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市場繁榮,才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5月21日有媒體報道説,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官員日前披露,全國消費市場正在復甦當中。據介紹,4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2萬億元,雖然同比下降7.5%,但降幅比上月收窄8.3個百分點。同樣來自商務部的消息説,初步統計表明,目前已有28個省市、170多個地市統籌地方政府和社會資金,累計發放消費券達到190多億元。
隨着新冠肺炎疫情而來的消費市場的沉寂,更加讓人們認識到了消費的重要性。無論是在產業鏈中,還是在價值鏈中,消費都是決定性終端。沒有消費,生產無以繼續,價值難以實現。關鍵還在於,人們的消費數額、質量和品質,不僅是決定社會發展層次的標誌,也是社會成員標定其自身所處層次的根據,更是人們獲得感的直接來源和體現。由是,消費就不僅具有經濟意義,也同時具有社會意義乃至政治意義。這就是在現階段各界力促居民消費復甦的緣由所在。
當然,重啓消費、復甦消費市場,也並非易事,既不是發點券打點折即可奏效,更非敲敲鑼喊喊口號就能實現。實際上,現時復甦消費市場,不是簡單地重現以往消費旺盛的景象,而是藉機將消費升級和再升級提上日程,把重啓消費作為消費市場提級升檔的契機,在產品質量與服務上,在市場銷售與監管上,在消費方式與渠道上,都有所創新更新,這樣才能讓消費持久地拉動經濟持續向前發展。
此前各地發放的消費券,旨在通過其所附加的消費時間和地點等限制,而將啓動消費盡量精準定向至行業和人羣。同樣,通過一些電商服務平台的大數據,也可實現此一目的,從而引導產業和行業提升服務質量,拓寬服務領域,因人因時提供產品和服務,既可節省成本,也能提升效益。在此,美團剛剛發佈的《201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頗有啓示意義。該報告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出的結果顯示,在消費市場,老年人和兒童消費勢頭持續抬高,“一老一小”正成為服務性消費增長的新領域。這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羣體在2019年的外賣訂單量同比增長近30%;KTV白天消費客户中,50—70歲的中老年人羣竟佔到了70%—90%;在兒童消費領域,僅在2019年“七夕”一個時間段,全國親子型餐廳交易額相較於2018年翻了一番……
根據這樣數據以及其他諸多消費服務市場的分析及其結論,生產以及服務商家都能由此得到消費市場的相關數據,在產品定位、服務對象以及銷售手段方式、服務渠道和針對性等方面形成市場對策。這些分析及其結論也顯示,“互聯網 ”和數字經濟發展,是居民消費以及消費市場繁榮的最佳助力。消費市場繁榮,才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文/光明網評論員
編輯/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