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餐飲收入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四季度中國經濟走勢如何?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累計增速首次轉正,10月份經濟運行情況因而備受關注。今日(11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佈會。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今年10月份國民經濟繼續延續了穩定恢復的態勢,經濟增長面在拓展,恢復過程中的不平衡狀況在改善,增長勢頭進一步鞏固。
他同時提醒,目前國際形勢仍然比較複雜,全球疫情還在蔓延,歐美一些國家疫情二次衝擊的風險在上升,世界經濟復甦的步伐蒙上了一層陰影。從國內來看,經濟還處在恢復進程中,一些行業和企業還比較困難,一些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鞏固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還需努力。
CPI漲幅較9月份回落1.2個百分點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5%,漲幅比9月份回落1.2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3%。
今年1-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0%,漲幅比1-9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豬肉下降2.8%,鮮菜上漲16.7%,糧食上漲1.5%,鮮果上漲0.4%。
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0.5%,漲幅與9月份持平。
城鎮調查失業率較上月繼續下降
就業方面,城鎮調查失業率繼續下降。10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9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其中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8%,與9月份持平。
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9月份下降0.2個百分點。10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7小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至10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0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4.6%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0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28370億元,同比增長4.6%。其中,出口16194億元,增長7.6%;進口12176億元,增長0.9%。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4018億元。
1-10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259521億元,同比增長1.1%。其中,出口143296億元,增長2.4%;進口116224億元,下降0.5%。
餐飲收入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1901億元,同比下降5.9%,降幅比1-9月份收窄1.3個百分點。
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4372億元,同比增長0.8%,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商品零售34204億元,增長4.8%,連續4個月正增長。
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快增長。10月份,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汽車類商品同比分別增長18.3%、16.7%、12.0%。
網上零售持續增加。1-10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91275億元,同比增長10.9%,比1-9月份加快1.2個百分點。
回應1:10月CPI較上月明顯回落原因何在?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10月價格回落主要由於豬肉價格變化,未來CPI走勢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付凌暉表示,今年各地區各部門加大了保價穩供的力度,價格走勢從年初5%左右的漲幅回落到10月份的0.5%,特別是食品價格的漲幅回落比較明顯。今年10月居民消費價格比9月回落比較多,9月CPI同比上漲1.7%,10月同比上漲0.5%。從結構上看,價格回落主要是由於食品價格的變化。
他進一步分析説,9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7.9%,10月回落到了2.2%,這種變化主要是由於豬肉價格的調整。9月豬肉價格同比上漲25.5%,影響當月的CPI大概1個百分點。10月豬肉價格同比下降2.8%,向下拉動了0.13個百分點。
“這種變化一方面和去年的基數有關係,另一方面和今年加大生豬生產供應有關係。”付凌暉説,去年的豬肉由於生產供給的約束,從去年四季度開始,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導致從去年四季度以來的基數是比較高的。從今年的情況來看,由於年初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增加生豬的生產和供應,這個月豬肉價格結束了19個月的同比上漲,出現了首次下降。
對於後期價格走勢,付凌暉分析認為,一方面有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後期隨着雙節的臨近,一些食品需求的季節性因素可能會帶動,同時國內的經濟在回暖,對價格會有一定的拉動。具體來看,比如服務價格,10月同比上漲0.3%,9月同比上漲0.2%,漲幅還擴大了0.1個百分點。
“但是也要看到,價格走勢還有一些下拉的因素。”他表示,豬肉價格去年的基數在升高,再加上豬肉供給增加,有可能對價格走勢產生一定的下拉。同時,因為價格還受到國際因素的影響,現在國際疫情二次衝擊的上升,對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會不會造成輸入性通縮的影響還需要觀察。
回應2:今年四季度中國經濟走勢如何?
談及未來經濟走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今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有望比二、三季度進一步加快。
他認為,當前經濟持續恢復的基礎和有利條件較多,經濟恢復的態勢能延續和保持。
付凌暉分析説,從需求看,10月份投資增長穩定回升,無論是基礎設施、房產還是製造業投資,都在回升。從資金保障情況看,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同比增長6%,預示着投資回升態勢有望持續。
從消費看,消費前景增強,10月份就業形勢繼續改善,城鎮調查失業率較9月下降。就業的改善,有利於消費的增長。同時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國內消費環境也在改善,消費信心在增強。國慶期間無論是遊客數量還是旅遊收入都在提升,票房收入也恢復至去年7成以上。隨着消費的帶動,服務業、工業生產都出現了明顯的改善。
回應3:冬季疫情變化會否對國內經濟帶來不利影響?
隨着歐美國家疫情反彈,不少人擔心冬季疫情變化會對中國經濟帶來不利影響。對此,付凌暉表示,我們看到國外主要歐美國家疫情出現反彈,大家對國內疫情防控存在擔憂。總體來看,今年以來國內疫情防控整體效果是好的,國內阻斷疫情傳播,保持經濟穩定恢復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他認為,儘管面臨國際上的不確定性,國內經濟還在恢復之中,但是要看到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韌性和修復能力,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再加上今年以來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下,中國經濟未來持續穩定恢復,實現全年預期目標是有基礎、有條件的。
回應4:受國際疫情影響中國對外出口是否出現下降?
會上有記者提問,一般年底由於聖誕季的到來,中國對外出口會有上漲,但是由於近期歐美國家的疫情病例數在上升,而且進一步封鎖的預期正在上漲,今年最後兩個月以及明年初期,中國的對外出口是否會出現下降?
付凌暉指出,今年在疫情衝擊下,全球的貨物貿易出現了下降,但中國前10個月進出口同比增長了1.1%,好於全球貿易增長狀況。
“之所以中國的進出口情況整體上好於預期,我想和今年外貿的形勢有比較大的關係。”他分析説,疫情衝擊對全球的需求造成了不利影響,但同時也有一些需求,特別是防疫物資的需求在增加。
他進一步指出,一是像口罩、醫療設備等防疫物資的需求明顯增加。二是居家辦公、居家生活的需求在增加。這是疫情衝擊催生的一些新需求。三是疫情對供給也產生了一些重要影響,給一些國家的生產供應環節造成了不利影響。
付凌暉表示,在這三個因素的影響下,中國企業積極調整,面對防疫物資的需求,中國和全球積極配合,支持全球共同防疫,像口罩、醫療設備方面的出口大幅增加。前10個月,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的出口超過9000億元,同比增長在30%以上,醫療器械的增長保持了高速發展。中國企業在家電、信息電子方面的優勢是比較明顯的,在“宅經濟”的帶動下,相關家用電器、筆記本電腦、移動辦公的設備出口明顯增加。在全球供給中斷的情況下,中國的國外訂單在向國內轉移,支持了出口增長,這方面因素對於中國外貿發展的帶動作用是非常強的。
“從後期來看,儘管歐美一些國家面臨疫情二次衝擊的影響在上升,外貿的增長可能面臨不確定性,但總的來看,中國疫情防控成果是比較明顯的,企業復工復產、生產運行恢復保持較好狀況,即便國際形勢有不確定性,但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仍然會好於全球整體的狀況。”付凌暉説。
新京報記者 許雯
編輯 陳思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