是,我們的芯片與兩家頭部的主機廠進入了落地合作階段,另外跟一家全球頂尖的零部件供應商,在車路方面也有一個全方位的合作,拓展一個芯片的新領域。
我們覺得在將來的發展趨勢裏,芯片除了智慧的大腦以外,還需要更多的攝像頭,更多的融合,更多的定位,還有決策,需要把控,需要一些算力的支持,還要低功耗。
劉寶華:哪些領域有更好的成長前景和更好的發展,更好的空間,除了剛剛講到的比較硬的技術之外,其實我們每個人接觸到的不光是硬的這些技術、裝備,還會接觸到比較軟的,比如説內容,這個內容往往跟汽車、跟硬件一結合會產生出來新的領域。金冶總,能不能分享一下,我知道你們在做這些?
“
我們可以不讓你自己去選,根據個人軌跡的數據,根據時間環境在開車的時候會推送這樣的內容,這是是我們的願景。
——一點資訊高級副總裁金治
”
金冶(一點資訊高級副總裁):在做的都是汽車界的大咖,我一做內容的公司在這摻和什麼的?先説一下,我來自一點資訊,簡單的説是一個內容分發平台,通過算法將用户喜歡看的這些內容,無論是圖文、音頻、視頻推送到他們手中。
我接一下上位嘉賓的話,汽車就是四個輪子再加兩個沙發,大概十幾年前是這樣的説法,現在我再給智能車加一台電腦。電腦產生之前,我們是如何獲得內容的,以前通過報紙、雜誌,後來通過電腦,之後是手機。
在車已經如此智能的情況下,我們希望車上的用户也可以享受到好的圖文、音頻、視頻。剛才有人提到特斯拉,為什麼體驗好?就是軟件和硬件的結合。從古到今最具生命力的一件東西就是內容,無論科技如何發展,我們的大腦對於審美,對於好的內容都是有需求的。
一點資訊想做什麼事情呢?除了芯片,汽車設計之外,我們認為汽車裏面用户能夠想到的內容分發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領域。我們除了有自己的APP之外,還給中國佔有率達90%市場份額的四大手機廠商提供內容,我們可以用同樣的原理,同樣的算法給汽車廠商提供這樣的內容。
通過算法,你在早上開車的時候想聽郭德綱的相聲,晚上在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可能要放個動畫片或者教育的東西,我們可以不讓你自己去選,根據個人軌跡的數據,根據時間環境在開車的時候會推送這樣的內容,這是是我們的願景。
汽車的業態在變化
縫隙市場
投人,投技術護城河
更多精彩內容
詳見《汽車商業評論》雜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