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持有的銀行股還有能力分紅麼?

你持有的銀行股還有能力分紅麼?
作者:價投穀子地編輯:小市妹

12月15日,盤中某家大型銀行創出了3年來的新低。其中投資者真是無限唏噓,3年堅守1分錢沒掙到反而虧了不少。可能有的投資者會説沒關係,現價股息率(紅利/股價)已經接近8%,挺住我們能贏。

很多銀行投資者最喜歡説的一件事兒就是股息率高,但是你們真的確認自己持有的銀行還有能力分紅麼?

最近幾年,銀行業的怪現象就是很多銀行一邊高比例分紅(每股分紅/每股淨利潤),一邊不停地進行普通股股權融資。這就好比是左手倒右手毫無意義。

那麼,怎麼判斷自己持有的銀行是否有能力進行分紅?

銀行投資者都明白,銀行是不能把全部淨利潤都拿去分紅的。因為,銀行的擴張受到資本金的約束,沒有充足的資本金銀行就無法擴張。資本金的主要來源是未分配利潤和普通股權融資。所以,銀行的淨利潤首先要考慮留存足夠的資本金,剩下的再來考慮分紅。

那麼問題來了,需要留多少資本金呢?

這要取決於銀行風險加權資產的增量和需要遵守的核充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這裏需要注意的是四大行和其它股份行使用的最低核充率標準不同,四大行是9.5%,其它股份行是8.5%。

因為四大行是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所以對核充率的要求更高。其它股份行本身基本都屬於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所以遵守8.5%的標準。

作者選擇了9家大中型銀行,包括:四大行(工農中建)和五大股份行(招浦民興平),並以2018,2019年的年報數據為準繪製出如下所示的表1:

你持有的銀行股還有能力分紅麼?
這裏面需要特別説明的是,招商銀行由於其高級法存在並行期底線問題,所以表中招行有2行。其中,招商銀行1是考慮並行期底線的風險加權資產,招商銀行2是不考慮並行期底線的風險加權資產。

從表1可以看到最後一列就是銀行可分紅比例的上限。這個比例越高,説明銀行分紅的空間越大。如果銀行當年分紅的比例超過可分紅比例的上限,那麼結果就是核充率下降。

比如,表1中的平安銀行可分紅比例為負數,這就説明平安銀行賺取的全部利潤都不夠補充資本金的。而平安銀行在2020年還是進行了分紅,所以其核充率出現了顯著地下滑。

從這個表裏還可以評估出哪些銀行的質地更好,例如: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和興業銀行這3家股份制銀行看起來規模相差不大,但是分紅能力興業要顯著強於另兩家。

看過了2019年的數據,我們再來看一下大家更加關注的2020年這些銀行的分紅能力。由於目前年報還未發佈,作者只能根據這些銀行的三季報和中報對於風險加權資產的增速和淨利潤增速進行預估,結果如下表2所示:

你持有的銀行股還有能力分紅麼?
對比表1和表2可以看到除了平安銀行和農業銀行以外,其它7家銀行的可分紅比例上限都有不同程度下滑。造成這一原因的重要因素是這些銀行在2020年風險資產的增速都比較高,而且多數銀行的淨利潤是負增長的。

其中,浦發銀行和民生銀行的可分紅比例上限都已經跌破20%。下降最快的是建行,主要原因是它的風險資產擴張太快。而上升最顯著的是平安銀行,主要是因為平安銀行的風險資產增速可能是所有大中型銀行中最低的。

如果這些銀行顧及核充率數據並且不希望進行股權資本的補充,那麼降低分紅率可能是一些銀行不得已的選擇。從表2中看,在2020年年報中較大概率下調分紅比例的銀行可能有:民生銀行,浦發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其中,民生銀行和浦發銀行的分紅率可能會下調為10%。唯一兩家可分紅比例上限保持在40%以上的是招商銀行和工商銀行。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00 字。

轉載請註明: 你持有的銀行股還有能力分紅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