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項目爛尾國家將問責!近萬家企業轉投芯片行業,賣潛水服卻要搞芯片 媒體疾呼:杜絕芯片“大躍進”

  10月20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召開10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會上有記者提問,“近期,關於芯片項目爛尾的報道引發關注,請問我們如何在推動該產業發展的同時,避免一擁而上和虛假項目的出現?”

  對此,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回應説,“我們也注意到,國內投資集成電路產業的熱情不斷高漲,一些沒經驗、沒技術、沒人才的“三無”企業投身集成電路行業,個別地方對集成電路發展的規律認識不夠,盲目上項目,低水平重複建設風險顯現,甚至有個別項目建設停滯、廠房空置,造成資源浪費。”

  千億武漢弘芯爛尾 光刻機都被抵押

  事情的引子很可能是武漢弘芯,該項目規劃總投資達1280億元,2019年12月,該公司還為其首台高端光刻機進廠舉行了隆重的儀式。作為武漢市明星項目上馬,曾邀請到曾經履職台積電和中芯國際的半導體行業風雲人物蔣尚義擔任總經理,如今卻傳出停工甚至可能爛尾。其擁有的全國唯一的7納米ASML光刻機在被引進一個多月後,即被抵押給武漢農商行,估值為5.8億元。

  實際上這台所謂的7納米光刻機也是用來忽悠的,根據天眼查上的數據,武漢弘芯所謂的 “7nm”光刻機實際型號為 TWINSCAN NXT:1980Di,是ASML公司2015年推出的光源波長為193nm的DUV光刻機,單次曝光最大分辨率支持到38nm。DUV光刻機是通過多次曝光技術才突破到10nm工藝之內。

芯片項目爛尾國家將問責!近萬家企業轉投芯片行業,賣潛水服卻要搞芯片 媒體疾呼:杜絕芯片“大躍進”

  芯片項目造成重大損失將通報問責

  孟瑋表示,發改委一直高度重視集成電路產業健康有序發展,針對當前行業出現的亂象,將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規劃佈局。按照“主體集中、區域集聚”的發展原則,加強對集成電路重大項目建設的服務和指導,有序引導和規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秩序,做好規劃佈局。引導行業加強自律,避免惡性競爭。

  二是完善政策體系。加快落實國發〔2020〕8號文,也就是關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抓緊出台配套措施,進一步優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環境,規範市場秩序,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發展質量,引導產業健康發展。

  三是建立防範機制。建立“早梳理、早發現、早反饋、早處置”的長效工作機制,強化風險提示,加強與銀行機構、投資基金等方面的溝通協調,降低集成電路重大項目投資風險。

  四是壓實各方責任。堅持企業和金融機構自主決策、自擔責任,提高產業集中度。引導地方加強對重大項目建設的風險認識,按照“誰支持、誰負責”原則,對造成重大損失或引發重大風險的,予以通報問責。

  賣潛水服也要搞芯片?

  去年以來芯片卡脖子屢屢制約我國企業,國家在芯片方向上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植政策。規模超2000億、撬動資金6000億的國家大基金二期也已經於2019年設立。今年9月份,彭博社的一篇報道稱,中國計劃投入9.5萬億造芯片。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23萬餘家經營範圍含“集成電路、芯片”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集成電路相關企業。

  2020年前8個月中國有近萬家企業轉投芯片行業,其中,江蘇1262、浙江1230、陝西905、天津277、遼寧239、重慶230、江西1 69家企業轉產半導體,同比分別增長了196.94%、547.37%、618.25%、 465.31%、387.76%、 422.73%和412.12%。

  昨日晚間鍾倩股份公告被證監會調查,其背後也是一個搞芯片的故事。今年3月份,中潛股份拋出向半導體領域轉型的計劃,收購標的為大唐存儲。今年4月,中潛股份又宣佈收購環亞半導體(香港)有限公司。可謂熱衷於跨界收購涉芯片類科技企業,但值得注意的是,所標的企業或沒無收、無資產、無負債或資不抵債。

芯片項目爛尾國家將問責!近萬家企業轉投芯片行業,賣潛水服卻要搞芯片 媒體疾呼:杜絕芯片“大躍進”

  杜絕芯片“大躍進”

  《證券時報》10月21日在頭版發表評論文章稱,半導體處於當今科技前沿,技術變化更新快,產業競爭格局變化快,地方政府準確識別項目的質量,甚至判斷資本動機的善惡,不是容易事。常識告訴我們,在大多數人掌握的信息都不充分的領域,民主化、開放化決策非常重要。

芯片項目爛尾國家將問責!近萬家企業轉投芯片行業,賣潛水服卻要搞芯片 媒體疾呼:杜絕芯片“大躍進”

  過往經驗表明,許多出現問題的項目,追溯起來都與當初決策不透明不民主、未最大程度彙集信息有關。所以,不論是防範項目正常的商業風險,還是防止被居心不良的人行騙,都離不開上述橫向機制。只有縱向和橫向機制共同作用,芯片行業才能在繁榮和風險之間保持平衡,避免重蹈歷史上一些行業發展大起大落的覆轍!

  《每日經濟新聞》也發佈評論員文章稱,這類芯片項目亂象形成了諸多低水平的重複建設,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語言,就是芯片“內卷”——過密資本投入帶來了邊際生產效率和回報率的雙重遞減。

  文章稱,某種程度上這些案例涉及的引入項目方、企業、股東、地方政府,或多或少低估了芯片行業的專業化程度,芯片產業的壯大不能簡單依靠劃工業園區、劃地、劃錢來實現。

  相對專業化的產業而言,局外人更像是在盲人摸象。若對專業化風險預估不足,重金投入的結果就是被反噬,浪費稀缺資源。正因為芯片資源的稀缺稟賦,更需建立“追責”手段以形成制度上的“硬預算約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79 字。

轉載請註明: 芯片項目爛尾國家將問責!近萬家企業轉投芯片行業,賣潛水服卻要搞芯片 媒體疾呼:杜絕芯片“大躍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