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線持股,反覆做T,真的能獲得穩定盈利嗎?
茅台的股價神話,在如今的A股市場中,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長線價值投資者。
有人説,如果堅持持股,再反覆通過盤中做T來攤薄成本,那麼不就完美了嗎?
有這種思維,其實很正常!
我之前有篇文章提到過,2016年後,由於外資的持續買入,使得A股核心資產和各行業龍頭股得到了長期充分的價值投資,因此“長線持股”四個字越來越多的被國內投資者提起。
而又由於“T 0”往往被描繪成能讓人即時認錯的交易機制,在國外大量資本市場都在實行,因此也總被廣大股民所向往。
那麼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是以數據説話。
首先,先對長期持股的時間做一個定義!
很多人對此都會有不同的認知,而我個人對於長期持股的定義,是根據貨幣週期來算的。
這裏我們參考評價潛在購買力的M2數據:
統計時間:2008年2月-2020年5月(單位億元)
在這段時間裏,我們的M2數據總體增長率(也就是圖中的斜率)是大體變化不大的。
平均每月增長2.7%,平均5年左右翻一倍。
因此,想要長線持股,我認為一個5年的貨幣週期才是起步。
在確定這個時間週期後,我們再來對股市的真實表現做一個統計,統計標準:上市超過5年,5年漲幅大於0
系統向前復權後,2561只A股上市公司中,只有318只為正收益,勝率12.4%。
如果你想通過長期持股,跑贏貨幣供應速度,也就是很多説的跑贏通脹。
那麼5年漲幅大於100%的,只剩下98家,勝率3.82%
與我們對A股的往常印象中7虧2平1賺幾乎相等,同時這個1賺裏,真正想用長線持股,賺到了超額收益股票非常稀少。
而當我們連續統計兩個貨幣供應週期時,數據會好看一點。
系統向前復權後,1653只A股上市公司中,只有895只為正收益,勝率大於50%。
但想要跑贏兩輪通脹,也就是漲幅大於200%,則只剩下26家,勝率1.57%
這種數據背後,是A股多年沒有長線投資風氣的根本原因。
當然,我們在之前的文章曾跟大家説到過,2016年後,外資買入A股的金額越來越大,價值投資 長線持股的目前正在流行。
如果只統計這個時間段,那麼勝率會相對好看一些。
這4年中,2784只股票中,上漲的有670只,勝率24%
系統向前復權後,跑過通脹(4年80%),有230只,勝率8.2%。
但是我們依然看到了,想在A股中通過長期持股換回超額收益,依然是9死1生。
因此在我看來,重點其實不是做不做T的 問題,是如何才能保證選到這些小概率能長期上漲的股票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