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組消息披露前三連板,ST宇順能“保殼”成功嗎?
圖片來源:圖蟲
記者 | 郭淨淨
在三個漲停板後,“中植系”解直錕控股的ST宇順(002289.SZ)宣佈併購並停牌。
1月20日晚間,ST宇順宣佈,公司正在籌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深圳前海首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前海首科”)100%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公司已於2021年1月20日與交易對方簽署了《收購意向協議》。根據初步測算,該事項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如該重大資產重組實施完成,預計公司的經營情況將發生重大變化。
值得關注的是,ST宇順已經連續在三個交易日內(2021年1月18日、2021年1月19日、2021年1月20日)收穫漲停板。截至2021年1月21日停牌,ST宇順股價已經漲至7.71元/股。
ST宇順稱,目前與交易對方前海首科正處於初步商談過程中。
界面新聞記者瞭解到,這不是前海首科首次試圖與A股上市公司進行併購動作。2018年,英唐智控(300131.SZ)就試圖收購前海首科100%股權,但最終未能成功。
根據當時英唐智控的公告,前海首科是一家業內知名的被動電子元器件產品分銷商。該公司控股股東是註冊在香港的凱旋門控股有限公司,前海首科是為了收購而設的境內持股平台。其中,前海首科最重要的資產是首科電子有限公司(簡稱“首科電子”)。而首科電子、首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長科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是前海首科合併報表範圍內實際從事業務的子公司。
據介紹,首科電子是成立於1997年以來的被動電子元器件產品分銷商,其分銷產品涉及觸控IC、指紋識別IC、面部識別IC、存儲IC、移動支付安全芯片、無線充電IC等。
按照當時預估,假設自2017年1月1日起深圳首科、上海長科、首科元件及首科電子納入前海首科之合併報表範圍,前海首科未經審計的2017年及2018年1-7月份模擬營業收入為12.38億元、7.93億元,淨利潤分別是3842.91萬元、4679.09萬元。
鑑於此,當時英唐智控以截至2018年7月31日(交易基準日),給前海首科全部權益的預估值為10億元,較其未經審計的淨資產1.79億元增值8.21億元,增值率為459.11%
英唐智控和前海首科的重組事宜最終“不了了之”。
ST宇順目前的實際控制人是解直錕,也是解直錕的“中植系”於2015年12月實際控制的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中植集團創建於1995年,總部位於北京,為集投資、融資、產業基金等業務為一體的多元綜合金融服務集團。
2015年12月,ST宇順原實控人魏連速將其持有公司股份及剩餘股份對應的表決權一直轉交給解直錕旗下中植融雲(北京)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中植融雲”)。ST宇順實控人變更為解直錕。此後解直錕及旗下公司不斷增持ST宇順股份,最新公告顯示,解直錕通過中植融雲、中植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分別持股20.42%、8.77%。同時魏連速將其所持2.81%股份的表決權委託給中植融雲。至此,中植融雲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總數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2%。
ST宇順最新股東名單
從目前來看,中植系接盤後,ST宇順從2016年以來的經營情況並未有明顯改善,多年來掙扎在“保殼”紅線上。
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該公司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是2985.49萬元、-1.27億元、-1.54億元、1303.30萬元。其中,因公司2017年、2018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均為負值,ST宇順在2019年4月26日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不過,2019年年底將子公司長沙市宇順顯示技術有限公司、長沙宇順觸控技術有限公司轉手給經緯輝開等公司,獲得7755.86萬元投資收益後,ST宇順當年最終扭虧為盈,於2020年6月9日成功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然而2020年,ST宇順再次走弱。2020年三季報顯示,公司截至2020年9月底虧損2199.11萬元。
需要指出的是,在2015年控股ST宇順後,解直錕分別在2016年12月連獲美吉姆(002621.SZ)、美爾雅(600107.SH)兩家上市公司,於2018年2月拿下準油股份(維權)(002207.SZ),以及於2019年12月控股*ST康盛(002418.SZ)、凱恩股份(002012.SZ)和融鈺集團(維權)(002622.SZ)。如今這些公司的經營情況普遍堪憂。
掃二維碼 領開户福利!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陳志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