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十四五”將全面提升創新驅動力 雙循環下產業升級加速度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財經

回首“十三五”,產業發展已初步邁向“高質量”,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營商環境逐步改善、體制機制改革穩步推進。展望“十四五”,在雙循環下創新再次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還在不斷髮展演進,發揮創新驅動作用,打造創新驅動新引擎,正成為重大的時代命題。

摒棄資源依賴

推動新創新要素

“目前中國在計算機、通信設備、半導體、高端機械製造以及生物醫藥等技術密集型行業需要突破瓶頸加大創新力度。”聯儲證券投資研究部總經理袁東陽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是新常態下經濟高質量增長的動力之源,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保障。

一家企業生產經營,一個地方經濟發展,都離不開土地、資金、人力資源等基本要素,這些生產要素資源的多寡,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關鍵。在新形勢下,創新已經成為破解要素瓶頸的核心力量。

袁東陽表示,創新驅動從過去資源主導,正在向平台、政策、資金、隊伍、網絡、產業、空間等方面進行全面推動。

以生物醫藥行業為例,在平台方面,截至2019年底,國務院先後共批准建立了50餘個國家級高級創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均涉及生物技術產業;在政策方面,2012年頒佈《生物產業發展規劃》,正式將生物醫藥產業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在資金方面,各省市相繼出台生物醫藥資金扶持政策,與此同時,生物醫藥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的投融資和IPO也非常活躍;在人才隊伍方面,近年來各地紛紛“高調”出台人才引進政策,吸引海外高科技人才回國創業。

深圳中金華創基金董事長龔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創新驅動雖然看似以政策力量為主,但也是企業新戰略的選擇。過去很多企業重視市場營銷而不重視研發,當前市場競爭格局下,這種戰略將面臨很大阻力,甚至影響到企業的生存發展。

龔濤説:“在政策支持基礎上,企業必須優化資源分配方案加大創新的投入,激發人才的主動創新意識,以開放的姿態擁抱產業,讓競爭對手成為產業協作的夥伴,為了實現創新驅動,企業不僅要敢於花錢、分錢,更要敢於開放技術,共建生態。”

產業集羣

推動企業創新合力

進入21世紀以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科技創新鏈條更加靈巧,技術更新和成果轉化更加快捷,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廣泛滲透,帶動幾乎所有領域發生了以綠色、智能為特徵的羣體性技術革命。

中國金融智庫首席金融學家宏皓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第三次工業革命紅利的消退,以人工智能、石墨烯、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以及生物技術等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中國巨大的歷史機遇,因為隨着歐美國家階級固化和人民羣眾創新動力不足,中國的創新活力正在支持它不斷探索新的技術應用場景,新的商業價值變革。

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宏皓認為產業集羣是企業創新的一個重要引擎,通過將行業內的競爭性企業以及與這些企業互動關聯的合作企業、專業化供應商、和相關機構聚集在某特定地域,一方面通過相互競爭加強企業自身實力,激勵企業創新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協同合作,為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9月28日,廣東省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重點解讀廣東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羣行動計劃,明確了到2025年的總體發展目標,包括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跨上新台階,培育若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集羣,打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典範等。

宏皓表示,產業集羣結束了企業“單打獨鬥”的發展模式,通過將企業融入產業,從過去的封閉走向開放,企業將會成為整個產業鏈的一部分,當新的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新出現,企業會主動接觸而不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拒絕創新和改造,因此產業集羣能將內部企業和資源凝聚為一個整體,成為推動產業升級關鍵力量。

重視基礎學科

進行人才創新激勵

推動“十四五”科技創新,不僅要從政策和企業層面着手,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金愛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也不能忽視基礎學科和人才建設,他説:“我們看到自身在芯片、高端裝備、大飛機等領域的短板,也在奮起直追,但這些短板背後是相關基礎零部件、核心材料技術的缺失,隨着科技進步,一些高校的基礎學科與現實技術已經脱節。”

龔濤也認為要在“十四五”建設中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和資金扶持,他表示,目前我國收入現狀是應用強過於研發,收入不均衡導致基礎科學研究人才流失嚴重,只有加強了基礎科學的技術與人才力量,整個社會的創新才成為可能。

對於如何培養人才以及如何激發人才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中國人民大學高禮研究院宏觀經濟學助理教授王鵬表示,在“十四五”規劃當中可以借用一些行政的手段,巧用經濟槓桿,刺激驅動基礎學科的發展。可以建立一種新的人才的考核指標,不是以論文數量評職稱,而是以技術的產業化價值給予人才豐厚的獎勵。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中國“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長時期的發展對加快科技創新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從企業激勵、產業集羣、人才建設等領域中國正在打造自己的創新驅動新引擎。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