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代財經 高秋榕 唐新懿 編輯:張澤
2020年,航運行業迎來了觸底反彈的一年。1月6日,時代財經對航運行業的“特種兵”中遠海特(600428)進行了走訪調研,與公司副總經理兼董秘董宇航就航運行業進行了深度交流。
疫情初期,全球經濟供需遭到重創,航運需求大幅下滑。著名航運諮詢機構Clarkson曾發佈報告稱,預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航運需求將出現35年來最大降幅,預計2020年全球海運貿易量減少約10億噸,同比下滑5.6%。
董宇航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由於增加了檢疫、消毒等程序,加之內陸物流鏈斷裂,疫情的暴發也導致了航運效率下降,船期拉長。不過,隨着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各國經濟重啓,消費需求逐步釋放,國內出口向好,拉動航運需求上升,海運市場報價也迎來反彈。
航運行業觸底反彈
董宇航向時代財經介紹,國際航運業按船型分為集裝箱船、幹散貨船、油輪等多個分支。2020年,集裝箱運價指數屢創新高,是最為景氣的細分領域。
從航運業的各個關鍵指標來看,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BDI)在2020年上半年持續低迷,直到5月中旬才開始觸底反彈,下半年最高觸及2097點,目前在1600點附近徘徊,全年均值為1068點,較2019年下滑21%,但較上半年均值685點上升了56%。
而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在2020年四季度大幅攀升,屢屢刷新紀錄高位,2021年初已經高達1658.58點,全年均值達到970.93點,較2019年攀升17.7%。
油運市場則一度因國際油價暴跌迎來利好,生產商、煉油商和貿易商爭相搶購油輪以運輸或儲存原油,上半年波羅的海原油運價指數(BDTI)一度暴漲至1550點。不過,隨着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該指數迅速回落,全年均值為719.56點,較2019年下滑15.7%。
而隨着海運需求恢復、海運價格上漲,不少航運公司交出靚麗的成績單。
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馬士基2020年三季度淨利潤暴漲83%,並在一個月內兩次上調全年盈利預期;德國航運巨頭赫伯羅特預計,2020年盈利將增長超過50%。
中遠海能(600026)、招商輪船(601872)、招商南油(601975)等2020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均翻倍,已經發布年報預告的中遠海能、招商南油均預計淨利潤大幅增長。
董宇航告訴時代財經,與航運常見的三大分支不同,中遠海特所從事的特種船運輸是航運業一個十分重要的細分領域。從運輸的貨種結構來看,機械設備佔比接近40%,其次為紙漿產品和鋼鐵佔比則超過10%。
“與集裝箱船、幹散貨船等市場相比,特種船規模較小、供求關係相對穩定、市場波動也小,除此之外,其技術門檻也相對較高。”董宇航表示,由於近年來行業整體表現平淡,加之航運業務距離大眾生活較遠,中遠海特的股價和市值一直難有理想表現。
一直以來,中遠海特的業務和業績增長都比較穩定,董宇航向時代財經表示,未來,中遠海特將致力於成為航運物流解決方案的提供者,業務有望從海上運輸擴展到“門對門”全程物流。
特種運輸契合兩大國家戰略
“特種運輸作為航運業的細分市場,和國家戰略高度契合。”董宇航表示,中遠海特主要運輸機械設備、鋼材、瀝青、電纜等,穿梭在“一帶一路”夥伴國之間,在建設一帶一路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近年來重點發展的風電葉片運輸業務,則十分契合國家新能源戰略。
自2015年《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發佈以來,我國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致力於聯通交通、能源、通信等領域,消除貿易壁壘。除了開通“中歐班列”之外,各類機械設備和原材料也通過海上一艘艘特種船運往各大夥伴國。
從區域分佈來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覆蓋了東南亞、中亞、西亞、中東歐以及北非等地區;從土地面積來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佔全球面積的近三分之一;人口規模則佔到全球人口的60%。
2019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總額佔對外貿易總額的近30%。截至目前,中國對外貿易總額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總額佔比連續三年逐年提升。顯然,“一帶一路”已經成為推動中國外貿增長的重要動力。
據董宇航介紹,中遠海特目前已佈局五大航線,幾乎遍佈世界各洲:泛太平洋航線、遠東-歐洲航線、遠東-非洲航線、遠東-美洲航線。
其中,非洲航線於上世紀60年代開闢,並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和壯大,形成東西非雙班輪服務;泛印度洋航線則自1970年代開始運營,形成了覆蓋遠東地區至緬甸、印度、孟加拉等多個東南亞國家至中國的運輸網。除此之外,泛太平洋航線則提供了中日韓主要港口至東南亞的準班輪服務,覆蓋到東南亞大部分地區基本港。
而在12月18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工作”被列為明年的重點任務之一,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峯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被再一次強調。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指出下一步將大力發展光伏發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
2020年12月30日,歷經7年共35輪談判的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最終達成。多家機構表示,該協定有助於打開雙方投資局面,其中新能源板塊備受關注。
東吳證券指出,在歐盟2021-2027年財政預算框架和“下一代歐盟”基金計劃中,除了抗疫和支持經濟復甦的部分外,推進數字化和綠色投資是最大的投入領域。中歐全面投資協議有望為我國新能源、環保企業的出口帶來增量市場,而中國風電企業有望從中受益。
“我國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風電產業,隨着風電在全球出口大量增加,我國已成為風電設備出口大國。”董宇航表示,在風電出口年增長13%的背景下,中遠海特抓住細分市場的發展機遇,據2020年半年報,其承運的風電設備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結構IRENA的預測,到2050年,全球風電裝機規模將達到60億千瓦,其中海上風電約為10億千瓦,海上風電在風電領域的佔比日益提高,全球海上風電正在穩步增長。
由於具備船型優勢,中遠海特無疑成為我國輸出風電設備的主力。雖然當前疫情發展仍存在不確定性,但是此番全球風電市場發展機遇或將給公司帶來新的機遇。
致力於做紙漿的“海上搬運工”
近期,“全國多地紙巾漲價”的消息引發關注,生活用紙在一個月內三次調價,漲價潮的蔓延使得人們把目光聚焦於平日習以為常的紙製品及其原材料。
這一輪生活用紙的漲價,主要是由於原材料紙漿價格的上漲。2020年11月以來,紙漿現貨、期貨價格持續上行,至今漲幅超過20%。
而紙漿運輸正是近年來中遠海特發展的重點業務之一。
我國紙漿依賴於進口,是全球最大的紙漿進口國,全球化學商品漿新增需求約一半來自中國市場。2016-2019年我國紙漿進口量持續增長,年均增長率在8.26%,2019年紙漿進口占比達到25.1%。
董宇航對時代財經表示,我國紙漿進口量逐年攀升,一方面是由於禁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另一方面則是由於禁止固體廢物進口。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包括廢紙在內的固體廢物。
在造紙行業,廢紙是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廢紙每年為我國造紙企業提供了近70%的生產原料。但近年來廢紙進口配額頻頻收緊,截至2020年10月,廢紙核定進口總批准量為674.87萬噸,佔2019年總量的62.77%。
由於廢紙進口受限,紙漿進口有望成為造紙企業的不二選擇。為了彌補廢紙原料的缺口,國內一些造紙企業還在海外建廠,通過將廢紙加工成半成品紙漿再進口到國內。
有分析認為,隨着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產品對外出口增長、未來電商發展及“禁塑令”政策的實施,都將帶來巨大的紙漿的市場需求。
據海關最近的數據統計,2020年1-11月份我國紙漿進口量為2813.3萬噸,同比增長12.5%;而2020年前11個月我國進口12.91萬億元,下降0.5%,相比之下,紙漿進口無疑表現搶眼。
在此背景下,中遠海特於2016年開始開發紙漿運輸市場。2017年,中遠海特與大連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簽訂2+1艘62000噸多用途紙漿船建造合同;2018年,第一艘紙漿船陸續交付使用,中遠海特也在2019年確定了以產業鏈經營為方向做強紙漿運輸業務的目標。
中遠海特擁有全球第三大紙漿船隊,董宇航對時代財經表示,中國造紙和紙製品業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鏈,從進口紙漿到運輸紙製品,中遠海特在其中均有重度參與。
“我們仍看好紙漿船業務的發展,目前公司已經有10艘紙漿船交付運輸,同時還有10艘在建,公司的紙漿運輸量已經從第一年的50萬噸增長到2020年的200多萬噸,預計未來還將持續增長。”董宇航表示。
採訪手記1月6日,時代財經一行走訪了中遠海特,巧合的是,時代財經的辦公地與中遠海特剛好在同一棟樓,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上市公司。
“航運行業和大眾生活距離較遠,特種航運作為冷門的細分領域,更加遠離大眾視野;我們上市時A股才1000來家公司,現在已經突破4000家了,其中不乏大市值的上市公司。”對於公司股價和市值表現,中遠海特副總經理兼董秘董宇航坦言。
從中遠海特的主營業務可以看到,其經營多種特種船業務,甚至可以執行國家交付的援外、撤僑等特殊任務,有着為客户提供多樣化、個性化運輸服務的特殊能力。航運行業受到宏觀環境影響,業績波動幅度非常大,但特種運輸作為行業的特殊領域,業績較為穩定。為此,中遠海特不僅精耕細分市場,更緊跟國家戰略,未來成長值得期待。
談及剛剛過去的2020年,“疫情”是繞不開的關鍵詞。在公司業務層面,董宇航表示,雖然受到一些影響,但公司的業務沒有停。“我們的船每年365天每天24小時在海上走着,即使是疫情期間,我們的船也都在裝卸貨。”疫情影響了每個人工作的方式,也帶給人另外的思考。經營模式是否要轉變,業務結構是否應該調整,無時無刻都縈繞在這位副總經理兼董秘的心裏。
特種運輸這樣一個細分領域,和我們的日常生活似乎距離很遙遠,但仔細瞭解過後也才發現,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這一艘艘特種運輸船。海上航行的每一艘船就像一個小型社區,時不時會有動人的故事上演,我們期待未來還能有機會再聽聽這些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