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基金髮行熱度不減,成立規模已突破2萬億元大關,與此同時,老基金卻面臨較大贖回壓力,“贖舊買新”的資金騰挪現象依然存在。
Wind數據顯示,以基金成立日計算,截至昨日,今年新成立公募基金共1265只,基金髮行總規模2.2萬億元。以8月為例,當月新成立偏股類公募基金1277億元,其中主動偏股公募基金髮行規模1144億元,較前期小幅下降,但仍處近兩年的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劉格菘管理的廣發行業嚴選三年發行規模達148.7億元,貝萊德中國新視野、中歐新興價值等基金均獲超50億元的資金認購。
但從7月基金申贖情況看,偏股老基金贖回規模有所擴大,超1500億份。這意味着雖然基金髮行熱度不減,仍難改存量博弈格局。
招商證券研報表示,從8月發行情況看,居民購買基金熱情不減。但今年以來,市場風格與過去兩年明顯不同,此前投資收益可觀的基金贖回壓力猶存。因此,綜合基金髮行和申贖情況,公募基金基本仍處於“贖舊買新”的存量博弈狀態。
安信策略也認為,5至7月公募基金新發行份額約5145億份,贖回份額合計約4000億份,考慮到贖回份額的淨值普遍高於新發行份額,預計整體公募基金為存量博弈狀態。
一位基金分析人士表示,“贖舊買新”一直是行業難題,因為銷售渠道從中有利可圖。例如,一隻新基金賺錢後,銷售渠道讓客户贖回,再買新基金。從理論上看,銷售機構賺中間業務收入,客户也能賺到一部分錢,但這卻增大了基金管理人的管理難度。“不過,一旦行情不好,‘贖舊買新’就會造成客户不賺錢、銷售機構和基金經理也會喪失投資者信任的局面。”
另有業內人士提到,除了渠道因素,基金公司提供基金轉換優惠,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引發“贖舊買新”。整體而言,市場情況不佳時,買新基金是因為基金經理能掌握建倉節奏,但從長期看,運行時間較長的老基金更能體現基金經理的管理水平和持續盈利能力,在其低位時買入,未來盈利的概率更高。
“贖舊買新”正引起監管機構的重視。8月底,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基金業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表示,有的代理銷售機構和從業人員背離客户利益,誘導“贖舊買新”。這些問題必須從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高度切實加以解決。
2020年10月1日起,證監會正式施行《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其中,對基金銷售行業影響最大的是對客户維護費佔基金管理費的比例(尾隨佣金)設置上限,明確規定“尾隨佣金”比例不超過50%。
業內人士分析稱,尾隨佣金比例通常與渠道實力密切相關,此前限定尾隨佣金比例,對傳統銷售機構有一定影響,但影響有限,機構還可提高其他方面費率以維持利潤。但從長期看,第三方銷售機構市佔率提升,或倒逼銷售“賣新”模式發生變化,進而逐步改變行業生態。
今年5月,基金業協會發布基金銷售機構公募基金保有量規模名單,首次將公募基金存量保有規模對外公佈,引導市場走出“贖舊買新”的虛假繁榮怪圈。
梁銀妍 編輯 黃淑慧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