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在英國曼徹斯特,一名女子在市場內購物。 (新華社發)
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雖然上調了全球和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但在利率上升的背景下,全球增長已大幅放緩,除個別經濟體表現亮眼外,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整體增長乏力,仍處於不穩定狀態。尤其是多重衝擊給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發展造成重大挫折,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金融風險加劇。
世界銀行日前發佈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將增長2.1%,較1月預測上調0.4個百分點,但仍低於2022年的3.1%;2023年中國經濟將增長5.6%,較1月預測大幅上調1.3個百分點。但是,世行認為,除個別經濟體表現亮眼外,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整體增長乏力,仍處於不穩定狀態。
世行預計,由於中國經濟恢復及幾個大型經濟體增長前景改善,今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歐洲、中亞地區經濟增長將加速,其他地區經濟增長將放緩。明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南亞地區經濟增速將回落,其他地區增速將因內部不利因素緩解和外部需求增強而提高。
發達經濟體增速下降
總體而言,世行對全球經濟前景持悲觀態度。報告指出,發達經濟體的增長速度將從2022年的2.6%降至今年的0.7%,而且2024年增長仍將保持疲軟。主要發達經濟體中,美國經濟預計今年增長1.1%,明年放緩至0.8%,這主要是因為大幅加息的影響會再持續一段時間。在歐元區,由於貨幣政策收緊和能源價格上漲的滯後效應,預計2023年經濟增速將從2022年的3.5%下降至0.4%,明年增長1.3%。日本今年經濟增長0.8%,明年增速為0.7%。
即便最新預測比1月的預測有所上調,但是對於發達經濟體來説,2023年仍將是過去五年來增長最慢的年份之一,而三分之二的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將低於2022年的水平。到明年年底,約三分之一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將比2019年還低,對於他們來説,這是“失去的五年”。世界銀行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英德米特·吉爾表示,“世界經濟正處於險境。除東亞和南亞外,經濟增速遠遠達不到消除貧困、應對氣候變化和補充人力資本所需的水平。2023年的貿易增長速度將不及新冠疫情暴發前的三分之一”。
“減少貧困和擴大繁榮的最可靠途徑是促進就業,而增長放緩使創造就業變得更加困難。”世界銀行集團行長彭安傑(Ajay Banga)説,“我們必須記住,增長預測只是預測而非必然結果。我們有機會扭轉局勢,但這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
低收入國家面臨困境
在利率上升的背景下,全球增長已大幅放緩,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金融風險加劇。除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率預計將從2022年的4.1%下降至今年的2.9%。最新預測顯示,包括新冠疫情、烏克蘭危機以及全球金融環境緊縮導致經濟急劇放緩在內的多重衝擊已給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發展造成重大挫折,其影響將在可預見的未來持續存在。低收入國家,尤其是最貧困國家蒙受的損失最為明顯,人均收入增長緩慢將使很多低收入國家的極端貧困更加難以消除。
報告分析了美聯儲加息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影響。報告認為,美國利率快速走高給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帶來不利財務影響,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增大,這種負面影響在經濟較為脆弱的國家中更為明顯。
報告全面評估了低收入經濟體面臨的財政政策挑戰。這些國家正處於極度困境之中,利率上升使其過去10年以來的財政惡化更為加劇,有限的政府收入中越來越大的份額被利息支出所吞噬。有14個低收入國家已經陷入或極有可能陷入債務困境。低收入經濟體的支出壓力不斷上升。低收入國家的居民家庭比其他國家更容易因極端氣候事件和衝突戰亂等負面衝擊而陷入貧困。平均來説,低收入國家的社會福利支出只佔其GDP的3%,遠低於發展中經濟體26%的平均水平。“在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利率上升正導致債務壓力增大。財政疲軟已使許多低收入國家陷入債務困境。”英德米特·吉爾表示。
報告指出,迄今為止,發達經濟體的銀行業困境給大多數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造成的危害較為有限,但形勢十分危險。隨着全球信貸條件日趨收緊,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當中有四分之一實際上已無法通過國際債券市場融資,這給存在信用度低等深層脆弱性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帶來尤其嚴重的影響,使它們在額外衝擊面前更加脆弱。
“許多發展中經濟體面臨增長疲軟、通脹居高不下和債務水平創新高等棘手問題。同時,新的風險,例如發達經濟體的金融壓力可能產生更廣泛的溢出效應,可能會使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情況變得更糟。”世界銀行集團副首席經濟學家阿伊汗·高斯認為,這些經濟體的政策制定者應迅速採取行動,防止金融風險蔓延並減少國內的短期脆弱性。
中國復甦提振地區經濟
報告指出,繼2022年增長急劇放緩之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的經濟正在復甦,這主要得益於中國經濟的增長。今年上半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大幅上漲,工業生產繼續恢復,中國經濟復甦提振了地區經濟增長。
報告指出,在東亞與太平洋其他地區,經濟重啓帶來的提振作用已經消退,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等經濟體的增長已經放緩。不過,全球旅遊業持續復甦,尤其是中國優化調整防疫政策帶來了更多遊客,推動了本地區服務貿易持續復甦。
報告預計,2023年中國經濟的復甦將抵消若干其他經濟體增長放緩的影響,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總體增幅升至5.5%。預計2024年和2025年中國的增長將會放緩,其他國家基本保持穩定,地區總體增長率將分別小幅下降至4.6%和4.5%。與今年1月的預測相比,此次對東亞與太平洋地區2023年的增長預測提高1.2個百分點,對2024年的預測降低0.3個百分點。做出這種修訂主要是由於中國優化調整防疫政策。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預計將反彈至5.6%。到2024年和2025年,隨着疫後重啓的影響逐漸消退,增速將分別放緩至4.6%和4.4%。預計今年投資增長將温和回升,通脹預計將保持在目標以下。
報告也指出,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的經濟也存在若干下行風險,包括國內和全球金融條件緊於預期、通脹居高不下、疫後重啓對經濟的提振作用迅速消退等。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會帶來進一步的下行風險,自然災害也是如此,例如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極端天氣事件可能給太平洋小島經濟體帶來巨大損失。 (經濟日報記者 周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