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深度丨外貿出口調查!數據回暖生意仍難做,已有企業“出海搶單”

由 睢風娥 發佈於 財經

今年以來,中國兩大外貿重地珠三角、長三角先後受到疫情影響,但外貿行業仍表現出極強的韌性,今年5月份,我國出口數據超預期回升,出口1.98萬億元,同比增長15.3%,成為疫情陰影下中國經濟的一抹亮色。尤其是汽車、手機等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數據亮眼,顯示出口結構升級在加速進行。

但與此同時,部分訂單轉向東南亞各國的討論不絕於耳。不容忽視的是,當前外貿所面臨的形勢複雜多變,部分外貿企業存在訂單下滑、成本上升、利潤下降等情況。

據云啓資本測算,歐美日韓在鞋服類、傢俱類、電機類、通信類四大品類上合計從中國一年轉移價值約720億美元的訂單,約佔相應品類對歐美日韓出口總額的16.3%。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承接約530億美元訂單,其中越南承接約450億美元訂單。但東南亞各國在承接訂單的同時,也擴大了從中國進口原材料與零配件,中國的供應鏈優勢依然明顯。

“中國可能會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著名經濟學家、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研究院院長向松祚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製造業大國的地位不會被越南、印度等所取代,但當下需儘快恢復國際往來的正常管理。

出口數據超預期回暖

位於義烏的浙江多滿貿易公司深耕東南亞市場10多年,是菲律賓等國家大型超市的日用百貨供應商。該公司總經理許若穎最近的工作節奏快了很多,原因是訂單多了。

“今年訂單比往年增長30%左右。”許若穎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疫情管控已經放開了,出貨量比疫情封鎖時多了。”

在佈局2B業務同時,浙江多滿貿易公司也在拓展海外倉業務。許若穎告訴記者,公司海外倉是電商平台蝦皮和Lazada的服務商,一鍵代發貨,“海外倉的出貨量今年也有所增加。”

浙江多滿貿易公司出口訂單增加,是義烏乃至浙江今年外貿出口回暖的一個縮影。今年1~5月,浙江省出口1.34萬億元,同比增長21.4%,其中,義烏今年1~5月外貿出口總值1678.3億元,同比增幅達39.8%。

在河北,從事保温材料進出口業務的河北優耐德節能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以來,以FOB(離岸價)成交的出口額同比增幅達41.2%。該公司執行總裁劉曉明告訴記者,“由於運費的價格有近10倍的增長,如果包含海運價格在內的出口額,增幅可能更大。”

在劉曉明看來,疫情影響下,各國為了刺激經濟,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會加大投資力度,公司產品保温材料屬於基礎建材,將迎來一次新機遇。據透露,越南等東南亞市場是公司主要出口地,其中越南市場每年增速都不低於40%,同時考慮到工業建築領域業務不會持續,公司今年開始開拓美國和澳大利亞的民用市場。

今年3月份遭受疫情襲擊的深圳,出口數據也已回暖。1~5月,深圳進出口13089.1億元,同比下降1.0%,其中,5月份數據回暖,深圳外貿出口1618.6億元,增長15.1%。

深圳市華思旭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以來訂單也保持着穩中有升的狀態。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比較穩定的是公司傳統產品——應急啓動電源,與同期相比呈現出略微上漲的態勢;而在當前全球比較熱門的户外儲能電源類目中,則有較大幅度增長,特別是在日本和北美地區市場,“因為户外儲能電源行業的目標市場主要集中在美日歐等地,需求較旺。”

即便今年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上海,目前出口也正在恢復。上海博灼包裝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包裝機械企業,出口佔比逾60%。該公司總經理徐海濤向記者表示,目前有些國外客户開始陸續下訂單,出口訂單逐步反彈了,“公司出口訂單3月份同比增長100%,4月中下旬和5月上中旬因疫情影響,新訂單以及出貨量均為零。”

記者從上海海關獲悉,上海外貿目前已進入快速恢復軌道。6月至今,上海海關日均接受口岸一線進出境申報報關單量約6萬票,較4月中旬最低值回升3.44倍,已恢復至2021年同期的99.17%。根據當前最新數據預測,6月份,上海口岸進出口(全國各省區市企業通過上海口岸實施的進出口)有望同比基本持平,上海全市進出口(上海企業實施的進出口)有望實現正增長。

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增速較快

儘管服裝、鞋帽等勞動密集型出口訂單也在回暖,但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我國出口增幅較快的商品種類是汽車、手機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品。

中汽協數據顯示,6月,汽車企業出口24.9萬輛,創歷史新高,環比增長1.8%,同比增長57.4%。放眼整個上半年,汽車企業出口121.8萬輛,同比增長47.1%。其中,新能源汽車共出口20.2萬輛,同比增長1.3倍,佔汽車出口總量的16.6%。上海是中國最大的汽車進出口中心,佔全國汽車對外貿易的七成左右。

根據上汽集團發佈的產銷快報,今年5月和6月,上汽海外整體銷量分別為8.6萬輛和8.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7%和59%。今年上半年,上汽累計海外銷量已達38.1萬輛,同比增長47.7%。上汽集團此前表示,2022年全年海外整車銷量將力爭突破80萬輛“大關”。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上海汽車出口在疫情期間受損嚴重,目前正在恢復,預計我國汽車出口全年仍將延續回暖趨勢,“主要原因是國外汽車生產鏈條受阻,但需求又存在。”

手機也是今年出口增速較快的產品。上海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上海手機出口235.8億元,增長129.7%。杭州海關數據也顯示,今年前5個月,浙江省手機出口43.4億元,同比增長110%。

被稱為“非洲手機之王”的傳音控股近期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目前新興市場國家仍處於“功能機向智能機切換”的發展趨勢中,智能機市場潛力較大,另一方面,公司還在持續“走出非洲”,除了南亞國家外還在不斷地向外擴張。

跨境電子商務物流供應商遞四方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承接的出口貨品中,3C等類目稍多。”根據遞四方今年1~6月的物流大數據,直髮類包裹排名最靠前的是手機殼手機膜等配件,海外倉出庫排名則以打印掃描設備、汽配等居多。

向松祚向記者表示,中國的出口結構在不斷向上調整,除傳統的來料加工外,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自有品牌的產品在出口總額中佔比不斷提升,包括汽車手機、機電設備等領域都湧現了一批中國自主品牌的產品出口,這説明中國的產業升級其實是在加速進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1日起落地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也讓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南京海關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江蘇省分會近日對外公佈,今年上半年,江蘇省RCEP簽證出口貨值達195億元,居全國首位,共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約5.57萬份,預計相關企業享受RCEP其他成員國關税減讓超1.5億元。

中國貿促會貿易投資促進部部長馮耀祥日前表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貿促系統原產地證簽證金額共計1553.4億美元,同比增長23.95%。日本連續5個月位居全國貿促系統RCEP原產地證簽證金額排名首位,每月簽證金額佔比都超過90%,説明RCEP的實施對中國向日本出口的拉動作用非常顯著。

部分企業遭遇“訂單困境”

雖然我國今年以來外貿出口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受疫情及地緣政治衝突影響,全球經濟復甦脆弱,國際市場需求呈收縮態勢,以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調整,出現本土化、區域化、近岸化轉移的態勢,部分外貿企業難言樂觀。

徐海濤向記者表示,受今年上海疫情影響,公司國外經銷商客户流失較多,“讓流失的客户再回來,很難,公司一些核心客户已將部分訂單下給競爭對手,上海不具備成本優勢,但具有品質或服務優勢,一旦客户接受了競爭對手的產品和服務,我們要想再贏回來,過程非常難。”

徐海濤表示,公司所處的機電設備領域,主要對標歐美二線品牌,競爭對手除國內企業外,主要來自歐美、土耳其和印度,機電設備都是需要售後的,疫情導致公司無法派人現場售後,“比如原本買中國的設備只要100萬元,買歐美的設備需要500萬元,但因為疫情中國企業無法現場售後,一些高端客户就轉向歐美設備,預算較低的客户會轉向印度和土耳其設備。”

他透露,今年本來定的目標是50%的增長率,但6月底才逐步回暖,相當於去掉一個季度,目前只能降低目標,爭取與去年持平,如果做得好,增長率可以達到20%,相當於至少調低了30%的增長率。

同樣的,珠三角一家從事機械出口的企業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以來,業務量下降了30%,一個是需求下降,另外一個原因是不便於外出聯繫客户,“像我們的設備,需要給人展示,以前會頻繁參加國內外的展會,但現在快三年沒有辦法與國外客户面對面地展示了,不利於銷售新產品和開發新客户。”

恆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偏光片、光學功能膜、光學補償膜等顯示屏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以國內業務為主,有部分產品出口至韓日及我國台灣地區。公司業務總監譚智敏向記者介紹,目前該行業有60%~70%的產能是在國內,國外產能佔比較小。受疫情及通脹影響,加上前兩年的過度消費,今年6、7月份以來,行業需求比較平淡。據瞭解,海外訂單減少量達到30%~50%不等。

訂單量下降,出口成本卻在上升。疫情以來,海運價格漲了幾倍,現在雖然鏈路暢通了,但是價格已經回不到從前了。此外,油價上漲,國內運輸部分的價格也都在漲,一些需求比較緊急的客户,還可能得臨時改為空運,進一步增加成本。

海運費用依然高居不下。許若穎表示,“寧波港口到菲律賓,一條高櫃的運費往年只需6000元人民幣,現在都在1萬元以上,1.5萬元的也有,這還是東南亞航線,歐美航線漲價更厲害。”

“海運費用高企,對國外客户而言也是一個痛點,客户一直説,換美元匯給我們,要損耗5個點,再加上海運費的上漲,生意越來越難做。”許若穎説。

劉曉明坦言,自去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來,整個行業的原材料成本仍處於高位,同行業部分公司受生產成本高、無品牌、無核心技術、缺乏銷售渠道等因素影響,已經處於零利潤經營。此外,無論是遠洋和近洋的海運費都一直居高不下,使企業原本具備優勢的FOB價格失去了競爭力,也導致部分訂單流向馬來西亞、土耳其等國家。

“貿易形勢依然嚴峻,幫公司代理出口的貿易商,已經關掉三分之一了,堅持下來的裁員一半的也很多。”徐海濤表示。

此外,這兩年許多外貿企業遭受了亞馬遜封店等事件影響,華思旭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與美國NOCO公司進行了長達18個月的337調查,最終在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的指導下,取得了初裁的勝利,以後可以更加放心地在全球市場開疆拓土。但很多沒有知識產權保護的企業,可能就面臨着較大的困難。

解決困境需對症下藥

“出海搶單,包你回來!”近日,浙江省海寧市提出五大舉措,組建24小時戰鬥聯絡羣,並由書記、市長掛帥,統一指揮協調,解決企業出海的後顧之憂,鼓勵企業“能出盡出、能搶盡搶”,確保企業出境順利、回國無憂,凡有外貿業務的企業,赴外參展或拜訪客户產生的機票費用由海寧市財政給予50%補助,單個企業最高可享受50萬元。

這一政策獲得外貿企業的交口稱讚。政策出台的背後,是企業對於市場開拓和生存發展的急迫需求。助外貿企業紓困解難,各地政府多措並舉,也見到一些成效,但關鍵要找準着力點,對症下藥。

向松祚表示,儘快恢復國內外往來交流的正常化管理,是最大的當務之急。“如果國門基本被關閉的情況持續更長時間,對我國的出口和經濟發展都是極其不利的,因為海外已經基本上放開,現在很多海外訂單轉向東南亞等區域,如果這種趨勢不能儘快結束,那會對中國經濟和出口造成非常大的打擊。”

企業也在積極努力。“無論我們對外貿前景是否看好,作為一家企業來説,都需要積極應對,以使得企業能夠增長。”徐海濤表示,應對挑戰的方式包括加大產品研發、銷售渠道的鋪設等,2020年以前公司客户以終端用户為主,終端客户的利潤率較高,當時員工可以出去售後,但受疫情影響員工無法出去,公司目前在銷售端大規模拓展利率潤較低的代理商業務,由以終端用户為導向的外貿銷售模式轉向以經銷商導向的銷售模式,且採用獨家代理的模式,“不僅營銷端調整,產品線也在進行調整,一些非標機型因為不具備服務能力,要調整為標準機型,哪怕是附加值低但可以走量,降低售後的壓力。”

“近些年國家針對貿易壁壘和區域保護主義等外部因素的影響出台一系列穩外貿、穩出口的政策及措施,並出台和落地了多項扶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政策。”劉曉明表示,“我們希望這些政策持續落地。”

“去年當地政府牽頭,由我們單位發起成立了廣陽區對外貿易企業協會,大家抱團互助,比如可由協會出面,共同與物流公司洽談‘從工廠到港口的運費’,如果一個集裝箱節約500元運費,1000個集裝箱就可節約50萬元。”劉曉明説。

在向松祚看來,現在我國部分產業向東南亞國家轉移,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歐洲、日本等地產業向中國轉移比較類似。這會刺激中國產業不斷升級,向中高端邁進,這是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的過程,“雖然短期會對中國的出口構成壓力,很多企業感覺到訂單減少,或是訂單增速放緩,但長期也會促使企業轉型,目前珠三角、長三角的很多企業,正在不斷加大轉型力度。”

“中國製造業大國的地位不會被越南、印度等所取代,原因很簡單,一是中國經過40多年的快速發展,產業鏈非常齊全與穩定,這不是其他國家能夠輕易取代的。二是中國勞動力素質,尤其是產業工人的素質與能力,在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是最高的。”向松祚向記者表示。

深圳跨境電商協會執行會長王馨認為,跨境電商在過去幾年一直一枝獨秀,逆勢增長,在穩外貿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在促進跨境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上可以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首先,勞動力成本逐年增加,對中小企業的生存壓力造成的影響很大,希望能有更實質的減税和免税的政策出台;其次,在出海過程中,中小企業無法應對各類不確定因素帶來的衝擊,比如國際貿易規則、税法、專利知識產權、物流等,希望政府和行業協會加大對出海企業海外拓展的服務培育,避免企業出海成為炮灰,切實解決企業出海風險;再者,加大合適的傳統外貿企業向跨境電商的轉型,不再侷限於傳統外貿的貿易規則,加大政府對跨境電商產業的引導和培育孵化,給予佔領市場的客户一定的獎勵;此外,加大國家層面在全球範圍內的資源佈局,尤其是海外倉、海外營銷網絡的佈局,解決中國企業受制於人的局面;最後,加大產業基金對外貿企業的投資,佈局國內外產業鏈,限定時效要求銀行對中小企業進行貸款,做雪中送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