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助力909萬高校畢業生就業?各地這樣做

如何助力909萬高校畢業生就業?各地這樣做

  國家統計局日前在介紹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時表示:今年以來,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其中,提及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7月份,由於大學畢業生集中進入勞動力市場,一般6月份到7月份之間失業率的上升幅度會比較大。但今年來看,7月份和6月份比,失業率上升幅度比疫情前的水平是要低的,説明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2021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909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如此龐大的畢業生羣體,他們都去了哪裏,做了何種選擇?為了守護千千萬萬個青春夢想,各級教育部門、高校和各地有關部門都在積極想辦法,助力畢業生們揚帆啓航。

  崔雨嘉是西安石油大學今年的應屆畢業生。當年還在上高中的時候,學校組織觀看了一部反映西部石油工人為祖國獻石油的影片,崔雨嘉就深受觸動。

  西安石油大學2021屆畢業生崔雨嘉説:“我被石油工人一心向黨、執着追求的精神和為祖國獻石油的使命擔當所觸動,後來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就選擇了西安石油大學的石油工程專業。”

  今年找工作時,崔雨嘉放棄了許多條件優厚的工作機會,選擇到新疆工作。但作為獨生子女,崔雨嘉的決定遭到了家人的反對。然而,在崔雨嘉看來,西部地區雖然條件艱苦,但是在那裏更能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經過多次做父母的工作,崔雨嘉的選擇終於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崔雨嘉選擇去新疆當一名一線的石油技術人員。陝西師範大學的崔琳準備奔赴西藏,去做一名歷史老師。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的劉延釗也立志紮根西部農村,為鄉村振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這些年,陝西省相關部門不斷引導學生自覺將個人追求融入黨和國家發展戰略中,鼓勵學生到西部、到基層、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陝西省教育廳高校學生工作處處長唐澍説:“我省‘十三五’期間,每年赴西部地區就業畢業生近20萬人,約佔我省畢業生就業人數的74%,累計向新疆、西藏輸送畢業生2萬餘人,為服務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不僅是青年人將個人理想同國家和社會需求結合起來的時代選擇,在今年嚴峻的就業形勢下,也是緩解高校畢業生就業結構性矛盾的應對之舉。為了讓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很多用人單位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根據企業發展需要,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中國中鐵人力資源部副部長張春全説:“一方面,我們積極參加‘抗疫穩崗擴就業,國資央企在行動’大型網絡招聘活動,根據工作需要,首次不設指標限制來招聘,通過線上線下齊發力,另一方面,在長期合作的鐵路院校建築類院校基礎上,積極向更多綜合型大學拓展,通過這些舉措更多地接受高校畢業生。”

  張江鵬和宋鵬輝就是通過這次招聘活動應聘到中國中鐵建工集團,參與北京副中心圖書館建設項目的工程技術人員。

  通過不設指標限制擴招,中國中鐵2021年招收了18653名大學畢業生,跟前兩年招收的應屆畢業生相比,增加了8245人,增幅達34%。這樣的舉措,不僅緩解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給這些年輕人提供了施展自身才華的舞台。

  除了企業響應國家號召積極擴招,其它政策性崗位,今年也成為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渠道。據瞭解,今年全國909萬應屆畢業生中,有近三成畢業生通過“西部計劃”“特崗教師”“參軍入伍”等政策性渠道落實畢業去向。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副司長吳愛華説:“我們發揮政策性崗位示範輻射作用,比如説在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在基層就業項目,還有大學徵兵等等,這些方面我們進一步拓展潛力,儘可能多招一些大學畢業生。”

  政策性崗位穩定了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總體局勢,還有更多的畢業生,會通過市場化的渠道實現就業。近年來,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今年的畢業生有7935人,是重慶市應屆畢業生人數最多的專科院校。在學校招生就業處幹了20多年就業工作的王文處長認為,怎麼能在每年的就業季,給學生提供精準對口的崗位信息,是就業工作中關鍵的一步。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王文説:“我們從每一屆學生在大二的時候,在每年四五月份開始做好準備工作,建庫摸清學生意向,有針對開拓市場,為學生做好畢業生崗位籌備,我們每年給每位學生提供12個左右崗位。”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的合作企業有三四千家,每年給畢業生提供的崗位信息近10萬條,為了能更高效地分析整理數據,王文從2007年開始自己琢磨,開發出一個就業管理平台。

  王文説:“利用信息平台及時發佈出去,學生查找就業崗位比較方便,原來只有電腦端,現在就業平台有手機端,通過手機就可以查到。學生有任何單位面試,面試安排後,就會前一天或者當天通知學生知曉。”

  這幾年,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的就業率在重慶市都是名列前茅,每年要做好七八千名學生的就業工作,遠不止提供崗位那麼簡單,最核心的是還是培養的人才要有競爭力。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孫衞平説:“第一、優化專業設置,及時調整專業提檔升級,調整專業適應度,以此來保證就業生充分就業;第二、抓產教融合,人才培養一定要適應產業的需要。”

  2018年,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在專業建設上進行探索改革,圍繞數字媒體、智能製造等現代技術產業打造了8個專業學院,應屆畢業生何錢江就是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招收的第一批學生,他們班絕大部分學生還沒畢業就落實了畢業去向。

  通過優化專業設置,培養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的人才,職業教育的就業優勢正在逐步體現。在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絕大部分學生都能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同時,也有一些學生會選擇跨專業就業。今年就有30個優秀畢業生跨專業應聘到重慶鋼鐵公司,從事鋼鐵冶煉工作。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2021屆畢業生吳帥説:“我在大學三年裏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都是與汽車相關的,這個時候,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重慶科技學院,開辦了‘校校企’人才定向培訓班。”

  這30名學生雖然學的都是機械、電氣自動化等理工科專業,但不掌握鋼鐵冶煉方面的知識,通過開辦人才定向培訓班,進行半年的崗前培訓,為他們補齊了未來工作所需的知識技能。在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像這種跨專業就業的情況並不少見,如何提高學生跨專業就業的能力,是很多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都面臨的問題。

  要做好畢業生的就業工作,不僅要指導畢業生找到工作,鼓勵和支持具備條件的大學生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也是實現畢業生高質量就業重要的一個方面。

  今年23歲的肖思嘉是湖南女子學院2021屆的本科畢業生,與其他忙於找工作、遞簡歷的畢業生不同,如今的她已經是一家家政整理公司負責人。在她的老師吳澤宇眼中,肖思嘉是個敢闖敢幹、執行力強的女孩。從2017年進入大學,就一直是班級裏的活躍分子,在商學院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肖思嘉就有了創業的想法。

  在學校的支持和老師的指引下,肖思嘉和她團隊成員決定將家庭整理收納作為創業目標,學校的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為他們提供辦公的場地設備,還為他們專門配備了創業導師團隊,進行一對一的跟蹤指導幫扶。

  湖南女子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劉利華説:“大學生創業前期,大部分會出於創業的激情和夢想,在組織和管理過程中,容易出現憑感情、憑義氣進行公司的運營管理,出現制度建設不健全,團隊建設不規範等問題。”

  創業導師指導幫助肖思嘉的團隊克服這些問題,創業項目逐漸步入正軌,訂單量也穩步提升。目前,肖思嘉團隊已經為兩百多個家庭進行了上門整理服務,累計服務時長兩千多個小時。團隊成員也從最初的3人增加到現在的25人。

  隨着一系列支持創新創業相關舉措的陸續推出,近年來,長沙市共有3.1萬高校學生參加創業培訓,累計孵化成功創業實體數462家,帶動就業1萬餘人。

  為了促進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教育部還從崗位拓展、優化指導、困難幫扶、創業指導等7個方面發力,在中央各個部門、各高校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確保了就業形勢穩定。

  怎麼樣讓畢業生們更好就業?我們看到,各個高校科學指導,加強就業培訓,各個企業積極擴招,各種政策性崗位同步發力,同時,畢業生們也在結合自身需求,響應號召,向着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進發,為實現夢想去拼搏。像這些良性的雙向互動,讓就業供需雙方取得了雙贏。但是,現在也有一些離校還沒有就業的學生。這是目前就業工作的重點,還需要各方繼續努力。畢業生們也需要調整好心態,抓住機會,邁好走出校門的第一步。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52 字。

轉載請註明: 如何助力909萬高校畢業生就業?各地這樣做 - 楠木軒